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家民企探索小型核聚變技術
19日在河北廊坊舉行的“緊湊型聚變技術研討會”上,國內知名能源企業新奧集團宣布,將在未來十年,著手建設一座小型核聚變實驗裝置。這是首個宣布研發聚變能源的中國民營企業。
參會的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羅德隆主任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美國等國早就有企業研發核聚變反應堆,最著名的是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的DIII-D裝置;還有一些小企業建立了獨特技術的裝置。中國的EAST和國際共建的ITER實驗堆,都有中國企業參與制造;但能源企業研發核聚變裝置在中國還是首次,這有利于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新奧集團執行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朱振旗博士說,新奧近十年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銳意創新,已經在煤基低碳能源、泛能網等方面領先國際。小型聚變是邁向無碳能源的顛覆性技術創新,符合能源發展趨勢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
核聚變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小太陽”,可利用海水中取之不竭的氫同位素供能。核聚變能量一旦能利用,人類將告別能源危機,但目前無法預測聚變電廠商業化的時間。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實驗裝置是歐、美、中、日、韓、印、俄七國合作的ITER,正在法國建造,它利用超導體的強磁場來箍束高溫的核燃料。
羅德隆和朱振旗都表示,新奧探索的是緊湊型的聚變裝置,與EAST、ITER和未來的CFETR(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不一樣。朱振旗說,新奧的聚變裝置將是分布式供能——不僅發電,還要利用放出的熱量。
據了解,小型聚變裝置技術方向很多,新奧將用大約兩年時間確定技術路線。朱振旗表示,爭取用十年時間實現技術突破,并在其后開展示范工作,每年需要投入資金數億元。為鼓勵國內外青年英才參與,新奧將設立一個小型聚變技術的方案競賽,就現存問題給出創新和顛覆性的創意。參與者可獲1萬到30萬元的獎勵,最高獎金達100萬元。
“緊湊型聚變技術研討會”由新奧能源研究院、中國物理學會等離子體物理分會和中國核學會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學會舉辦。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