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健康優先理念融入環境管理
多年來持續關注環境與健康法律監管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今年兩會繼續就這一領域提案,呼吁進一步完善我國環境與健康管理制度和體制機制建設,以應對當前管理中存在的缺位問題,推動環境與健康工作有序開展。
以公眾健康優先為重點,環境管理向風險管控推進
在呂忠梅看來,環境保護部不久前發布的《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工作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是我國加強環境健康風險管理,推動保障公眾健康理念融入環境保護政策,指導和規范環保部門環境與健康工作的最新指南。
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環境保護法》第39條首次規定,國家要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但這只是一個原則規定,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法規或實施細則加以落實。
“《辦法》為環保法第39條的實施提供了細則,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呂忠梅說。
尤其是,《辦法》突出了以風險預防為核心的環境與健康管理理念,將具體指導各地開展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和風險防控等活動。對于促進我國環境管理在“以環境質量管理為核心”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環境與健康管理制度建設的重點,必須放在風險防控上。不能等到環境污染已經危害人群健康了,再去事后補救。”呂忠梅強調。
目前,我國對于環境與健康管理制度建設的認識較為滯后,環境與健康風險預防的理念相對缺失。這主要表現在,環境管理工作中重點污染單位確定、環境監測指標設置、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功能區劃分、排污許可設置、環境治理效果評估等方面對健康風險的考量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此前幾天,呂忠梅和環境健康領域專家王建生共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主要考慮的是環境可承載力,尚未充分考慮人群的可接受能力。”
呂忠梅建議,要切實把公眾健康優先理念融入環境管理工作中。在環境標準制定、環境監測指標設置、環境健康風險管理上,體現保障公眾健康的需要,提高環境風險管理水平;在績效評價考核上,以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評價環境保護效果的核心指標之一,建立環境與健康工作政府績效考核和問責機制;在治理體系上,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社會參與的環境與健康工作多元結構。
以統籌協調機制為抓手,理順體制機制
環境問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由于環境污染對健康的損害具有累積性和滯后性,即使生態環境質量從現在開始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緩解;隨著科技進步和科學認識發展,還會有新的環境與健康問題不斷出現。
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環境與健康問題存在成為地區性問題的可能性,呂忠梅表示,對此要積極主動采取應對措施。
那么,對于我國環境健康與管理工作來說,當務之急是什么?呂忠梅表示,應著力解決當前我國環境與健康管理體制機制不順的問題。
自2008年國家衛計委和環境保護部牽頭成立國家環境與健康工作領導小組后,我國環境與健康工作就形成了“雙牽頭”的機制。但這一機制在運行的過程中逐漸顯現出一些不足,協調、協同機制的缺失,使得各部門缺乏信息共享、行動銜接,難以形成合力。
“這既不利于提高行政資源、財政資金的效能,也使得我國環境健康管理不夠順暢,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短板。”呂忠梅說。
為破除我國環境與健康管理體制障礙,呂忠梅建議,依據《環境保護法》相關規定,整合管理職能、理順管理體制。可以參照國家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模式,設立以國務院環境與健康工作委員會為龍頭、生態環境統一監管部門為統籌、各部門合作聯動的管理體系,以破解體制機制不順的問題。
“設立的國務院環境與健康工作委員會,負責分析問題形勢,統籌解決部門間聯合調查、資源共享等重大問題,提出重大政策措施。而生態環境統一監管部門則明確其負有改善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的職責,并承擔環境健康風險評估與管理職能。同時,明確衛生、農業、科技、工信、食藥監、安全等部門在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中的協同職能,尤其是明確衛生部門在公共健康管理和服務方面所具有的對環境污染造成的公眾健康影響的管理職能。”呂忠梅說。
“在環境與健康風險預防為主的原則下,風險管控是核心。必須明晰職責,落實分工,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必須確立能夠勝任工作的牽頭部門,切實推進環境與健康工作。”呂忠梅說。
相關鏈接——
農工黨中央提案建議:
加強環境與健康
科技支撐能力建設
兩會期間,農工黨中央就關于進一步完善環境與健康管理制度和體制機制提出提案。
提案指出,當前我國環境與健康領域相關研究起步晚,基礎薄弱。科研整體布局和成果轉化制度安排較為欠缺,碎片化、低水平重復問題比較突出。環境和醫學雙重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的復合型人才缺乏,環境與健康工作在基層面臨“無腿”狀況。
提案建議,加強環境與健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研究適用于我國的環境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加強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能力建設,逐步提高有關環境與健康監測信息的處理能力,為開展環境健康風險預測與預警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