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電網公司供電所規范化建設“1+2+1”模式觀察
●信息系統本質上是提高效率的手段,但系統太多太復雜、互不兼容,逐漸淪為擺設,誰來整合?
●對于供電所來說,最簡單的管理,反而是最有效的管理。如何做到不忽悠、不折騰、不反復?
酸筍煮排骨、蔥花香芋、火燒肉拌米線……1月12日傍晚,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供電局遮島供電所的老楊下班回家后,做起了拿手菜。老楊全名楊林森,去年以來,老楊家搬了新房,女兒考上了大學,但最讓妻子方文麗高興的事情卻是他終于能按時下班,做做飯,種種花,生活變得從容而幸福。
很長一段時間,老楊已經習慣了加班,有時候忙搶修,更多時候是忙著補表單、做材料。2014年,這位忙碌了近30年的老員工,工作進入“1+2+1”的新常態模式:依據一套關鍵核心業務流程、生產和營銷兩個信息系統、一個所務管理平臺,就能高效完成日常工作。
有效是正道:“別被互相制造的麻煩壓垮”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管理不是越多越好,關鍵在有效,別被互相制造的麻煩所壓垮。
“越忙越亂,亂中更忙。”在2014年開展供電所規范化建設以前,老楊和其他同事一樣,經常白天出去巡線、搶修,晚上加班填表單、做報表、趕材料,這成為壓在大家頭上的“三座大山”。
這一方面折射了供電所管理基礎薄弱的現實圖景:客戶檔案等家底不清、員工憑習慣干活、信息系統成為擺設;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供電所這個電網企業最小的管理單元所面臨的無奈。
供電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條業務線的工作都要在這里落地。報表、指標、材料、文件……近年來,供電所面臨的管理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有的機械照搬主網,有的流于紙面難以實現,與供電所實際工作是“兩張皮”。
老楊說,班組員工有“三怕”:一怕上級當“二傳手”,什么活都傳到供電所,完不成只有弄虛作假;二怕業務部門意見不一致,一個表單怎么填,不同部門說法不同;三怕管理變化莫測,一個管理概念還沒理解透又拋來一個新的,大家無所適從。
“三座大山”和“三怕”,讓供電所對線路運維、客戶服務等核心工作反而無暇顧及,比如計劃5天的巡線,有時候被迫壓縮到3天完成。“上級每天想著下級應該干什么,下級每天想著怎么應付上級,長此以往,我們豈不是要被互相制造的麻煩所壓垮?”一位基層員工說。
“供電所的核心業務是什么?這本是個簡單問題。但我們常常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么出發。”云南電網公司分管農電的副總經理鄭之茂說,供電所人少且學歷不高,事多而雜,制度、流程太復雜,基層很難接受,甚至是累贅。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管理的本分在于追求工作之有效。去繁就簡,才能回歸本真。借全面創先的東風,云南電網公司積極探索讓供電所有效工作,“做好一件事”,涌現出昆明供電局“尋甸模式”、曲靖供電局“標+精”模式等基層首創。在網公司農電部的支持下,這些成果被提煉為“規范、真實、簡單、有效”原則,凝聚為一本《縣級供電企業供電所規范化工作指南》,形成“1+2+1”供電所規范化管理模式。
老楊笑言自己又當回了學生,工作再也不能憑感覺,得對照指南按規范干活。這本28頁的小冊子,明確了供電所的配網運行管理和營銷服務兩個核心業務、8個核心業務流程以及各層級管理界面,解決了供電所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
“現在,不該供電所干的活,系統可以直接提取的統計數據,哪怕是上級安排的,我們也能拒絕。”老楊說。
整合出效益:一個平臺裝進所有工作
