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因勢轉型
可再生能源是人類的希望。因而我國能源工業正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特別是近幾年,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及自主研發,讓核能、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
可再生能源是人類的希望。因而我國能源工業正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特別是近幾年,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及自主研發,讓核能、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取得了一定增長。同時,各電力公司也正在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優。但無論規模大小都離不開質量和效益的中心,傳統電力信息化建設思路如何適應時代大趨勢實現自身轉型,分水嶺已經顯現。
電力信息化亟須觀念轉型。所謂轉型并不是改變電力信息化為能源轉換服務的宗旨,而是不再僅僅受命于傳統業務管理理念。電力信息化要學會跨界思維方式,消化吸收可再生能源管理的特性和理念,讓使命更豐富,疆界更廣闊。如綠色可持續性、自適應性、自修復性等,而非一輪一輪地“災”后重建。電力信息化更應該勇于探索與嘗試。如集中統一管控,可能會犧牲某方面的獨創性,如同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辯證關系,當下的必然可能在未來僅僅是曾經的偶然,而當下的偶然則可能就是未來的必然。蘋果公司的電子產品雖好,并非人人都愛用,電力信息化的掌控者們應持有更開放的思維,認清信息化的本質,而不再執拗于某種表現形式。
電力信息化要兼顧宏觀調整與微觀分析。像多維度的建模、數采、分析、展現、控制、反饋、決策等,不僅要應用于集團或行業層面,還要向生產和經營的控制監測的微觀環節發展,通過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融合,釋放或減少人力。電力信息化勢必走向規模小而強的時代,大量簡單功能聚合成為復雜的信息體,以適應能源結構的調整,多種經濟成分的介入,適應電力生產與電力管理之間關系的改變,以便對更分散、更小型的電源點進行管理,如同管理虛擬電廠一般。
電力信息化在建設策略上也需要轉型。汽輪機和鍋爐制造商加在一起不能被稱為生產電力商,那些軟硬件廠商的電力解決方案也不能代表電力信息化。專業IT廠商不斷創新著各類應用平臺,電力信息化建設一直都在重復著拿來和改造的策略,不管這種方式如何效率高,改善效果好,卻無法使信息化的價值與其帶來的無形收益相匹配。電力信息化要走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就需要適度引進外來應用,發展壯大自有IT團隊,這樣才有助于能源發展技術瓶頸的突破,提高能源生產和利用效率,達到“安全、高效、低碳”的目標。
電力信息化發展模式并非獨木橋,成功的模式不可效仿,也不可復制,有限借鑒仍離不開自身的管理基礎。站在電力變革時代的分水嶺上,誰看得更遠,誰就會走得更遠,前提是電力信息化的質量夠優、效益夠大。

責任編輯:何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