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有4個方面:
一是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少數企業出于利益驅使,逃避環境監管,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
二是處置能力不平衡。雖然整體來看處置能力過剩,但部分地區、部分種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仍不能滿足處置需求。
三是異地傾倒違法行為隱蔽,部門監管難度大,現場處置、調查取證和責任追究困難。
四是異地傾倒涉及不同地域、跨多個部門,查辦工作有一定難度。
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源頭防范,著力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環保信息公開平臺,要求企業公開危險廢物相關信息,建立有獎舉報制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督。
二是嚴懲重罰,聯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涉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震懾環境違法企業。確立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法律制度,將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并向社會公開。
三是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相關協調機制,指導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并實施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明確將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一律納入排污許可。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4月9日,李干杰部長主持召開了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聚焦長江經濟帶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專項行動方案》,生態環境部將開展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專項行動,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以長江經濟帶11個省份為重點區域,排查沿江沿岸固體廢物,嚴格追究固體廢物產生企業和所在地政府責任,督促建立健全廢物處置機制,切實消除環境隱患。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移交市、縣政府限期解決,并將問題整改情況作為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重要內容。對整改不力的,進行督察問責。
今年將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工作
南方都市報:據了解,目前我國多個飲用水水源地仍存在環境污染隱患,威脅老百姓生活安全,請問生態環境部有哪些措施來保護飲用水源?此外,我們注意到,生態環境部上個月印發《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縣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排查。目前排查主要發現了哪些問題?
張波: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飲用水源的保護工作,《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新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都專門針對飲用水源保護作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也把飲用水源保護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
加強水源地保護,需要開展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規范化建設。按照有關的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科學合理劃定保護區的范圍,保護區劃定是水源地保護的基礎,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負起這個責任。保護區劃小了不行,劃大了也不行,不劃更不行。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要么是劃小了,無法有效保護水源水質;要么是太隨意劃大了,監督管理沒有可操作性。
二是加強監督管理。保護區劃定以后就是生態紅線了,各地要做好“守、退、補”的工作。所謂守,就是一旦劃定這條紅線,就要堅決地守住它,絕不能建設有污染、破壞生態環境、有重大環境風險等法律法規不允許的項目。所謂退,就是對保護區已有的違規項目,要創造條件限期退出來。當然這里面情況也非常復雜,比如原來先有了企業,然后職工多了,家屬多了,逐漸形成了城市,然后又在周邊找了水源地。先有企業,后有水源地,而且已經形成了城區,要退出來就非常困難。
所謂補,就是由于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暫時難以退出的,一定要采取生態補救的措施,不能放任自由。在這方面各地要有底線思維,要么調整飲用水水源地,要么想辦法把威脅水源安全的項目退出來,在這點上特別考驗地方政府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統籌兼顧的本領,總歸要勇于擔當。
2016~2017年這兩年,我部組織開展了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執法的專項行動,在這個專項行動中,地級及以上城市319個水源地共計排查發現了490個問題,我現在可以欣慰地告訴大家,這些問題截止到目前已經全部整改完畢。一大批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年生態環境部還將聯合水利部,督促各地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劃定)、“立”(標志設立)、“治”(違法問題整治)三方面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國飲用水源環境安全保障水平。按照方案的要求,2018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要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其他地區要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2019年底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整治。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非常艱巨的攻堅戰,期待這場攻堅戰取得更好的成效。
納污坑塘整治納入日常監管,嚴厲打擊向坑塘非法排污行為
界面新聞:去年天津、河北滲坑污染一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其他地區是否還有此類污染?生態環境部針對納污坑塘環境問題采取了哪些舉措?
劉友賓:2017年4月,媒體曝光天津市靜海區和河北省大城縣存在工業滲坑環境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當時,原環境保護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對這兩個地方進行了掛牌督辦。同時,迅速部署在全國范圍對納污坑塘環境問題開展排查整治工作。
天津和河北采取了多項措施進行整治,公布整治方案和整治進展,前不久兩地申請解除掛牌督辦。目前天津市靜海區和河北省大城縣工業滲坑已經整治完成,我部和有關部門實地察看后,對這兩個地方解除了掛牌督辦。
同時,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了工作方案,對排查標準、整治要求等進行了部署。6月,納污坑塘全面排查工作告一段落,各地陸續轉入整治階段,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在網站公布了本地納污坑塘基本情況,并陸續公布了整治方案和整治進展等。
第一階段排查統計,三類納污坑塘1886個。其中,工業類納污坑塘521個,污染情況較為嚴重,部分坑塘污水呈強酸、強堿性,有些坑塘重金屬超標;生活類納污坑塘數量最多,達806個,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以容納生活污水為主,部分坑塘屬于季節性坑塘;養殖類納污坑塘數量為559個,這類坑塘污染物比較單一,以畜禽養殖廢水排放為主。當然1886這個數字是動態的,會隨著排查和整治工作的推進發生變化。
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動態性的工作,各地產業布局不同、地形地貌各異,納污坑塘的污染特征、污染程度差異較大,需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突出整治重點、明確整治目標,科學編制整治方案并實施,建立長效機制。我部將進一步督促各地做好納污坑塘整治工作。
一是明確將工業類納污坑塘作為整治重點,在控制污染物擴散的基礎上,按照“一坑一案、限期治理”的總體要求,在切斷污染源、管控環境風險的前提下,科學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治責任主體和目標。
二是將納污坑塘整治納入日常監管,嚴厲打擊向坑塘非法排污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完善驗收和銷號程序,加大后續監管力度,杜絕污染問題反彈。
三是做好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要每半年向社會公開納污坑塘整治相關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關注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對納污坑塘整治工作主體責任不落實、弄虛作假、整治進度嚴重滯后的地方,依法依紀進行責任追究。
張波:我補充兩句,納污坑塘實質是非法傾倒問題。一些地方納污坑塘比較多,就說明這些地方非法傾倒比較猖獗。既然是違法問題,那就要按照新環保法嚴厲打擊形成震懾。我們希望一些地方在整治滲坑的同時,還能夠看到依法處理了多少違法者,依法逮捕了多少人,通過嚴厲的執法,來遏制非法傾倒的猖獗行為。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