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3年累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481起,罰款1.57億元,超過“十二五”期間的總和
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新設立3年來,累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481起,罰款總金額1.57億元,案件數和罰款數年均分別增長38%和108%,超過“十二五”期間的罰款總和。
近日,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公布的一組翔實數據表明,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下,持續加大展環境執法力度,有力地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落實嚴懲重罰
排污企業“有錢也不能任性”
黨的十九大對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執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健全嚴懲重罰制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這一要求讓基層環境執法工作“提神振氣”。
新《環境保護法》也為環境執法裝上“鋼牙利齒”。記者獲悉,截至2017年底,海南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54宗,罰款2299萬元。查封、扣押的案件42件,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的案件16件,移送公安機關實施行政拘留66件。
據介紹,海南環境執法除了集中查處具有地方產業特色和典型代表意義的環境違法案件外,還持續開展異地執法、冬春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磚瓦行業環保專項行動、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等,向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亮劍”,形成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當環境違法成本高到無法承受,企業必須要守法;當環保投入的成本超過了利潤,企業就會被倒逼著轉型。這就是利用環境監管的外力,倒逼落后產能的淘汰和對環境違法企業的重新洗牌。”海南省生態環保廳廳長鄧小剛表示。
對于排污企業來說,這也意味著履行污染治理責任“有錢也不能任性”,如果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嚴格落實環境治理要求,實現綠色發展。
海南直面現實問題。2月8日召開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明確“強化末端治理”:2018年將加大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力度,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垃圾焚燒發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綠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查、危險廢物處置等方面專項行動,作為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工程。
嚴懲重罰的新要求下,如何加強對違法企業的震懾力?記者從海南省生態環境監察總隊獲悉,將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行動,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零容忍,對手續不全且難以通過改造達標的,堅決關停,決不手軟。
“重點是對群眾反映強烈、屢查屢犯等違法問題掛牌督辦,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海南省生態環境監察總隊隊長葉紅春說。
■開啟督政模式
念好環境監管“緊箍咒”
環境監管的高壓態勢,更體現在將工作重心從“執法兜底”轉移到“決策部署”,全面開啟督政模式,強化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督查。
2017年來,海南對萬寧市污水處理廠“兩低”、文昌宏綠松香廠環境監測數據質疑等20個環境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環保督查,有力促進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環保職責。牽頭組織全省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督查,組成6個督查組對18個市縣和洋浦開發區開展全面督查。
截至目前,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已對三亞、東方、澄邁、昌江、儋州、三沙、洋浦經濟開發區等7個市、縣(區)開展環境保護綜合督查工作,以清單形式向市縣政府反饋督查發現的212個環境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從而全面把握被督查市、縣(區)環境保護管理現狀,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環保職責。
雖然各類環保督查的時間、地點、與會人員身份各不相同,但其實質都一樣——都是督政,都是對市縣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做出梳理,指出“通病”和“疑難雜癥”,開出治療“藥方”。
“以前的環保工作多是從細枝末節入手,監督企業排放是否達標,即‘督企’。監督企業必不可少,但‘督政’也同樣重要。”海南省生態環保廳副廳長毛東利表示,通過督促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落實,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毛東利認為,從“督企”到“督政”,給地方政府帶來強烈的危機意識,有效推動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環保職責,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推進。同時,有利于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為厘清責任、強化追責,截至目前,海南已出臺并實施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環境保護督察、黨委政府及其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清單等實施細則,逐步構建權責一致、黨政同責、各擔其責、依法問責、終身追責的責任體系。
■提高環保門檻
清理整頓4372個環境違法違規建設項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由過去的“盼溫飽、求生存”轉變為“盼環保、求生態”,對清新空氣、清澈水體、清潔土壤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公眾的普遍民生需求。
在時代發展新背景下,海南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如何適應這種趨勢性變化?
鄧小剛認為,要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加快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構建“生態保護紅線是空間管控基礎、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準入把關、排污許可是企業運行守法依據、執法監察是監督兜底”的環境管理基本框架,打出相互配合的“組合拳”。
充分發揮環評“過濾器”的作用,嚴格環境準入制度,是海南加快推進管理轉型升級的法寶。據了解,海南堅決執行產業政策,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連續否決56個不符合產業政策、選址不符合規劃、違反生態紅線保護管理規定、環保措施不可行的項目。同時,完成4372個環境違法違規建設項目的清理整頓工作。
如何通過嚴格環境準入推動實現環境保護新目標?記者從省生態環保廳獲悉,海南將以規劃環評為抓手,強化區域開發環境保護,實現省級園區規劃環評的全覆蓋。高標準建設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并嚴格實施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聯動,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推動區域開發轉型升級。
提高環保門檻、嚴格環境準入,讓海南山長青、水長藍。近日召開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2018年海南將繼續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和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嚴密防控生態環境風險,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