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然保護區占陸地面積近一成半
●全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2750個,其中國家級469個
●保護區范圍內,保護著90.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80%左右國家級保護區都安裝了紅外相機
本報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日前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保護區2750個,總面積約14733萬公頃,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4.8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69個。
我國自然保護區范圍內,分布有3500多萬公頃天然林和約2000萬公頃天然濕地,保護著90.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保護了300多種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和130多種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
我國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重要大江大河源頭生態系統、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橫斷山區等地區重要天然林精華都在自然保護區內得以保護保育,其中長江上游的森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溫帶森林,整個長江流域建立了約14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加強長江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野外朱鹮數量由最初的7只增加到1500余只,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數量已由最初的170頭增加到約230余頭,活動范圍也在不斷擴展;僅分布于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海南長臂猿,數量由1984年的兩群9只,增至20只左右;僅分布在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黔金絲猴,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300余只增長到目前的750余只。
為全面掌握我國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變化情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支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設紅外相機用于科學研究和監測,目前全國80%左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安裝了紅外相機,實現了對自然生境下野生動物野外生存狀況的跟蹤,對智能化自然資源監測、評估和管理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