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碳市場——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市場發展剖析
導讀
歐盟商務網站2018年2月6日晚報道,歐洲議會近日通過一項法律,該法旨在加強對歐盟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以期兌現巴黎氣候協議項下的承諾。新法將加速減少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碳排放配額發放總量,新法規定:一是,從2021年起碳配額發放的上限將從逐年減少1.74%增至2.2%,并于2024年再次增加該指標;二是,提高市場穩定儲備委員會對市場超額碳排放的吸收能力,以最多吸收24%超額補貼的方式,提高配額價格;三是,創立現代化基金和創新基金等,助力企業創新,推動市場向低碳經濟轉型。
我們通過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從運行機制、市場發展情況及影響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夠借鑒和吸取其中成熟的經驗和教訓,為我國碳市場的健康發展助力。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一)基本介紹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于2005年開始交易。在該體系下,所有歐盟碳排放配額均在歐盟登記簿(Union Registry)進行統一登記。歐盟于2013年10月正式批準了《歐盟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指令》,意味著EU ETS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公共法律框架下運行的碳排放交易體系。
目前,EU ETS覆蓋28個歐盟成員國、冰島以及列支敦士登約11000個發電站、制造工廠及航空公司約45%的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貢獻了全球約80%的交易額。據歐盟委員會官方統計,2015年包括現貨及衍生品在內歐盟碳配額累計共交易66億噸、4.9億歐元,日均交易量達到2600萬噸。
(二)運行機制
EU ETS屬于總量交易(cap-trade),即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允許排放量或逐年降低的前提下,內部各排放源可通過貨幣交換的方式相互調劑排放量,實現減少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
具體而言,歐盟各成員國根據歐盟委員會頒布的規則,為本國設置一個排放量的上限,確定納入排放交易體系的產業和企業,并向這些企業分配一定數量的排放許可權——歐盟碳配額 (EUA)。如果企業能夠使其實際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許可量,那么它就可以將剩余的EUA放到排放市場上出售,獲取利潤;反之,它就必須到市場上購買EUA,否則將會受到重罰。
(三)歷史發展
碳交易機制隨著四個實施階段的推進逐步完善,且達到了促進市場主體減少碳排放的目的。
EU ETS計劃規定了四個實施階段:第一階段為2005-2007年,作為試驗性階段,主要目的是“在行動中學習”;各成員國制定各自限額(國家分配計劃),主要免費發放。由于預估失誤,導致發放過量,EUA價格曾在2007年落至0元。
第二階段為2008-2012年,是實現歐盟各成員國在《京都協議書》中全面減排承諾的關鍵期。期間,冰島、挪威和列支敦士登加入,EUA分配總量下降了6.5%;由于兩次遭遇全球經濟危機,能源相關行業產出減少,對EUA需求減少,而市場供給仍然過度,價格接連下跌。
第三階段為2013-2020年,歐盟開始對EU ETS推行改革,制定統一排放上限。一方面每年對排放上限減少1.74%,另一方面,逐漸以拍賣取代免費分配。其中,能源行業要求完全進行配額拍賣,工業和熱力行業根據基線法免費分配。2013年約50%的EUA需要通過拍賣獲得,且這一比例逐年遞增。
第四階段為2021-2030年,歐盟委員會已于2015年7月公布了對EU ETS修改的立法建議,并在2018年2月6日通過了最新更加嚴苛要求的修改,預計碳交易市場將步入常態。
總體而言,EU ETS的推出促進了市場主體排放的下降。截至2016年,歐洲碳排放市場的碳排放量已連續第六年下降。
市場發展情況
(一)交易規?;境手鹉赀f增趨勢,2013年起出現下滑,但整體維持高位。
據歐盟委員會官方統計,EUA交易量隨著實施階段的推進,基本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且有突破性成果:從2005年的0.9億噸增長至2015年的66.8億噸(見下圖),增長率高達7322.2%。EUA交易量在2013年存在一個分水嶺,出現小幅下滑,其中2014年、2015年分別同比減少4.4%、19.8%,但交易量整體保持較高水平。
數據來源: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官網宣傳冊
(二)交易價格隨實施階段的推移震蕩下跌,但2017年以來有所上揚,目前維持在9歐元左右。
數據來源:彭博
從第一階段(2005-2007年)的現貨價格分析(上圖),EUA開市價格較高,曾達歷史峰值價格,但是迅速下滑,波動較大。2005年開市時,EUA價格在20歐元左右,2006年4月曾上揚至歷史最高峰的30歐元,但隨后不斷下挫,并在2007年較長一段時間停滯在0歐元水平。