系統好用,才能讓規矩做事的習慣,深入員工的腦海中而不是停留在電腦中。
老楊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桌面上的所務管理平臺,裝著他日常所有工作。
記者觀察到,他的電腦旁貼著一張顏色發黃的備忘錄,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生產管理、營銷管理、OA等10多個信息系統的用戶名和密碼。“以前,賬戶和密碼太多了,記不住。”老楊告訴記者,沒有所務管理平臺前,由于各個系統不兼容,退出一個才能登錄另一個,系統用得費時費力。
他給記者做了一個演示,建立一個客戶檔案,先登錄營銷管理系統填資料,發起任務電子化移交,再登錄GIS系統接收任務,完成衛星定位、繪圖等工作。然后登錄生產系統,對圖紙進行校對、審核、發布。最后,之前的流程全部倒推一次完成客戶檔案的建立,共計進出系統6次。
信息系統建設的出發點在于提高效率。然而,由于不同的專業口都建設信息系統,而且缺乏橫向協同,導致信息主要在各自系統內縱向流動,員工在多個系統之間頻繁切換,拖累工作效率。
人與人攜手,才會有合力;資源與資源整合,才能出效益。2014年5月,云南電網公司根據基層的需求推出了供電所所務管理平臺,在4個單位試點成功后,在全省816個供電所全面推廣。它整合了供電所日常工作必需的8個信息系統,員工使用一個賬號和密碼登錄,就能在平臺里完成日常所有工作。
整合,打破了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進一步梳理清楚了業務流程、管理界面和崗位職責。現在,老楊用自己的名字“楊林森”登錄所務管理平臺,展示眼前的只有與他的崗位職責相關的信息系統及功能板塊,再也不用在系統中反復折騰。
“有人問我,快50歲了為什么還要這么認真地學習用系統?答案很簡單,系統好用了,工作輕松了。”應用信息系統規矩做事的習慣,已經深入了老楊的腦海中而不是停留在電腦中。
規范方從容:在繁忙中安然自若
當組織中的每個人,在每個環節都知道該做什么,一種從容不迫的團隊文化便水到渠成。
1月12日早上,還在去辦公室的路上,老楊就收到了一條手機短信提醒:“你有一條任務,開始時間1月12日,結束時間1月13日,負責人楊林森,內容為檢查安全工器具”。這是所務平臺自動發給他的信息。當天,老楊對安全工器具進行檢查,發現兩只驗電器異常,填寫了工作單上報安監部,并在系統中記錄相關情況。
“以前,大家每天等著我安排干活,工作是見子打子。加上與客戶溝通,手機一天接打100多個電話,兜里要隨時裝著充電寶。”遮島供電所所長尹以本說,應用所務管理平臺的任務管理模塊后,周、日工作計劃直接分解到班組或個人,一天至多接打20多個電話。
17時許,尹以本泡了一杯茶,坐到電腦前,輕點鼠標,在所務管理平臺給當天員工的工作評價打分。評價結果自動輸入到“績效管理”模塊匯總,不僅能讓工作閉環管理,而且打破了以往的“大鍋飯”,大家干多干少不再一樣。
現在,遮島供電所就像一個交響樂團,“號手”也好,“小提琴手”也好,每個人都知道哪個環節該“演奏”什么,用不著“指揮”親口告訴他。
實際上,人還是那些人,事還是那些事,從容源自何方?遮島供電所規范化建設的一組數據,說明這樣的轉變并非無根浮萍:工作表單由原來的197個精簡到76個;營銷業務所有報表從系統自動提取;配網、營業兩個普查全部完成,站、線、變、戶7個一致性指標有5個達100%……
供電所規范化建設,逐漸移去了班組員工頭上的“三座大山”。大家每天忙的都是有效的工作,做我所說,說我所做,有人檢查、無人檢查一個樣,再也不用為了粉飾材料、數據而加班,心里終于踏實了。
這天傍晚,準時下班的老楊熱情地邀請記者到家里吃飯。小院里,菊花、蘭花正吐露芬芳,串串香腸在屋檐下掛起,舊歷新年味道已濃。“以前,忙完一年總盼著來年能輕松些,沒想到只有更忙。如今,終于能一年比一年輕松了。”吃完飯,泡壺茶,回歸生活軌道的老楊滿臉笑容。
佘慧萍 通訊員 殷浩欽 毛雨賢 鳴謝:林元霸 田彬桔 杜瑞娟
責任編輯:葉雨田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