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將顛覆傳統能源應用格局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九大特征,其中特別指出我國環境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已達到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九大特征,其中特別指出我國環境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已達到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驅使我國必須探索一條低消耗、小破壞、少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既建起高樓大廈業也見得青山綠帳。資源能源趨緊受限不只是我國面臨的嚴峻課題,更是世界各國不可回避的嚴酷挑戰。全球能源資源分布失衡、市場需求難調、傳統能源消耗殆盡等問題日益突出,正成為世界經濟繼續前行的絆腳石,更成為世界局部地區爭端和沖突的主要導火索。
一、能源互聯網將重構能源供給、分配、消耗體系
目前,世界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的浪潮如火如荼,人類社會生活中各種活動正呈現出一種跨越空間和時間隔閡,走向統一協作的趨勢,下一步能源全球化也將是大勢所趨、眾之所望。人類迫切希望有一種技術,將世界各個角落的能源生產普遍連接起來,在公共平臺上進行能源的共享、交易行為,建立起一個統一的能源交互、流動和再分配場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中,提出建立全球分布式能源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的具體內涵可以闡述為三點:一是大連接。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全球能源生產設備、第三方服務商、消耗終端以及人廣泛連接起來。二是大平臺。以集中平臺聚合普遍相連的機構、組織、人和物理設施。三是大服務,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將被用于深度挖掘平臺累積數據,開發出適用于能源生產、消耗的個性化、多樣化解決方案。能源互聯網能夠有效聯通能源的供給、分配、消耗環節,打破供需失衡局面,加快能源流轉速度,提高資源能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以時間、空間、網絡三維空間變革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建立新的坐標映射。
二、能源互聯網是新能源和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史,能源變革和信息技術的交替作用繪就了三次工業革命的宏偉藍圖。打破能源資源約束上限和加強信息利用智能化、自動化是三次工業革命的源頭活水。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在探索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同時,也在考慮走一條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新型能源發展道路,即能源互聯網。因此,能源互聯網也與當前盛行的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有異曲同工之妙,具有五大特征:一是大眾生產。隨著輕型新能源生產設備的出現,每個個體都可作為能源生產者接入能源互聯網,形成分布式能源生產格局。二是協同共享。豐富的供給將有效推動能源協同共享的發展,形成有余和不足的良好互動。三是輕型移動。能源互聯網將重塑能源獲取方式,以連續不間斷的覆蓋打破固定接入端口的束縛,實現隨時隨地補充能源。四是高度集成。能源互聯網將能源的生產、分配、消耗高度統一地集成在一起,實現信息流的順暢流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利用率。五是深度服務。傳統的能源“供給-消費”單一結構將被改寫為“供給-服務-消費”多元結構,眾包、定制、大數據應用等多樣化服務將全面滲透進入能源領域。
三、我們將如何發展能源互聯網
面對能源互聯網撲面而來的發展氣息,我國需要在夯實基礎設施、創新應用和模式、完善外部環境、強化支撐配套等四方面應做好應對:一是夯實基礎設施。以政府為投資主體,廣泛在全國開展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創新應用和模式。以市場為主體,鼓勵并引導市場發展新應用和新模式。三是完善外部環境。以點成線、線動成面,漸次、分布、分區域推動企業、社區、園區等的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積極探索并制定有關能源共享、交易的政策法規,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四是強化支撐配套。加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有效降低使用成本;重點加強新能源、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能源互聯網相關人才培養,構建理論型和實用型并舉的人才體系。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