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老城市污水處理廠明年或“退役”
沙湖污水處理廠廠區鳥瞰 市水務集團供圖
沙湖邊,車水馬龍的中北路,高樓林立,沙湖污水處理廠就建在這里。參加28年前沙湖污水處理廠建設、現任武漢市水務集團排水公司負責人的李先成回憶,當時這里一片荒蕪,其中還有一片是墳地。
資料記載,1986年,武漢開建第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市政府成立“東湖污水治理辦公室”,負責建設工作,當時的名稱叫“武漢水質凈化廠”。建設的原因是東湖水質的惡化。李先成說,當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水果湖地區直接排入東湖的生活污水量劇增,東湖水質快速下降,“該治一治了,成為百姓共同的期盼。”
反復研究后,廠址選定喻家湖村。經過4年建設,該廠于1990年10月建成投產,處理工藝為最初級,處理量為5萬噸/日,由此開啟了武漢市污水處理的歷程,全市的污水處理率從0升到6.4%。
服務城市的過程中,國家治污標準不斷提升,沙湖污水處理廠的生產工藝和規模也發生幾次大的變化。記者發現,沙湖污水處理廠內,不同時期的、不同方式的處理設施仍在同步運行。比如污水入廠后所面臨的第一道“關卡”一級沉淀池,就有平流沉沙池、旋流沉沙池、曝氣沉沙池3代產品共存。該廠負責人說,從一級沉淀到生物處理到二次沉淀再到污泥處置,沙湖污水處理廠猶如一座污水處理博物館,述說著武漢的“治污簡史”。
據介紹,1993年12月,該廠的處理工藝升至二級處理。2003年10月,由市政建設管理局劃歸市水務集團,正式更名為沙湖污水處理廠。2006年擴建至15萬噸,排放標準升至一級B。
28年來,沙湖污水處理廠見證東湖水質的好轉。據粗略統計,該廠累計處理的污水,相當于減少了10個東湖的污水入湖。目前,按照“四廠合一”項目計劃,沙湖污水處理廠將和二郎廟、落步嘴污水處理廠一起搬遷至正在新建的北湖污水處理廠。北湖廠預計明年建成,投產后,沙湖污水處理廠將完成歷史使命正式“退役”。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