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與原理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活動特別是發達國家大量消費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累計排放導致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顯著增加,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
為以較低的社會成本,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采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逐漸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我國于2011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七個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我國將實現重點單位碳排放工作,報告、核查、核證的配額管理制度。
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將被納入將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總量設定。
與配額分配覆蓋范圍,履行其控制二氧化碳的義務,重點排放單位主要基于企業實際產出量,對標行業先進排放水平,即行業基準法,從政府獲得碳排放配額,重點排放單位需按年像政府提交與其當年實際排放量相等的配額,履行其減排義務,超額排放的單位需要從碳市場上購買配額,抵消其多余排放,而配額有富余的則可以在碳市場出售配額獲得額外收益。超額排放的可以通過成本比較,選擇自身技術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實現減排,或者在市場上購買碳配額來完成減排義務,碳排放價格隨行就市由市場供需決定,
例如,減排目標是企業A和企業B各減排3000噸二氧化碳當量,企業A的《邊際》減排成本為20元/噸,企業B為10元/噸,如果通過行政強制減排手段減排,企業A減排成本6萬元,企業B3萬,企業A+B總減排9萬,如果通過碳市場減排,假定市場上碳配額減排15元/噸,企業A考慮到減排成本高于市場上價格,不采取減排措施,從市場上花費4.5萬購買3000噸配額完成減排目標,相對自己減排介紹1.5萬元,企業B考慮減排成本低于市場價格,決定花費6萬元減排6000噸,即超額減排3000噸,通過像市場銷售超額排放量獲得4.5萬收益,節省了1.5萬元,企業A和企業B總減排成本為6萬元,碳市場在有效控制排放的同時,降低了全社會的控制成本,啟動全國碳排放減排,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是我國作為負責人大國,踐行承諾的重要舉措!
中商全聯售電集團于2017年2月23日正式辦理完成碳檢測營業執照,并拿下全國碳檢測交易資質,可以參與國家碳市場交易。為了實現國家低碳環保綠色的工作指標,中商全聯售電集團必將積極參與我國碳檢測交易市場,在2020年前完成總書記“中國夢”的暢想。

責任編輯:仁德財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