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低碳平臺創始人李華林:電力企業參與碳交易的路徑與戰略選擇
氣候變化關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日益成為全球面對的嚴峻挑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各國在聯合國框架下形成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機制:比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和《巴黎協定》等。
作為溫室氣體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并積極應對,早在2007年就向全球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明確了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與具體措施。2009年11月,中國正式向國際社會宣布“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溫室氣體控制目標。2015年9月25日,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聯合發布《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明確提出我國計劃于2017年啟動覆蓋鋼鐵、電力等八大重點行業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2016年1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旨在確保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2016年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中國成為第23個完成批準協定的締約方,此舉將大大推動和完善我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進程。
碳交易概述
碳交易是為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所采用的市場機制。其本質是希望嘗試利用市場手段幫助企業用成本最優(MostCost-Effective)的方式減排,從而有效地調節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
碳交易運作的原理是,政府主管部門免費或有償給高排放企業發放一定量溫室氣體排放權(即“配額”),控制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同時引入核證減排量(CCER)抵消機制,超額排放企業可以通過購買配額或者CCER來實現其排放總量的履約(圖1)。
圖1: 碳交易原理示意圖
碳交易市場亟待電力企業深入參與
碳交易市場亟待電力企業深入參與
電力行業不僅是一次能源消費的大戶,同時也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者,其二氧化碳排放占到了中國化石能源消費排放的40%左右,因此電力行業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被控排的主要對象(圖2紅色字體所示)。
圖2:幾大試點省市納入電力企業情況一覽
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電力的依賴和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在空氣污染嚴重惡化和能源結構調整的背景下,火電企業也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這樣,在保需求和節能減排的雙重挑戰之下,電力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將變成一個優先選項。
電力企業參與碳交易,應積極規劃碳戰略,實行六步走
第一步,企業(家)觀念轉型。
一個企業能否成長,第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主持這個企業經營的企業家是否具備足夠的素質、知識和能力,或者說第一決定性因素就是這個企業能否擁有一個具備足夠素質、知識和能力的企業家。東方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一個企業的興衰,70%的責任在于企業家。”西方管理學宗師德魯克說:“一個企業組織只能在企業家的思維空間之內成長。”碳交易市場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企業領導人身上的遠見意識顯得尤為重要。企業能夠抓住先機,能夠成為參與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就要看企業家能否首先轉變觀念了。
思考:為什么要低碳轉型?是否必須轉型?如何轉型?轉型對企業帶來什么利弊?
第二步,排放源評估,識別風險和機遇。
分析低碳發展之外部環境,如國家政策、行業情況、貿易壁壘、法律風險等;分析競爭者節能減排情況,結合企業內部環境(如企業全生產鏈技術、資源、資本、管理條件和人員狀況等),編制企業全生產鏈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對企業全生產鏈、管理運營中涉及到使用煤、油、電、氣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各環節進行識別、排放量計算和持續追蹤,實現溫室氣體可測量、可核實和可報告(MRV)。
思考:溫室氣體排放的類型、源頭、排放數量?如何在氣候與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下超越競爭對手?政策對企業與氣候有關的行為之利好如何?有哪些政策選項可供選擇?
第三步,設定目標。
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厘清能效改進與溫室氣體減排之間的關系。
思考:在什么樣的時間階段需要設定什么樣的能效和減排目標?實現此等減排目標與企業的商業戰略和機遇之間如何聯系?
第四步,技術方案論證。
技術創新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利器,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定性力量。電力企業須通過技術進步與應用來提升其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思考:減排有何途徑?采用何種技術?什么減排效果最容易獲得?如何實施?
第五步,創新性融資安排。
綠色金融體系為企業的低碳抓性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創新性融資安排,不是單純股本或債務,而是一種組合;不僅涉及資本,而且涉及企業發展和技術服務;不僅涉及創新,而且涉及推廣應用和主流化。
思考:有什么融資工具適合且支持碳減排?節能量與碳資產交易如何優化組合與管理?如何交易能實現最大收益?
第六步,內外協同機制。
企業內部實施綠色低碳產品認證,并在產品包裝、生產車間等地方粘貼標識,形成可視化的低碳成果,在內部形成普遍認同感,鼓勵企業上下共同低碳,對外使客戶滿意,提高客戶忠誠度。另一方面,主動對外披露碳排放相關信息(對上市公司尤為重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綠色低碳形象。
思考:企業高層如何支持?員工如何參與?支持或抵制的來源在哪?如何克服?與碳戰略有關的行動如何從業務外圍進入核心?什么外部要素對碳戰略的成功很很重要?如何應對?
CARE碳戰略模型助力電力企業實施低碳轉型,參與碳交易。
CARE碳戰略模型由c30低碳平臺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院原創研發,汲取了業內包括研究、學術成果和企業的實踐經驗。該模型由四大模塊組成,分別是容量模塊(Capacity)、效用模塊(Efficacy)、資源模塊(Resources)以及行動力模塊(Action)。運用CARE碳戰略模型,將全面、客觀、科學識別出電力企業低碳轉型路徑,助力電力企業達成低碳轉型發展、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目標
容量模塊幫助電力企業實行碳盤查,摸清本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路徑與排放家底,判斷排放容量不足的風險及應對措施,制定低碳轉型戰略和低碳發展目標。
效用模塊識別出電力企業全生產鏈能源使用情況,采用低碳技術,實現全生產鏈能源梯級利用及使用效率的提高;并通過創新能效管理手段,進一步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提高碳生產率;同時開發用能權,優化管理企業的碳排放配額,通過碳交易市場獲得收益。
資金和技術等資源是企業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獲得增效增收的前提和基礎。本模塊協助電力企業采用創新性融資安排,將現有的融資工具和手段運用到低碳技術的開發、轉讓和應用中,切實提高開發技術、轉讓項目和吸引項目融資的能力。采用組合融資手段,為電力企業低碳轉型發展和技術創新、應用、推廣及主流化服務。
行動力模塊將為電力企業制定出碳資產管理與運營規范、各部門的參與協同分工策略,確保碳戰略的落地與實施。低碳轉型勢必打破企業的傳統營運格局,在追求碳生產率提高的模式下,企業需要協調不同部門進行碳排放核算和報告工作,并參加碳交易市場。這些工作不僅要求相關負責人具備專業能力,更需要企業在組織管理架構上建立更加有效的方式協調、推進碳排放管理工作的開展。一個可持續的、科學的平衡機制,將大大提高電力企業全體員工的低碳意識,提高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水平。
結語
面對復雜多變的商業生態,面對國家產業變遷、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調整,電力行業必然首當其沖。電力行業的企業家需要轉變觀念,基于國家發展趨勢、產業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放遠目光,積極加入到碳交易市場機制建設和完善中,乘上國勢的翅膀,電力行業也必然能化挑戰為機遇,獲得發展先機。
最后,引用美國卓越股票投資家彼得?林奇的一句話:如果你是一個長線投資者,那么時間最終會站在你這一邊。我想,“長線投資者”在碳交易市場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將會是笑到最后的人。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