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信息化評價方法研究
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著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但是如何衡量一個企業信息化是否成功?是否達到了企業預期效果?對企業和社會的貢獻大小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共同關注的焦點。截止到目前,我國學者在研究企業信息化水平方面所提出的評價方法越來越多。按照所涉及的學科領域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專家評價法、經濟模型法、運籌學方法、統計分析方法、系統工程方法、模糊數學方法以及智能化評價方法等。其中,理論體系比較完善而且應用范圍較廣的主要是專家評價法、層次分析法、多元統計分析法、多層次評價方法和組合評價法。下面對這幾種方法進行述評。
1 評價方法
1.1專家評價法
1964年,美國蘭德公司的O.Helmen和Cordon首次提出由專家經驗統計判斷的Delphi法,可以視為專家評價法的經典。它應用的機理是利用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對那些無法進行定量分析的一些定性問題,通過多次填寫調查表的形式取得評價的結論。但是,這種方法受到人為主觀判斷因素的影響,往往會使評價指標與它們的實際作用產生偏差。
1.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國運籌學家T.L.Satty教授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把多目標和多準則的決策化為多層次與單目標的兩兩對比,然后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該方法不僅可以用于評價指標權重因子的確定,也可以單獨把它作為綜合評價的工具。獲得綜合評價值的公式為
1.3多元統計分析法
1.3.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實質是用少數幾個不相關的指標來代替原來為數較多的、彼此有一定關系的指標,然而這幾個少數的指標能夠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的信息量。其可取之處在于通過一定的數學變換來實現定性指標的定量化,同時避免了信息重復,且權數是在指標合成過程中自動生成的,避免了人為確定權數時主觀因素的影響。在主成分分析的綜合評價上,目前我國學者的通常做法是既重視第一主成分,也顧及其他主成分所起的作用。在郝曉玲和孫強所編著的《信息化績效評價框架、實施與案例分析》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改進方法,即先按累計方差貢獻率不低于闕值的原則確定前k個主成分,然后以選擇的每個主成分各自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將它們線型加權求和得綜合評價值指標F。綜合評價值F的計算公式為
1.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法的一種延伸,其基本思想也是根據相關性的大小把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不同組之間的變量相關性較低。它與主成分分析法的不同之處在于:
主成分分析的側重點在變差較大的主成分上,忽略變差小的主成分;而因子分析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數不可觀測的公共因子上,舍棄特殊因子,而其中的主成分是通過變量變換得來的,公共因子則來自于因子模型的計算。因子模型為主成分綜合評價中的主成分得分是將原始變量的標準化值代入主成分表達式中計算得到的,而因子分析的綜合得分=Σ(各因子得分×各因子所對應的方差貢獻率)÷Σ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因子得分是將原始變量的標準化值代人因子得分函數中計算得到的。因子分析之所以優于主成分分析,是因為因子模型的載荷矩陣不是唯一的,是可以進行旋轉的,且該矩陣表明了原變量和公共因子的相關程度。如果因子載荷的大小相差不大,可以通過旋轉得到較明晰的分析結果,而且對于因子含義的解釋也比較容易。
1.3.3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對統計樣本進行定量分類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其關鍵是用最小距離法將樣本按相似性或相近程度歸類。按綜合評價的精度要求選擇閾值,先對樣本總體進行聚類,然后再進行判別,給出當前樣本的綜合評價結果。郎麗慧在2005年的碩士學位論文《西安高新技術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研究》中運用的就是聚類分析法中的一種,即卜均值聚類法。其操作步驟如下:首先,按照指定希望分類的數量,根據某種原則選擇或人為指定某樣本作為凝聚點;然后,按就近原則將其余樣本向凝聚點凝集,從而得到一個初始分類方案,并計算出各個初始分類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均值;最后,計算出的中心位置重新進行聚類。在此方法中,各樣本的分類情況會在運算過程中不斷改變,分類完畢后再次計算各類的中心位置。如此反復循環,直到凝聚點位置改變很小為止。
1.4多層次評價方法
1.4.1灰色綜合理論評價法
灰色綜合理論評價方法是我國華中科技大學控制論專家鄧聚龍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來的,包括灰色關聯度評價方法和灰色聚類分析方法等。其評價原理是:將受評企業的分散信息處理成一個描述不同灰類程度的權向量,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單值化處理,從而得到受評企業的綜合評價值。利用此方法可以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企業信息化狀況;不足點在于定義時間變量幾何曲線相似程度比較困難,同時需要考慮所選擇的變量應該具備可比性。
1.4.2模糊綜合評判法
該方法的思想就是利用模糊數學的基本理論隸屬度來將模糊信息定量化,合理地選擇因素域值,再利用傳統數學方法對多因素進行定量評價,從而科學地得出評價結論。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多因素決策方法,充分考慮到指標體系中定量與定性問題以及各指標之間的層次問題。用此方法進行評價時,等級劃分不宜太粗,每一等級分值的跨度應盡可能接近,以減少計算的誤差。
1.5組合評價法
組合評價法是常用的評價方法,它是指前述幾種方法和其他數學評價法中的具體模型,或方法的有機組合應用。其中,APF法是一種十分典型的組合評價法,包括AHP、多元統計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模糊評判Fuzzy等方法相結合,綜合利用各種方法的不同特性對評價對象做出比較全面的評價。其評價過程為:以層次分析法為主體,建立分層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法對指標進行簡化,消除可能存在的相關關系;用兩兩比較原則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以消除專家評價中主觀偏差的影響;在分層指標體系中,用專家評價、費用效益分析和指標公式等評價方法確定各定性和定量指標的具體數值,為使定性指標數量化,可使用Fuzzy評價方法處理;將所有指標值作無量綱化處理,按照一定的綜合法進行加權合成后得到評價的結果。
2 結束語
目前,國內在企業信息化評價理論、內容和評價方法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2年,我國建立的《中國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是目前中國權威的、以效益為導向的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但是在指標體系的建立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不同行業根據經營方式的差異應該建立適合各個行業特點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需要在充分考慮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建立起來多角度和立體化的考察方式,將信息化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發展能力考慮在內,這是因為現有文獻基本上都是從企業信息化的現有水平著眼,強調側重企業信息化的現有數量和規模,研究角度單一。合理評價指標的建立是評價方法得以實施的根本。在企業信息化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的今天,很多企業在尋求企業信息化縱深發展時更需要合理的理論支持,需要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目前,有很多企業對于信息化的大量投資見不到回報,然而很少有企業主動采用正確的方式和合理的依據對IT項目進行評價。有效的信息化評價方法可以提高企業對自身狀況的了解,因此客觀上需要合理化、系統化和簡便易行的評價方法。
總的說來,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經濟、管理理論的不斷創新,目前對企業信息化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還有些滯后,尚未形成一套科學的、系統的評價體系和方法,這方面工作有待進一步開展。
責任編輯:葉雨田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