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為垃圾分類下達“軍令狀” 2020年底實現目標
上海首批試點垃圾分類小區環境整潔。 宋博倫 攝
中新網上海3月21日電(記者李佳佳 實習生宋博倫)家住上海上航新村的王阿婆今年已經76歲了,丟垃圾這件事,對她這位滿頭銀發的老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從去年10月起,這件看似平常的事似乎變的不一樣了起來。
王阿婆告訴記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原來丟垃圾什么時候都可以,現在垃圾箱不再“24小時開放”,還按照顏色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濕垃圾和干垃圾四類。”丟垃圾也要從頭學起,現在家里至少有2個垃圾桶。
據悉,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引導工作啟動至今已經七年多了,但是成效并不顯著。上海市政府近日正式發布《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分類垃圾箱。 宋博倫 攝
此次《方案》的發布,意味著上海已對垃圾分類下了“軍令狀”。明確要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分類體系,逐步徹底解決“混裝混運”等問題,與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時間截止于2020年底,要實現這一目標,只剩兩年多。
21日,記者實地走訪了上海首批試點垃圾分類的上航新村等小區。示范小區內的環境較為清爽整潔。小區垃圾箱房排列整齊,紅色有害垃圾、藍色可回收物、灰色濕垃圾和黑色干垃圾分類清晰。垃圾箱房還貼著開放時間的提示牌,分為上午和傍晚各一次。市民將按垃圾類別“定時定點”丟放。
為達成《方案》目標。上海為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居住小區的居民開通了綠色賬戶,每次丟完垃圾可以等到等額積分,積分還可以自由兌換,從而激勵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上海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認為,上海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要對垃圾強制性分類、減量、再循環、再處理的階段。“硬約束”的政策在環境面臨很多制約的情況下必須得到實施。未來垃圾處理和回收會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居民的垃圾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量。
據悉,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3.28萬噸/日以上。
濕垃圾方面,上海將力爭到2020年本市濕垃圾處理能力達到7000噸/日。干垃圾方面,上海將新增焚燒能力1.23萬噸/日。可回收物方面,到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率爭取達到35%。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