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不省電 省電費
平衡電網壓力。
“一方面,‘冰蓄冷’技術可以減少熱能勢差,充分利用夜間的電能。”對企業來說,采用“冰蓄冷”技術,可以避開用電高峰期,實現用電負荷的“移峰填谷”,利用國家給予的“峰谷電價差價”的政策,可以節省電力運行費用。在上述研究員看來,“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是解決電網用電結構矛盾、提升能源利用率、減少污染排放等產業問題的核心技術”。
相比傳統的空調制冷,這種新型方式能夠節電30%以上。“‘冰蓄冷’中央空調一般用于大型樓宇項目,根據體量不同,一個項目需20多套系統。”據中國農機院西南產業基地副總經理、主管生產的曹聰介紹,已建成的深圳華南城5號交易廣場共用了24套系統,成本2500萬元。
“它不能節約電,但能節約電費。”曹聰說,“冰蓄冷”中央空調的優勢在于使用夜間廉價的富余電,白天進行高價電的供冷工作,這樣不僅為企業節約了電費,還不搶占白天的用電高峰,每年能為企業節約70%的電費,企業2年半到3年就能收回設施成本。目前,北京、成都、山東、廣東、武漢等地均有項目采用該系統。
前景明晰可見
事實上,“冰蓄冷”并不是一項新技術,這項技術在20世紀初誕生于美國,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機后,其優勢才被世人所認可并得以推廣使用。
目前在歐美國家,“冰蓄冷”技術已成為解決電網負荷矛盾的重要強制手段,普及率達到70%左右,在能源匱乏的日韓等國也接近60%,日本使用“冰蓄冷”系統的建筑物大約已有10萬個以上;韓國3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項目就必須要強制安裝“冰蓄冷”空調系統。
然而,由于峰谷電價差比較小、新技術接受觀念滯后等因素的制約,直到2008年,“冰蓄冷”技術在中國的應用還不盡如人意,全國約400萬個使用中央空調的大型建筑中,應用該技術的建筑物總計不足1000棟。
為了均衡用電、削峰填谷,世界各國都全面實行了峰谷電價政策。我國政府和電力部門在建設節約型社會思想的指導下,大力推廣需求側管理(DSM),以緩解電力建設和新增用電矛盾。各地區也出臺了促進蓄冰空調發展的相關政策,推動了蓄冷空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特別是近年來政府逐步拉大峰谷電價差,使多數地區峰谷電價差已達3倍以上。各地峰谷電價實施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和峰谷電價比的加大,為電力蓄能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2011年9月,在國務院正式出臺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確將“冰蓄冷”列為國家重

責任編輯:廖生玨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