由于EUA期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并預測現貨價格,我們選取EUA最活躍的交易市場——洲際交易所推出的EUA期貨產品價格來分析第二、第三階段的價格變化。伴隨第二階段經濟危機的爆發,EUA期貨價格上漲至30歐元后再度連續下跌,最低下探5歐元。而第三階段至今,由于政策趨緊、配額回撤等原因,市場供給減少,EUA期貨價格逐步開始穩定在5-10歐元區間,并在近期呈不斷上升走勢。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
(三)可供交易的產品種類逐漸齊全。
EU ETS可供交易的產品種類逐漸豐富,包括市場份額相對較低的現貨,以及期貨、遠期、掉期、期權在內的衍生品。
交易量及交易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總的來說,EU ETS的交易量及交易價格主要受EUA供給狀況、外部政策和宏觀環境的影響。其中,一級市場(包括配額發放及拍賣)EUA的供求關系從根本上決定著碳市場交易的變化,影響碳價格的水平;而外部因素包括政策及政治經濟環境是導致碳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一)配額供給是碳市場交易量變化的根本原因。
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一方面,大部分EUA是免費發放的,拍賣的比例很低(第二階段才達到4%),參與者進行交易的必要性不足;另一方面,為培育市場,EUA實際發放過度,企業不需購買便可完成排放目標。因此這一階段,EUA交易量相對較小,但受期貨市場等的帶動逐年增加。
而從第三階段,市場供求狀況開始改善。其一,拍賣成為EUA分配的主要方式(以約50%的比例逐年遞增),導致市場參與者的排放成本上升。其二,政策設計者自2013年起逐年減少1.74%的碳排放上限,從2021年起增至2.2%,并隨歐洲消費者價格指數逐年增加每噸額外碳排放的罰款(2013年已達100歐元)。交易量基本在維持高位的水平上稍有調整。
(二)碳交易價格的變動源于政策和宏觀環境的變化。
EUA交易價格分別在2006年4月、2008年、2009年發生顯著變化,且在2013年以來波動幅度減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或宏觀環境的變化。
首先,歐盟委員會于2006年5月確認2005年實際碳排放量比分配的碳配額低4%,由此導致EUA價格暴跌到10歐元。
其次,次貸危機導致能源行業產出減少,繼而EUA需求減少,同時市場預期化石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造成EUA在2008年上半年增長到20歐元以上,后于2009年上半年降至13歐元。
最后,2013年以來,歐洲委員會對EU ETS的改進促使EUA價格逐漸穩定。包括[4]:首先設定EUA總量然后分配給成員國,對碳排放抵消實行更嚴格限制,限制EUA在第二到第三階段的儲存,以及EUA回收計劃等。其中,EUA回收對價格的影響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湯森路透,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
(三)特殊原因
另外,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影響交易。例如,金融危機期間,一些企業由于缺乏現金流,利用EUA交易即時交易、即時入金的特點,通過EUA交易迅速獲取現金。
結論
EU ETS是建立時間最早、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自推出至今,該體系雖然經歷了交易規模較小、價格波動較大等現象,但正按計劃逐步發展完善。
從交易表現上來看,碳配額的供求關系始終是碳市場交易量及價格變化的決定性因素。雖然在EU ETS早期市場,政府配額發放過量,市場供大于求,價格降至冰點,但通過減少碳排放配額總量發放上限,利用拍賣、行政處罰手段增加參與主體碳排放成本,限制抵消等措施刺激配額供求調整,均證明可對交易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價格對外部因素更敏感,諸如政策及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動對碳價格的波動影響較大;而政策的不可預期往往也會阻礙參與者進行套期保值,對交易量起到反向抑制作用。
從碳市場的作用來看,EU ETS很好地起到了促進歐洲節能減排的目的,歐盟碳排放量隨EU ETS的推進逐年遞減。
總體來看,EU ETS雖然近幾年交易量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歐盟碳市場萎靡的表現。相反,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利用監管的手段,在變化的外部環境下收緊碳配額,促使碳價格在合理的區間內平穩變化。EU ETS努力運用其他創新方式,提高交易活躍度和參與度,歐洲議會新法的通過為市場再次注入了信心。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包,結合市場的自主調節作用,在政策保持穩定、預期可見的情況下,歐盟碳市場將會更加理性地發展。
作者:謝言
來源:上清所大宗商品清算資訊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