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的本質(2):國際碳市場背后的產業競爭
為什么美國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卻在積極謀劃北美氣候交易所?
為什么歐洲對氣候交易異常積極?
為什么中國CDM市場大部分買家來自英國?
……
人們總是習慣性的將目光集中于氣候談判,指責美國人為什么不加入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承諾太低。而今天我將從產業競爭的角度,做一個全局性的分析,揭露出碳市場背后各個利益體的謀劃與動機。
碳市場的格局
京都議定書下的全球性強制減排市場只是整個碳市場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區域性強制減排市場以及自愿減排市場。目前發展最好的是歐洲排放交易體系,美國和加拿大也在積極籌建北美氣候交易體系。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也在進行類似的工作。
可以預見,未來的碳市場將呈現出三角結構:全球性強制減排市場,區域性強制減排市場以及自愿減排市場。
全球性強制減排市場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個人非常樂觀,關于這個問題會在其他博文里分析。
區域性強制減排市場可能會成為未來碳市場的核心,將形成以歐洲和北美兩個交易體系為核心,其他交易所為輔的格局。
自愿減排市場現在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比較大,但我認為這個市場的潛力巨大,并且它本質上不同于強制性減排市場,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商業機會。不過目前還只能是強制減排市場的補充。
碳市場背后的利益體
我不打算采用氣候談判的觀點來對利益集團進行分類,因為談判立場的相同并不代表利益索求的相同。按照我的觀點,目前碳市場的主要player是歐洲(包括歐盟和英國),美國,以及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這三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益體。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還只是積極的外圍參與者。
美國人看起來態度消極,總是在國際氣候談判上打太極,但是私下里卻和加拿大不亦樂乎的攛掇北美交易所,前一段時間還邀請中國的相關機構過去考察。歐洲人高調的多,給自己制定了很高的標準,承諾履行2012年之后的全球協議,試圖領導碳市場的發展。而中國人都以為天上掉餡餅了,終于有機會狠狠的宰外國人一把了,擠破頭的做項目,報項目,生怕把自己落下了。
國際碳市場的產業鏈條:中國處于最底端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已經分析過低碳經濟的運行模式。碳市場是低碳經濟的基礎,碳虛擬商品的流轉是低碳經濟系統運轉的動力。在整個流通過程中,碳減排量是最初級的形態,處于最底端。經過評級機構的評估之后,形成高級形態:
實體經濟
雖然碳市場的發展很不完善,但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國際產業鏈: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實體經濟產生的CER,經過包裝之后在歐洲交易所變成金融期貨進行交易。在這個簡單的過程當中,中國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提供的是廉價的碳虛擬產品。而我們產品的價值是由發達國家的機構來評估的,在發達國家的交易所進行交易。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我們提供了產品,但產品的標準和評估都是別人制定的,我們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沒有定價權,沒有碳金融機構和人才,這里面包含著重大的系統風險和隱患。
CDM
如果碳交易只是一個短期的市場行為,那么CDM對中國是絕對有利的。然而,碳交易已經不再是一個短期的市場,它將是低碳經濟的核心,而低碳經濟在英國和歐盟的謀劃下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發展的重大方向。這一點連美國人都已經認可。在這種條件下,從長遠來看,我認為CDM對中國只能說有利有弊。
CDM機制表面上給中國人帶來了一筆橫財,但實際上把中國牢牢的釘在了產業鏈的最底端:你就是提供廉價產品的,實體產品是這樣,現在虛擬產品也是這樣!我們花錢買你的東西,值不值錢我們說的算,我們怎么玩你管不著;你不掏錢沒資格參與我們的游戲。
現在我們中國人覺得,發達國家在瞎折騰,花大價錢玩一個虛擬產品,但不久之后等他們玩的成熟了,我們的政府和金融機構會突然意識到:噢,這東西原來也是有價值的,我們也得想辦法參與進去。可是這時候已經晚了,標準人家已經制定好了,游戲規則人家已經設計好了,我們已經沒有議價能力了。
這跟金融系統的發展非常類似,華爾街的發展史就是美國人通過金融控制世界的過程。你現在可以不參與,躲的遠遠的,看熱鬧,但當游戲從局部變成全局,你不得不參與的時候,你的代價就是喪失發言權!
實際上現在這個苗頭已經出現了。主要的DOE都是歐洲的,CDM之外的規則VCS,黃金標準等都是發達國家在搞。英國最近推出了供應鏈管理,意在將低碳經濟向更廣泛的行業滲透。巴克萊銀行推出了碳指數,以芝加哥和倫敦氣候交易所的報價各占50%比重,來描繪全球碳金融市場的波動。發達國家在悄無聲息的謀劃著游戲規則。
而產業鏈的另一端,中國人正在擠破頭式的申報項目,生怕自己落下,咨詢公司在不遺余力的幫助買家壓低業主的報價,業主們則像撿了錢一樣興高采烈,生怕自己撿不到便宜。而中國政府則是力不從心,因為人家是國家戰略,各個行業共同努力,而我們只是一個部門,幾個人在努力,根本不在一個競爭層面上。
如果不是政府的限價政策,中國的CER價格將一落千丈,不會有任何議價能力。現在是國際市場在壓低中國的CER價格,而不是中國的CER價格抬高國際市場報價。這個結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沒有自己的市場定價機制,僅靠不成氣候的咨詢公司和短視的業主去和訓練有素、視野寬闊、實力雄厚的國際買家博弈,毫無疑問處于絕對劣勢!而買家大部分來自英國,其中包含的戰略較量絕不是市場自身可以解釋的。
就此打住,這個問題談起來讓人痛心。以后我們根據實例慢慢分析。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