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 東亞農業污染治理前景充滿希望
世界銀行最新的《農業污染的挑戰:來自中國、越南和菲律賓的實證》報告分析了中國、越南、菲律賓三國農業污染情況、主要驅動因素以及已報道的農業污染影響,提出這些國家有可行的技術方案和逐漸提升的政治意愿來治理農業污染問題,認為農業污染治理的前景充滿希望。
世界銀行主管可持續發展的副行長勞拉·塔克認為,農業增長在過去30年對東亞地區的糧食安全和數百萬人口脫貧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這種增長也帶來了高昂的代價,在東亞地區造成了從未有過的土壤、水體和空氣污染。投資預防和治理污染是確保農業發展成果具有可持續性的關鍵。良好的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能夠在改善人類和環境健康的同時,提升農業生產的利潤率,促進具有競爭力的食品工業發展。
報告匯集了各種農業污染物及其影響的大量公開數據,指出了更清潔、更安全的農業發展方向。雖然農業污染物種類繁多,但一系列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改善牲畜糞便和作物秸稈管理,優化農用化學品、農膜、畜藥和飼料的使用。報告同時指出很多解決方案也提供了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價值的機會。
農業增長和集約化支撐起了在世界上經濟增長與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東亞國家。但在部分地區,農業也成為其自身成功的犧牲品,農業生產的環境足跡日益加深。在農業生產集約化的地區,農業即便不是造成土壤、空氣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糧食生產中過量施用農藥和化學品也影響到國內的食品安全和出口市場的準入。
報告闡述了政府部門怎樣才能提高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投入充足的資源治理農業污染問題,推動和激勵不同規模和能力水平的農業生產主體采用更好的生產方式,支持創新和學習以領先于污染的挑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更可持續的增長。
報告表明,調整政府公共政策和支出向污染治理傾斜,對農民和消費者都有利。而世界銀行愿意承諾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這一調整。
目前在中國,世行有逾10億美元貸款項目通過多種方式治理農業污染問題,比如在河北省減少化肥施用過程中的氨氣排放,管理和削減湖南污染耕地的風險,削減廣東省作物生產和養殖業污染以保護廣東的海岸和海口生態系統。在越南,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未來五年將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幫助推廣水產養殖的創新做法,在增加對蝦產量的同時,減少對約10萬公頃水域的污染,幫助農民增收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此外,越南也在牲畜養殖業擴大沼氣池建設規模,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水稻種植戶中推廣合理使用化肥和農用化學品。在菲律賓,世行貸款灌溉項目培訓農民掌握干濕交替的種植方法,既節水節電,又能帶來水稻增產。此外,由碳基金資助的項目致力于減少菲律賓全國養豬場的甲烷排放量。(記者 周武英 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