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ICO新亂象:區塊鏈產業鏈條脆弱
去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將首次代幣發行(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并作出清退要求后,國內的平臺關閉,大部分項目做了退幣處理。但實際上,ICO在經歷了短暫的蕭條后迅猛復蘇,通過種種方式規避了監管,參與方式更為隱蔽,如今產生了更多新亂象,較之前有過之無不及。
區塊鏈本身只是一項技術,但它絕不僅限于一項技術,真正令人興奮的,是其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去中介化帶來的效率提升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等。但目前來看,“鏈圈”和“幣圈”的分野仍是一個偽命題,在某種程度上或某段時期,二者無法完全分離,構筑在區塊鏈上的包括數字貨幣在內的產業鏈,既龐大,又脆弱。
ICO再起 新亂象叢生
2017年12月中旬,一位從事ICO代投業務的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對于監管層是否會再對ICO出手十分忐忑,因為感覺現在的ICO比去年7、8月時更瘋狂,新項目源源不斷,有些代投群主一個月收入上千萬元。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后,仍未停下腳步的有兩種人:極少數的信仰者和刀口舔血的投機者。ICO改頭換面為“眾籌”、“私募”,從原來的公開平臺轉移至QQ群、微信群、Telegram群等社交平臺。
區塊鏈專業評級機構鏈調查創始人王大炮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原來ICO為人詬病的點并沒有改善,但明顯有了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在參與渠道上,交易從線上公開平臺轉移到線下和非公開平臺。之前的ICO主要通過ICO.info等代投平臺進行,項目方給平臺部分額度,個人可以直接參與。現在國內平臺均已關閉,國外大部分平臺明確表示不接受來自中國的IP參與,且通過海外平臺參與需要一整套國外證件,流程復雜,將大部分中國人擋在門外。所以現在的項目很少通過公開平臺,而多通過QQ群、微信群、Telegram群、公眾號、大V等進行私募。
從交易額度來看,私募比例擴大。原來公募占80%份額,私募占20%,現在情況顛倒了。且私募不用做“了解你的客戶”(KYC)。“這里面還有貓膩。”王大炮介紹,“現在的私募基本就相當于之前的公募了,優惠額度很小,更大的優惠會給到更往前的輪次,比如天使輪、基石輪等,能拿到這些額度的,基本是圈內大佬、投資方、大莊、市值管理團隊等,而這些輪次的價格,甚至能低至私募價格的五折。”
此外,代投跑路時有發生。參與者和代投主要是通過線上社交群聯系,是一種“弱關系”,彼此并不了解。代投人發布額度信息通常只是公布額度和地址讓參與者打幣,之后的事情則不再受參與者控制。此時發生的亂象有兩種,一是拿到參與者打過來的幣后直接跑路,二是在項目的代幣上線并翻倍后,謊稱代投失敗,將募集到的幣退給參與者,實際上,自己利用參與者的幣賺取從ICO到上交易所后翻倍的利潤。
產業鏈條脆弱
責任編輯: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