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華夏幸福助力創新發展
在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出現了50余次;在國家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創新”已經滲入到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人類世界發展史已經證明,科技創新在哪里興起,發展動力就在哪里迸發,發展制高點和經濟競爭力就轉向哪里,現代化高潮就興起在哪里。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要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提出要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從政策環境上真正打通融通渠道,讓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評價體系、導向互相碰撞,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使我國創新資源潛力和能力發揮得更加充分。
但另一方面,在當下的中國科研體制之下,“科研成果轉化難”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在產業升級亟須創新給予加速的大背景下,如何解放和激發科技潛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增強創新發展動能,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落地,正成為各界重點研究和突破的方向。
科技、經濟“兩張皮”成現實問題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取得3萬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及7萬多項專利技術。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僅有25%左右,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專利實施率僅為10%左右,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80%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差距甚遠。學者指出,導致我國科技成果多、轉化少、產業化率低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科技缺乏市場導向,重學術評價、輕成果應用,熟化成果供給不足。
對于科技資源集中的高校、科研院所而言,科技活動主要遵循項目申報、發論文、申請專利、鑒定報獎等傳統套路,往往缺乏市場導向,造成科研成果與現實需求相脫節;從成果轉化的需方企業來看,我國企業的主體是中小企業,最需要技術支持,但因為企業規模小,90%以上無力購買專利和改造生產線,難以依靠科技進步經營企業。而從成果轉化的橋梁中介服務機構來看,同樣存在著橋梁不寬,對企業和院校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
這些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瓶頸表明,創新不僅僅是科技概念,更重要的是一個經濟概念。創新是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開發到成果轉化和市場開拓的全過程。
專家認為,科技的原始創新到成果轉化落地,再到商業化拓展,需要一個完整的技術商業化過程作為重要根基。在“大科學”時代,技術多樣化增加了技術成果商業化的難度,打造一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平臺,探索整合并推進各領域技術的商業化顯得尤為重要。
固安產業新城: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摸索出新路
近年來,隨著產學研模式在中國的推行,校企之間的合作日益加深,在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了很好的輸出窗口的同時,也為企業提升了整體競爭力和市場話語權。
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屬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幸福),其先后與清華、北大、中科院等科技創新“國家隊”,在固安產業新城建立多個產學研創新共同體,創造性提出并堅持“全球技術—華夏加速—中國創造”的技術商業化創新路徑,在固安打造智慧生態、宜居宜業、創新驅動的產業新城。
從2002年開始與固安縣政府以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合作建設開發固安產業新城以來,華夏幸福以產業新城為載體,以創新理念為抓手,匯聚全球智慧,規劃、導入高科技產業,打造高端產業集群,同時通過龍頭引領、資本與創新驅動,和一系列專業的產業服務等手段,推動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高科技企業成長、區域經濟發展摸索出一條值得借鑒的道路。
2016年,固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6.3億元,五年間年均增長21.7%;全部財政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完成80.9億元、44.8億元,五年間分別增長了5.1倍和4.2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躍居全省第二位。短短十幾年間,固安從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縣蝶變為產業強縣。航天振邦的精密制造,京東方集團的高端顯示、鼎材科技的OLED新材料等,成為“固安制造”“固安智造”的一張張新名片,成為固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固安聚焦“大智移云”(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京南高新技術產業高地。5年來,固安累計實施建設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332個,爭列河北省重點項目47個,總投資2080.5億元,數量和投資總額均居河北省前列。
鼎材、云谷科技OLED等高端項目投產達效,全國智能機器人創新聯盟京津冀總部、無人機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京東方、航天振邦等項目后勁十足,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等戰略型新興產業在固安已初具規模。
在創新驅動發展上,華夏幸福通過資本驅動和孵化器孵化,助力科技企業在產業新城落地、開花、結果,完成科學技術向商業的轉化,讓中國的科技成果走向世界。
產學研融通創新 技術商業化加速落地
華夏幸福怎么做到?這恐怕是外界對于固安這一技術商業化中心奇跡最為普遍的疑惑。
事實上,華夏幸福已經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助推科技成果轉化的方法體系,除了提供全球招商、產業載體、行業圈層、政策及企業服務等多維度的產業服務外,華夏幸福還運用資本和創新雙輪驅動。
以固安產業新城為例。華夏幸福通過構建“技術導入—技術研發—中試孵化—技術商業化”的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同步搭建技術交易、金融服務、創新創業等服務平臺,將固安打造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加速技術商業化。
在技術導入環節,華夏幸福“借船出海”,依托美國硅谷、以色列特拉維夫、韓國首爾、德國柏林等海外孵化器科研成果,導入國外技術資源;通過與院校合作,對接九校聯盟,吸引國內一流院所的科研力量與技術成果;對接國家科研機構,網羅一流資源與人才;利用本地企業資源,創建企業研發中心——四大路徑對接全球技術,固安全力引進高端科研力量與技術成果。
在技術研發環節,華夏幸福依托三類模式構建本地化研發網絡,提升固安科技創新水平。一是先后引進了1個省級、2個市級實驗室。二是依托首都豐厚科技創新資源,與科技創新“國家隊”建了多個產學研創新共同體,通過打造多類別產業聯盟,全力建設“首都科技成果轉化密集區”。三是構建起包括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全國博士后成果轉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在內的自主研發體系和創新網絡。
華夏幸福更健全孵化中試載體,加速技術成果轉化。依托肽谷生物醫藥產業園、衛星導航產業園、清華大學重大項目中試孵化產業園、環保產業園等系列載體,做強孵化環節;布局生物醫藥加速產業園、航天產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園等產業載體,促進創新技術商業化落地,構筑“研發、孵化、中試、產業化”全產業鏈。
在成果轉化方面,華夏幸福圍繞技術交易服務、金融服務、人才服務、政策服務、創業服務能力,搭建五大技術商業化平臺,為科研成果轉化搭建更優越的服務體系。
當前,華夏幸福已經在7個國家與地區以及中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立了超過70個孵化器,與包括清華大學、中科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的國內外30多家科研院所達成戰略合作,和包括翌光科技、華電天仁在內的1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深度對接,完善華夏幸福自身的產業平臺生態體系,為入駐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資源。
創新實踐的“全球技術—固安加速—中國創造”發展路徑已日漸清晰。全產業鏈的模式創新,推動了固安產業體系隨著全球產業發展趨勢不斷演進,在提升區域自身產業升級的同時,更激發出科技創新活力,推動固安向著全球科技成果轉化的樞紐與中心邁進。
總結起來,華夏幸福的技術商業化路徑可概括為:從產業發展需求出發,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鏈接配置國際國內資源,搭建創新服務平臺,布局全球孵化培育體系,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到適合在中國產業化的創新技術,并進行孵化與加速,通過環境、平臺、金融、產業等手段創新與機制創新,同產業、同現實生產力對接,走通“全球技術—華夏加速—中國創造”的創新發展道路,進而實現引領全球范圍內的技術商業化實踐。
當下,國家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融通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華夏幸福堅持以“全球技術商業化”為目標的價值取向,通過創新信息鏈、人才鏈、資金鏈“三鏈條互動”機制,構建開放式產業科技創新網絡,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產業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實現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的模式,對于產學研的創新各方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