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云服務市場一地雞毛:喜憂參半、變數諸多
云服務市場的大小廠商,2017年的日子可以說是好壞參半。好的是,一些云服務商相繼拿到續命錢。不好的是,表面光鮮的背后,云服務行業早已埋下了變數。就像錢鐘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圍城》里所描述的,云服務市場就像一座暗藏兇機的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逃出來,貌似風光表象下有著太多的無奈、隱憂和不確定性。
前幾天金山云傳來D輪融資5.2億美元的消息,新晉大佬華為云更是躍躍欲試,而曾經豪氣萬丈的萬達云則陷入了裁員風波,阿里云、騰訊云依然在大搞肉搏戰,場面難以用慘烈來形容。亂象橫生之下,2017年的國內云服務市場中,我們既看到了代表著混亂與無序的“泥石流”,也有預示未來與希望的“清流”,亦正亦邪,讓過去的這一年充滿著糾結與撕裂。
巨頭繼續逼近,中小廠商苦不堪言
云服務、CDN領域到底有沒有中小廠商的生存空間?看似不好回答的問題,其實在2017年,隨著阿里云、騰訊云等巨頭大打價格戰,就已經給出了答案。金融服務、支付、位置服務等,云服務是數字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就像水電煤、空氣、道路的公共資源一樣,是未來諸多產品和服務的標配組件。既然如此,這就決定了大佬們會全力以赴、不惜任何代價拿下這個地盤,阿里云、騰訊云等巨頭在2017年瘋狂降價,并將戰火燃燒到本風平浪靜的CDN領域,就是這個道理。
可以說,2017年,中小廠商的日子難過了很多。去年一年,云服務領域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就是降價,去年11月底,阿里云再度宣布大幅降價,包括云服務器的ECS企業級實例、RDS數據庫及CDN服務,ECS實例優惠40%,CDN服務降幅為25%,價格再一次刷新行業低點。而之前的一年間,阿里云已經連續多次降價,騰訊云更是不斷跟進,兩大巨頭揮舞著價格大棒,苦的是中小云服務廠商,敢怒不敢言。大佬由于不差錢,短期也不想在這一市場上有回報,但中小廠商是要活命的,跟進與不跟進都很難受,進退維谷。
2017年揭示了一個道理,對中小云服務商來說,如果沒有自己的護城河,或者深耕某一垂直行業場景,結果可能就會被擠出市場。近日,高盛分析師Heather Bellini在最新的研報中表示,2017年,亞馬遜AWS云服務、微軟Azure服務、谷歌云服務平臺以及阿里云服務在全球云服務市場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至65%,預計2019年,這一行業的集中度會繼續提高,巨頭將占據89%的份額,留給中小服務商的發展空間越來越狹小,整個行業的寡頭特征會更加明顯。
故事幻滅,新進廠商資本遇冷
當一個市場被資本“綁架”后,就會進入一個無休止的燒錢游戲,所謂的商業模式就成了吸引資本入局的故事。去年底,摩拜單車與ofo小黃車圍繞著合并話題所展開的輿論大戰,馬化騰、馬云皆發聲,投資機構紛紛站出來表態。小藍單車、酷騎單車相繼出現退還押金困難、經營難以為繼的現象,暴露出來的就是這場資本接力游戲的殘酷性:有錢就繼續玩,沒錢就退場。同樣的道理,2017初,云服務市場還存在“人傻錢多”的現象,到了下半年,資本就變得“無情”了起來。
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云服務市場至少連續發生了11起大手筆投資事件,累計融資總額超過50億元,比如青云完成D輪10.8億融資,UCloud拿到了9.6億元的D輪,華云D/D+輪共有15億元入賬,EasyStack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駐云科技、SpeedyCloud迅達云、BoCloud博云、數人云、Hyper、數夢工場、北森云等都多多少少有資本“注血”。為了吸引資本入局,一大批云服務商轉戰CDN領域,以做大收入體量來提升估值,講好繼續融資的故事。
但進入去年下半年以來,云服務領域的投資事件就少了很多。按照以往的規律,3-6個月是一個周期,加上云服務市場激烈的價格戰對資金的快速消耗,去年上半年拿到投資的不少中小云服務商,賬上的錢應該已經余糧不多了。但截至到今天,除了金山云拋出了再度融資的消息,白山云科技前兩天拿到3.3億元C輪融資外,其余廠商似乎都靜悄悄,連點風吹草動都沒有。這意味著資本在看清競爭大勢后,已經開始握緊錢袋子了。當年的打車軟件,去年的共享單車倒閉潮,這都暗示著:資本能催生故事和泡沫,但冷酷起來也一點不講人情。
冬天遲遲不去,死亡名單將加長
責任編輯:任我行
-
8項提示成就完美的物聯網安全
2018-02-25物聯網 -
無服務器vs.容器:無服務器將會獲勝
-
云服務器和獨立服務器的8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