《巴黎協定》準則“浮出水面” 新一輪氣候談判重在“溝通促進”
如果說全球關注的中美貿易摩擦與談判時時牽動著國人緊繃的神經,那么4月30日至5月10日在德國波恩開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框架下的新一輪氣候談判,則顯得要低調和平緩許多。
盡管美國去年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其對于整個氣候談判的進程絲毫沒造成影響。談判桌上,進一步制定實施《巴黎協定》準則的談判有條不紊地進行,各個締約方代表對該協定能在操作層面得以落實給予高度期待。“我們當以更大的決心來應對氣候變化,在氣候方面,各國還需做出更多努力。相信通過發展模式的重塑,《巴黎協定》里的目標將順利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在新一輪氣候談判開幕之際充滿信心地表示。
與以往談判不同的是,旨在加強各締約國溝通的促進性對話——“塔拉諾阿對話”將首次于本輪談判期間召開。在國際新形勢下,歐洲各國在本次談判中如何表現亦值得關注。
《巴黎協定》準則或將“一錘定音”
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可謂是人類環境外交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性事件。大會最重大的成果是通過了《巴黎協定》——被國際社會公認為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傳遞出了全球將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強有力的積極信號。
根據《巴黎協定》,各方將加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較工業化前水平,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控制在2℃之內。2016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馬拉喀什會議確定,于2018年完成《巴黎協定》下的工作計劃,而此次在波恩氣候談判討論的準則在操作層面將使《巴黎協定》能夠得到落實,從而充分發揮這一協定的潛力。
據悉,有關準則的最終決定將在今年年底于波蘭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屆締約國大會(COP24)上做出。相關專家認為,完成準則也有助于評估世界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進展。
“本次波恩氣候談判是2018年聯合國氣候進程的首次正式磋商,是這個至關重要的氣候行動年份的第一步。”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分部高級政策顧問李碩表示,在2018年中,各國需要完成針對《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同時,各國應當為在2020年前提升行動力度打好堅實基礎。
“塔拉諾阿對話”成效依然是未知數
本屆談判高頻關鍵詞——“塔拉諾阿對話”(Talanoa Dialogue,又作“2018年促進性對話”)首次于本輪談判期間開啟。2015年,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決定于2018年召開締約方之間的促進性對話,盤點締約方的集體進展,促進各方不斷自主提升行動力,從而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
據悉,“塔拉諾阿對話”分為籌備進程和政治進程兩個階段,貫穿2018年全年開展。COP23主席國斐濟和COP24主席國波蘭將共同引領全年對話進程,并聯合主持COP24期間的政治進程。此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將于今年出臺關于溫升1.5℃的特別報告,對話也將特別關注該報告。
在相關受訪專家看來,“塔拉諾阿對話”強調促進性、互相學習借鑒,從而最大程度避免了國際談判中的利益沖突和討價還價,讓各方在“戒心”更小的環境下參與多邊進程,其目的是激發“良知”和“自覺”,讓各國自愿提高行動力度。但這種方式究竟能否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在缺乏強制約束力的條件下國家能否自愿提高力度,仍是一個未知數。
此外,今年氣候談判的另一個關注重點是如何在2020年之前擴大各國的氣候目標和實施行動。為此,埃斯皮諾薩敦促尚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修正案的國家批準這一修正案。
歐盟等方面推動氣候變化態度依然堅決
一直以來,歐盟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全球環境保護,力爭自己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的領導角色。當然,歐盟積極推動國際氣候談判也有利用自身在減排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曾經,歐美之爭也是氣候國際談判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
而如今,美國不僅僅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而且動作頻頻,對歐盟施加了不少壓力。但是顯然,歐盟對這場氣候談判勢在必行的態度未曾改變。
實際上,歐盟國家已將本輪氣候談判作為努力促進各方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良機。法國生態轉型部國務大臣BrunePoirson表示,“歐盟急需提高其在《巴黎協定》已定目標前的野心。我們已經為確定和落實氣候方面新政策、實現良性的生態轉型踏出堅實一步。接下來,法國將再次修訂國家長期戰略目標,從而力爭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此外,4月17日,英國能源與清潔發展部部長克萊爾·佩里向聯合國表示:“英國將明確凈零排放目標的時間,并通過立法來確保目標的實現。”
不僅政府態度堅決,民調顯示英國民眾對落實《巴黎協定》表示支持。據英國保守黨環保智庫“亮藍”發布的民調分析報告顯示,64%的英國民眾十分支持這一舉措。新目標確立后,英國將成為首個正式明確凈零排放目標的G7國家。據悉,就在4月下旬,英國實現連續3天零燃煤發電,創下歷史上最長的零燃煤發電記錄。
中國克難而進更顯勇毅
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一直在向國際社會展現最大的決心和最負責任的態度。中國近年來在完善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有目共睹。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據悉,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等目標。然而事實上,《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顯示:中國能夠承受的最大減排率為45%,而美國和歐盟是75%,如果中國每年降低0.2%的排放增長量,到2050年GDP會比不控制排放下降5.12%。而且中國現有能源與環境稟賦進一步增加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難度。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據悉,目前中國已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
不過,在清華布魯金斯協會非常駐資深研究員胡敏看來,從世界對中國的期許來看,真正能夠引領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不僅需要埋頭苦干兌現國際承諾,也需要學會總結中國的實踐經驗,向世界展示、宣傳和輸出中國經驗。
曾經,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中美曾長期扮演“領舞”角色。但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后,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上能否繼續“共舞”,亦是未知數。
“中國非常愿意和美國加強合作”,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明確表示,發展可再生能源,倡導綠色建筑、低碳交通,對各國培育新興產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改善環境都有好處。
據了解,中美智庫曾聯合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中美兩國多數民眾支持本國簽署《巴黎協定》,向低碳及新能源路徑轉型;兩國民眾對本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開展的行動均表現出支持態度。

責任編輯:仁德財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