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雪中送炭抑或雪上加霜
日前,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出臺即將滿周年之際,有媒體質疑,一年來,沒有完成一筆交易。言下之意,效率低下、進展緩慢,讓心系“碳交易”的人士牽腸掛肚。
質疑之問一方面說明,輿論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關心、關注。其正面意義十分明顯,有助于大眾對這一新生事物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暴露無遺,難免讓人產生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錯覺。
所謂碳市場是指碳排放權交易活動產生的市場,意思是在排放總量控制的約束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成為稀缺資源,具有了商品屬性,因此可以發生交易活動。二氧化碳是火力發電最大的排放物,所以稱之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市場。
我國的碳市場試點工作從2011年啟動,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及深圳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3~2014年,7個省市的碳交易市場相繼開市,拉開了我國碳交易從無到有的序幕。
對于身處于試點中的發電企業而言,碳交易無疑是把雙刃劍。如果排放指標足夠好,就能從其中獲得相應的利益,來作為企業經營的有效補充。對于每況愈下的火電經營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相反,如果排放指標不夠好,就需要從市場中購得碳指標,對于處于虧損或虧損邊沿的火電企業來說,恰如雪上加霜。
不過,通過市場機制來有效地減少碳排放,以達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比使用行政手段為之更加科學。我們甚至可以將其視為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來看,發電企業控制碳排放一開始便“高開高打”,掌握了改革的主動。
據媒體報道,試點地區碳市場陸續上線交易以來,成交量已達2.7億噸二氧化碳,成交金額超過了60億元。試點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實現了雙降。
盡管試點成績斐然,但是,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地方不盡如人意,集中表現在標準不統一。
其一,各試點地區之間不平衡不統一。如此一來,同樣的排放量,在甲地需要向市場買配額,而在乙地則可以出售配額。其二,同一試點地區不同時段標準不一。也就是說,即便是減排工作做得很好,也有可能被不斷收縮的配額勒得喘不過氣。火電企業的頭頂始終懸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有識之士認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是破解上述問題的關鍵。實際上,政策動向果然如此。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中國碳市場啟動,標志著碳排放權交易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然而,一年的時間轉瞬即逝,求成心切的大眾不明就里,于是,有了前文的質疑之問。
按照既定方案,全國碳市場建設分三步走,在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基礎建設期、一年左右時間的模擬運行期后,才進入開展配額現貨交易的深化完善期。業內人士推算,預計至少要到兩年以后才能開展現貨交易。
目前,電力體制改革持續發力,能源轉型朝著清潔綠色方向急速推進,固有的格局已被打破,新的能源電力業態正在形成。舊的矛盾并未完全解決,新的矛盾已開始萌發。
比如,近年來,火電企業經營狀況不容樂觀,而低碳、環保、節能等方面的政策約束越來越緊,很多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全國性碳市場交易或許是一劑苦口良藥,吃得下就能為企業的生存發展積蓄營養;吃不下的企業就有可能坐以待斃,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祭刀者”。
版權聲明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8年12期,作者系《中國電力企業管理》雜志社社長/主編。
責任編輯:仁德財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