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萬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浙江省15年間久久為功,扎實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
當人們將目光投向10萬平方公里的浙江大地,一幅“美麗鄉村”的瑰麗畫卷正徐徐展開。這項使全省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不僅使美麗鄉村實踐成為浙江的金名片,也為我國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鮮活樣本。
十五年,一任接著一任干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經濟高速發展。重民生,體民意,針對農村人居環境與農民群眾改善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不適應的實際,全省決策層認識到:“全面建成小康”、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農村建設與城市建設必須比肩齊飛。
2003年,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推動了這一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大行動。通過全面推進村內道路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河溝清淤、村莊綠化,并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浙江5年內建成了1181個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0303個環境整治村。
2008年起,浙江省將整治拓展到農村生活污水等面源污染整治和農房改造建設,形成了農村人居條件和生態環境同步建設的格局。截至2012年,全省共對17283村實施了村莊環境綜合整治。
2012年以來,浙江省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新農村建設各個方面,推進“四美三宜二園”的美麗鄉村建設,并啟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和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呈現出城鄉關系、人與自然關系不斷改善和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發展有機融合的良好態勢。
15年來,浙江歷屆省委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實現了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升級版的躍遷。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視察期間指出:“浙江建設美麗鄉村有自然稟賦,也有當年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厲,繼續走在前面。”
歷史巨輪滾滾向前,15年并不是終點,對于浙江美麗鄉村建設,新一輪的思考和行動已經開始。
浙江省在日前召開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現場推進會上提出,將開啟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到2020年,力爭率先在全國實現生態保護系統化、環境治理全域化、村容村貌品質化、城鄉區域一體化;力爭率先在全國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人和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人文特色彰顯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新格局,為全國治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浙江樣板。
十五年,內涵外延頻拓展
春到江南,走入浙江省金華金東區澧浦鎮瑣園村,一幢幢黑瓦白墻的民居掩映在綠草紅花間。更引人注意的,是每家每戶門口的兩只分類垃圾桶。
80歲高齡的村民葉月仙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垃圾進行分類,丟進門口的垃圾桶。“我反正就看會不會爛,會爛的扔綠色的桶,不會爛的扔灰色的桶。”
對每個瑣園村村民來說,這樣的垃圾分類方法早已爛熟于心。
在杭州市桐廬環溪村,家家戶戶排出的污水通過管道流入人工濕地下的處理池,過濾凈化后排出。通過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桐廬全縣于2013年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村生活污水全覆蓋。
“千萬工程”,以美為形。
浙江省不斷拓展村莊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與外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等相繼實施,繪就浙江兩萬多個村莊天藍、水清、地凈的底色。
在杭州市淳安臨岐鎮,農戶蓋新房,自建家中污水處理設施成為當地新風尚。
“以前每家每戶污水、化糞池、洗衣臺板都做好了,2017年我們家造房子,不可能自己一家把污水往外流,所以就掏錢做了污水、化糞池、洗衣臺板,讓村里干凈一點,自己住著也舒服。”臨岐鎮新華村村民謝云是《臨岐鎮新建房農戶自建戶用污水處理設施辦法》的踐行者,去年她自費3000余元,自建1.5立方米的三格式化糞池,對露天洗衣臺板進行了更換并安裝成品接戶井。
目前,全鎮308棟新建房的戶用污水設施在農戶的自覺參與下都已納入村主管網。臨岐鎮副鎮長方必勝介紹,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農戶的環保意識,還可以使農戶新建房屋截污納管工作按要求全部落實到位,從而實現從源頭進行管控,確保農村污水處理到位。
至2017年底,浙江省已有2.7萬個建制村完成了村莊整治建設,占全省建制村總數的97%左右;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建制村全覆蓋,開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試點村11084個,占建制村總數的近40%,全省74%農戶的廁所污水、廚房污水和洗滌污水得到了治理。
十五年,民富景美成標識
鄉村美景入畫來。但如何避免鄉村之美囿于山水美、生態美,讓美麗鄉村更有生命力、可持續力?
“實施‘千萬工程’必須把助農增收作為貫穿工作的始終,堅持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理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增收互聯互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這是浙江歷屆黨委、政府的決心,也是行動的指南。
農家小舍依山而建,近萬畝竹海隨風搖曳,涓涓流淌的百丈溪讓人流連忘返。這里,是麗水市遂昌坑口村。通過近年來的環境整治,坑口依托畬族文化、竹文化和農耕文化,走出一條田園變樂園的綠色產業之路。
“現在一年游客量達到5萬人次,接下來我還有二期工程要啟動,包括釣魚區和泥潭體驗區等,有這好山好水好空氣,不怕沒人來,我對未來充滿希望。”畬族風情農場的主人項小華信心滿滿地說。
2013年年底,他投資300多萬元,流轉了150畝土地建設農業生態體驗區,幾年的辛苦努力,終于換來今日的回報。
一個個蝶變的鄉村見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浙江大地上的實踐。2016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866元,連續32年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2.07∶1。全省農家樂經營農戶1.9萬戶,直接從業人員16.6萬人,共接待游客2.8億人次,增長27.3%;營業收入達291.1億元。
浙江省金華市蘭溪諸葛八卦村,是上千古村落的一個典型。村里的200多幢明清古建筑如何保護?村兩委認識到,關鍵是要提升村民的保護意識。
因此,村里把毀壞文物的處罰措施寫進了村規民約,規定“如有毀壞或破壞文物行為的農戶,村民委員會將中止該戶的一切福利待遇”。村民們不僅自覺遵守,還自發捐款用于建筑修繕,自發監督踐行規范。
自2013年開始,浙江省每年啟動260個村的保護利用,省里對省級重點村給予每村500萬元~700萬元補助和15畝建設用地指標支持。同時,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組織開展尋訪傳統故事——編撰一套叢書,定格鄉土印象——攝制一碟影像等行動。
今美于昨,明日復勝于今。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今,民富景美逐漸成為浙江鄉村的鮮明標識。浙江鄉村,正矢志不渝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