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境管理做好科技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環科院)趕上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科技創新兩個“春天”,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必須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期,按照李干杰部長的要求,把黨的十九大的藍圖落實為路線圖、施工圖,爭當建設美麗中國的排頭兵。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現階段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科技需求非常迫切。隨著中央環保督察、派駐巡查等系列專項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地方政府從以前的沒想法轉變為有想法,但由于缺少科技支撐,面臨著有想法、沒辦法的尷尬局面。對環境管理的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用最小的經濟代價實現最大減排效果的需求非常迫切。
要牢牢把握“環保科技的人民性”。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理念,環保科技應牢牢把握人民性。“環保科技的人民性”就是環保科技必須以解決老百姓面臨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己任,一切環保科技工作的目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研究內容要緊扣人民群眾的需求,研究成果要能夠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面臨的實際環境問題。
中國環科院作為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科研國家隊,要實現對國家環境管理的全面支撐,就必須具備超強的生態環保科技創新能力。我們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動力和能力,提升環境管理科技支撐能力,全力為國家環境管理做好支撐。
強化黨建工作,全面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中國環科院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大力加強黨建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進“兩學一做”,落實“一崗雙責”。從多年的工作經驗上看,黨建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往往業務能力強、工作水平高。我們要繼續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讓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以黨建促業務,實現“兩促進、兩提高”。
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基于中國環科院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下一步要著力實現“五化”。平臺化,中國環科院要建設國家環境管理支撐和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平臺,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運行機制,匯聚全社會英才而用之。國際化,深入加強國際合作交流,讓更多科學家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讓世界上更多的科研機構認識和了解中國環科院,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產業化,中國環科院的科研成果、專利要實現產業化,要創造生產力,盡快形成一批能夠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產品。規范化,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先進的制度管人、管事。信息化,一方面迅速提升中國環科院信息化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引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強化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能力,大幅提升環境信息科研實力,為生態環境決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大力推進實驗基礎能力建設。做實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湖泊國家工程實驗室平臺,重構實驗室組織架構,組織穩定的實驗室人員隊伍,形成重點實驗室主體。改革國家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體制,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經費保障,讓科學家專心致志開展科學研究。制定完善的考核機制,加大考核力度,真正能產出一批重大、顛覆性科研成果。實施人才戰略,國家重點實驗室要全球公開招聘PI(學科帶頭人),并給予國內同等機構中上等水平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實施人才戰略,完善激勵機制。科技創新關鍵是人才,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局面。必須建立、完善激勵機制,制定激勵考核政策,通過績效改革、激勵機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同時還要通過建立能上能下的機制,打通年輕人的晉升通道,集中精力培養一批80后青年人才,放寬任用標準,努力創造機會讓他們得到充分鍛煉,快速成長,支撐中國環保事業的長遠發展。
建立“前店后廠”的工作機制,全力為國家環境管理做好支撐。中國環科院的主要職責就是為國家環境管理做好科技支撐,要建立“前店后廠”的工作機制,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工作,努力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的科技攻關,全力為國家環境管理做好支撐。按照生態環境部的統一部署,全力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做好科技支撐。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