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攜手前行(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廣東全省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面穩定達標,珠三角在三大重點防控區域率先達標,生態環境質量日益向好。下一步,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廣東將以精細化管理推動深層次調整,繼續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淘汰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
3月的廣州,珠江兩岸空氣澄明,五彩鮮花裝點城市,分外美麗。
近年來,廣東生態環境質量日益向好,全省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面穩定達標。對全省經濟總量貢獻超過85%的珠三角,在三大重點防控區域中率先達標。廣東正是用藍天宣告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可以攜手前行,宣告了要走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下一步,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廣東將以精細化管理推動深層次調整,繼續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淘汰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
精準施策,有效防治空氣污染
3月20日,廣州市人民路。
火紅的木棉探入藍天,粉的白的紫荊花,開在熱鬧的街頭巷尾。當日,人民路地段錄得PM2.5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
就是在這個地方,1995年,廣州首次設站監測PM2.5,單日最高濃度達到440微克/立方米。從最高峰時一年霧霾天數超過200天,到現在年均PM2.5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廣州在超大城市中空氣質量率先摸桿達標。
與2000年相比,廣東GDP增長8倍,區域PM2.5指標年均濃度卻減至2017年的34微克/立方米。
大氣污染治理之路,廣東走過20多年,吃了不少“螃蟹”—— 建立全國首個大氣超級站,“解剖”PM2.5等成分;全面布點監測PM2.5,向全社會實時公布空氣質量……1999年至今,廣東已建立起310個各類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通過檢測和研究,珠三角建立起區域污染源清單,形成完善的區域空氣質量監控預警體系,并由此推導出改善的關鍵途徑。
為從源頭防控污染,廣東布局綠色發展,調結構、轉方式、降能耗,制定修訂13部地方性環保法規,出臺28項鍋爐、家具、汽車涂裝等地方性環境標準,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法規標準和環境準入制度。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政策和法規出臺,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工業大氣污染治理、燃煤小鍋爐整治、機動車污染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控制等重點任務。
2017年,“大氣十條”第一階段圓滿收官,廣東全省和珠三角地區超額完成考核目標。全省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89.4%,6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對此,廣東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說:“廣東能完成連續三年達標的任務,在于精準施策,堅持源頭防控、統籌治理、持久作戰,奮力推動大氣環境改善。”
結構調整,提升區域經濟“潔凈度”
2018年春節剛過,一則信息讓廣東的干部十分頭疼:2017年廣東全年PM2.5平均濃度從上年的32升到34。“空氣質量下降”,一時成為各市領導的重點議題,各地紛紛出臺應對措施。
與官方的緊張感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霧霾”這個概念正淡出珠三角居民的話語體系,相關話題絕少出現在朋友圈,珠三角多個城市也長期居于全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排名前列。
“如果沒有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就不會有廣東現在的這種達標。”廣東省環保廳大氣處處長李智廣深有感觸地說。結構調整的重要性超過末端治理,這在全世界來看都是必由之路,從過程治理著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是重點。
經濟發達、用電量大的珠三角,20年來近乎嚴苛地堅守了一條環保紅線——不再規劃和新建一家燃煤燃油電廠。
為推進綠色、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廣東電網啟動節能發電調度,將發電機組負荷率與能耗及排放量化掛鉤,優先調度可再生及清潔能源,按照煤電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廣東還明確規定“珠三角原則上不再規劃擴建新建水泥廠,各市城區和近郊原則上不再安排大氣環境影響大的項目,并對石化、鋼鐵等行業提出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到目前,廣東累計淘汰落后煉鋼能力1654萬噸、水泥產能9808萬噸。
這種執著和堅持,讓廣東能源結構日益綠色、清潔,2017年“清潔電”減排二氧化碳相當于植樹超1.5萬畝。
“十二五”期間,廣東節能減排任務全面超額完成,單位GDP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下降了44.7%、43.5%、46.3%、49.9%;萬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0.88噸標準煤,降至2014年的0.49噸標準煤。
產業升級、能源結構雙管齊下的調整,對治污貢獻率達50%。2009年,珠三角第三產業所占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7年,結構調整再獲標志性進展,廣東三次產業比重從2000年的5.8∶49.6∶44.6,調整為4.2∶43.0∶52.8,珠三角優化調整為1.6∶42.1∶56.3,區域經濟“潔凈度”整體提升。
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深圳南頭半島,春日陽光灑在小南山,勒杜鵑在藍天下開得紅紅火火。
誰能想到,十幾年前,這個地方既看不到藍天,也沒有星星。
“最嚴重的就是下‘黑雨’!”60歲的深圳居民敖建南在南頭半島住了23年,他的記憶中,當時家里陽臺晾曬的衣服上都是電廠排出的黑油污。
當時,南頭半島承載了深圳市80%的氮硫排放源,煤電廠、燃油電廠、印染廠一度在這里連成片。
深圳對大氣污染的綜合整治,最先就是從南頭半島開始的。隨著綜合整治不斷推進,如今,在深圳東濱路和南海大道交界的地方,荔秀服裝街分布著4300多家商鋪,擁有自主創新服裝品牌300多個,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設計隊伍、自主運營和銷售團隊形成一條龍服務。這就是當年的污染大戶——20多家印染廠、總面積20萬平方米的廠房鳳凰涅槃、華麗轉身的成果。
而集中在南頭半島的三座電廠,排放水平優于國家標準和發達國家標準,因為技術路徑得當,環保設施運行費用也低于國內同類企業。
與此同時,一個名叫前海的創新、人才、生態高地在這里崛起。
這樣的轉型,幾乎每一天都在廣東發生。
過去五年,惠州市的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并長年上榜全國空氣質量前十城市,原因就是嚴格控制污染項目審批,項目環保否決率在10%以上,并以每年10%的速度淘汰落后產業。
在佛山,陶瓷產量減少了近四成,但產值和稅收增長了1/3。去年4月,佛山正式實行《排污權交易的規則與流程(試行)》,企業排污權將由無償取得轉變為有償使用。通過排污權使用交易獲得收益,實行轉移支付,用于獎勵、補貼等形式反哺環境友好型企業,帶動企業綠色發展。
深圳以“深圳標準”引領“深圳大氣質量”。2017年,深圳發布房屋拆除工程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規范、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等8項特區技術規范。如今,深圳是全國唯一的全市禁燃高污染燃料、淘汰全部散煤和普通工業用煤的城市,也是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全國占比最高、新能源公交車數量全球最多的城市。
以環保和空氣質量作為目標約束,廣東踏上了綠色轉型發展的新征程。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