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巴黎時代” 中國低碳轉型該怎么做?
2016年11月《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后,全球進入“后巴黎時代”。
6月29日在京發布的《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7)》(下稱《報告》)在探討全球氣候治理新機制、中國碳市場設計和低碳轉型試點等熱點話題的同時,提出了“后巴黎時代”對中國的若干啟示。
《報告》提出,當前締約方國家自主貢獻與全球減排目標差距較大,中國應該切實衡量社會成本及減排目標難度。
在《巴黎協定》下,中國提出了多項自主貢獻目標,包括2030年單位GDP的CO?強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到20%,以及2030年左右CO?排放達到峰值。
“中國承諾的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到20%是能實現的。”國家能源局戰略規劃司副司長何永健表示,中國超額完成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的目標也是有一定現實基礎的。一方面,由于重化工業轉型加快,中國2020年的經濟總量可能比提出目標時的測算基數略有減少;另一方面,中國能源結構優化速度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速度都超過預期。
此外,考慮到《巴黎協定》對溫室氣體減排以及二氧化碳達峰與二氧化碳當量達峰的差異性,報告認為,中國有必要盡早開展核查工作,重新思考“抓大放小”中“大”的貢獻力度,實現不同行業、不同溫室氣體邊際減排成本的均等化或近似均等化。
碳排放數據核查、數據透明度和權威性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主要訴求。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在周二舉行的“經濟新常態與綠色發展之路”研討會上表示,數據的透明和準確是建立碳市場的基礎,而碳市場的建立也促進了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度。
考慮到中國行業眾多,統計核算難度大,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MRV)工作也要隨著碳交易制度的完善而不斷完善。
《報告》認為,碳排放交易試點體系的建設在暴露出覆蓋范圍、份額分配、MRV體系等問題的同時,也提供了寶貴經驗,為全國體系在2017年如期啟動奠定了制度、技術、能力、數據和機構等方面的良好基礎。
同時,由于《巴黎協定》長期目標的實現存在不確定性,《報告》提出,中國需要加強2050年之后的二氧化碳及溫室氣體排放預測工作。
對此,此次報告也新增了低碳發展展望部分,通過對不同轉型強度下能源消費總量、能源結構、關鍵激勵政策和經濟影響進行定量評估。
據《報告》撰寫者、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希良教授介紹,研究團隊設定了三種中國未來低碳能源轉型情景——低碳能源轉型情景、加速低碳能源轉型情景和超常規低碳能源轉型情景,三種情景的碳強度年均下降率分別為4%、5%、6%。
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很有可能實現加速低碳能源轉型,即中國CO?排放量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之后不斷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2030年達到23.8%,若有顛覆性能源技術出現,擇優可能實現超常規低碳能源轉型。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