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社科院:52%中小企業不了解碳交易是怎么回事兒
大部分中小企業對低碳建設有積極性,但了解并不深入,過半受訪企業對碳交易不了解。昨日,在“中小企業參與低碳建設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二期項目匯報會”上,廣東省社科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透露了上述情況。
該中心主任趙細康表示,比起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節能減排邊際成本低、空間大,但大部分中小企業屬于“有想法沒能力”,建議政府更多地給中小企業“發票子、戴帽子”:一方面適當加大補貼、資金扶持、融資渠道建設等力度,另一方面通過組織民間團體、第三方機構等評選,對企業節能減碳從精神上正向支持,喚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逾七成企業愿嘗試低碳建設
據了解,廣東省的中小企業數量占了全省企業的七八成,中小企業面廣量多,盡管單個企業排放量低,但整體排放量也龐大。中小企業的綠色化改造和低碳建設對促進廣東低碳試點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自2010年9月以來,廣東省社科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分別以江門市、肇慶市大旺產業園區為個案,組織開展了兩期“中小企業參與低碳建設理論和實踐探索”研究。
該項目調研發現,參與調查的廣東中小型企業對低碳建設有基本了解,但不深入。有81%的受訪企業表示了解節能減排,對ISO質量體系、清潔生產等基本概念,有85%和82%的企業表示了解,有74%和26%的企業表示對低碳建設很有積極性和愿意嘗試。
但對于碳審計、碳交易等具體領域,了解比例均不到一半,有52%的企業對此表示不了解。對低碳相關政策上,企業了解最多的是專項補貼,占44.4%,其余政策的了解度均不到15%。
資金和技術成減碳主要制約
該項目執行者之一,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石寶雅說,中小企業參與低碳建設本身制約因素主要是成本問題,“低碳不像節能等比較具體、單一,同時目前降碳也不像節能、污染物減排那樣是約束性指標,政府主要是引導企業自覺踐行低碳,在沒有強約束力下,企業并不十分買賬。”
從外在環境來看,主要制約因素有:國內整體技術水平以及制度環境。該項目調研發現,在低碳建設上,52.6%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缺乏技術”;50%的企業表示“沒有激勵和補償措施,缺乏動力”以及“缺乏資金”;31.6%的企業表示缺乏“人才和知識”。當中,企業獲取低碳知識重要渠道,為政府部門、網絡、報刊和電視。
從事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服務的企業代表、廣州東潤發環境資源公司總經理龐增穗表示,廣東的中小企業大多數缺乏專人負責節能,專業人才較為匱乏。在節能補貼方面,政府更傾向于支持能夠實現較大節能量的大型項目,中小企業節能缺少資金抵押,難以從銀行融資。
完善碳排放管理與碳交易市場機制有利激發企業動力
華南環科所的張智勝博士表示,低碳、節能、減排雖然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涉及排放物也不相同,但三者有關聯,很多時候企業經過低碳改造也有助于降低污染物,“特別是大氣‘國十條’公布后,要求取締中小鍋爐、淘汰落后產能,這對中小企業是一個很大沖擊,也推動企業對低碳建設的重視。”
石寶雅建議,今后有關部門應繼續完善相關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在企業低碳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完善資金投入、財稅優惠、信息服務等支持政策,更好發揮政府在企業低碳發展中的引導作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解決中小企業低碳發展后顧之憂。
“中小企業除了技術節能、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上的結構節能外,重點應在管理節能、社會節能方面下功夫”,暨南大學環資所所長張捷教授表示,這包括企業集聚園區統一節能減排,依靠專業節能服務公司、加強社會的正向激勵機制等等。
具體來說,龐增穗則建議,目前企業可以通過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方式實現節能減排,兩種方式企業均無需現今投入節能設備和技術。前者成本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節能服務公司與企業共同分享企業的節能效益;后者則是由企業購買節能服務公司生產的電力、蒸汽等能源。“上述兩種方式實施節能項目所實現的減碳量,還可開發成碳資產,通過自愿碳減排量交易機制出售給重點能耗企業。”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