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singhua:創意來源于開放
從關注網絡到關注應用 要么一片寂靜,要么討論熱烈。這就是清華大學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無線與移動網絡技術研究室給人的感覺。這間實驗室里到處都是年輕的面孔,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0 多歲的團隊中,除了
從關注網絡到關注應用
要么一片寂靜,要么討論熱烈。這就是清華大學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無線與移動網絡技術研究室給人的感覺。這間實驗室里到處都是年輕的面孔,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0 多歲的團隊中,除了3~4 位教師以外,其他成員都是在校的研究生。
實驗室成立于多年前,早期主要專注于無線網絡硬件方面的研究,對前沿技術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就在2006 年,無線網絡建設剛在大學興起,他們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和翻譯NSF 下屬的GENI 組織發布的一份對未來無線網絡的預測。幾十頁的白皮書對未來無線網的發展進行了如今看來簡直是石破天驚般的預測。現在無線已經遍布校園,在清華大學幾乎任何一個角落里,師生都能打開Wi-Fi 聯網。在移動互聯網來臨之前,他們好像就一直在等待一種機會:將校園中的人、移動網絡、生活結合在一起。而智能終端的井噴式發展最終徹底打開了通過移動應用的大門,讓行業的生態環境迅速發生改變。無線與移動網絡技術研究室也在這個過程中迅速地成長,除了專注于無線網絡的核心技術也同時探索無線網絡應用的未來。
位置是移動的靈魂
2012 年底,國外知名大學的移動平臺才剛剛拉開帷幕的時候,清華大學無線與移動網絡技術研究室就開始了行動。他們研究了國外知名大學如iStanford,MIT Mobile Web 等移動平臺,他們發現,即便是這些全球一流大學的移動平臺,那時候移植仍然是主流。研發團隊借鑒了這些大學的黃頁、地圖等功能,但是有更深遠的目標:不復制,尋找那些可以真正切入移動靈魂的應用。團隊負責人李賀武很篤定,“如果僅僅是應用移植,那我們根本沒有做下去的必要。”
“移動”的靈魂是什么呢?李賀武當時認定是位置。“移動終端隨身攜帶,與傳統電腦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在哪里,它就在哪里。它可以回答‘我在哪里?我周圍有誰?’這些重要的問題。”
之后,At Tsinghua 上線班車,地圖,Wi-Fi 認證等功能。他們在位置服務中做了最多嘗試。在“Wi-Fi 認證”中,他們把用戶所處的位置跟地圖進行了結合。隨之,在這個基礎上改造,把人和位置結合起來。比如校車信息,原來只是靜態地告訴用戶班車信息,后來把“人”的因素給加進來。通過班車上內置的傳感器,師生可以直觀看到校車離他們有多遠。這個應用讓學生很開心,以前大冬天都需要提前在校車經過地等待,錯過一輛車可能要等很久。現在身在宿舍和教學樓就可以目測校車的距離。原來課表也是靜態的,后來他們把課表和教室也關聯起來,以方便學生尋找空閑教室。他們提出把一個個手機當成是一個個用戶,這樣,通過手機所在的位置就可以得出教室的空余資源情況。最初,因為擁有智能手機的學生只占到一半左右,所以數據并非準確。但團隊認為,未來一定是智能手機的天下,所以無需考慮太多現狀。這也正如QQ2013 版上線時,因為沒有隱身狀態而受到批評,QQ 公司解釋說,因為未來QQ 將是出現于用戶手機上而非僅是電腦,所以,假設永遠在線。At Tsinghua 團隊也對未來做了一個判斷。事實上,僅僅1 年之后,也就是2013 年底,清華大學的智能手機在學生中已經達到90% 的比例。
李賀武提到,團隊在開發位置服務的時候以三部曲作為理念:第一,知道當前位置;第二,知道過去去過地方的信息;第三,結合位置的信息推送。“我們關注的是,在一個位置服務里,如何更好地體現出校園的特色,從而把技術更好地結合進來。”
開放的心態
2 年不到的時間里,At Tsinghua 推出了6 個版本,最新的一個版本在2014 年4 月底清華大學校慶前推出。At Tsinghua 的下載量從最初的3000 升到現在的5 萬多。現在,每天有13,224 人點擊At Tsinghua APP。熱門應用會被往前推,而一些少人問津的應用則會被淘汰,新的應用進而取而代之。
了解國內外前沿資訊是這個團隊每個成員每天早晨必做的功課。下午4 點是團隊的討論時間,十幾個人分享當天收集來的有用資訊,頭腦風暴就此開始。
不停改變是這個團隊給人的印象之一。At Tsinghua團隊規模非常小,不過李賀武認為,已經足夠了。“就互聯網創新來說,小團隊能干大事,少數人也可以把一件事辦漂亮。”
與技術相比,李賀武認為,想出一個好點子更難。眼界是決定能否得到一個好的idea 的最重要因素。“今天看來,除了一些閉源的,特別底層的內容無法優化,拋開這些,思想和視角的局限是得到idea 最大的障礙。”
那么,好的點子是如何誕生的?李賀武說,“開放,你必須要有很開放的視角,開放的心態,這樣才會不斷產生新的idea。”學校是所有創新最好的土壤。
當一個創意產生,能夠快速為用戶所感知,這種感知又促進創意的完善與發展。“在這個環境下,學生、教師、其他團隊、企業的idea 會不斷地跟我們碰撞,從中得益很多。”李賀武覺得,尊重和開放的心態會使創新者看到很多視角。“同時,如果你是很開放的心態就會得到很多挑戰,而這些挑戰都會促進你對應用的二次認識。”At Tsinghua 團隊很注重用戶的反饋,一些好的反饋意見也幫助平臺獲得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在發布方式上,快速迭代是這個團隊堅持的策略之一。“只要穩定性測試良好,沒有必要為了再多一點點的完美而犧牲時間。”
隨著移動平臺的漸入人心,許多院系找到他們希望能進行合作。最近,學校的其他團隊提出跟他們合作一個關于空氣質量監測的項目,由其他院系的團隊做空氣質量監測的硬件,結合移動平臺通過大數據的方式進行對空氣質量的分析。李賀武對這些合作非常感興趣,在他看來,At Tsinghua 的最根本理念就是開放,要為包括實驗室成員在內的全部校園師生打開一扇窗戶,提供一個平臺,讓師生可得到在這個園子里想要的信息。
在At Tsinghua 出現一年半后,李賀武認為,現在的移動平臺“漸入佳境”。年初,“時空膠囊”應用出來,用戶可以記錄每一天每一個去過的地方。一年下來可以看看時間花在了哪里。許多學生覺得這是個有趣的應用,還曾有學生通過“時空膠囊”找回自己丟失的手機,新的應用更加智能與人性化。
實驗室成員也試圖嘗試將工程與技術相結合,同時,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追求也一直是團隊努力的方向。4 月底,At Tsinghua 推出了校慶新版本,美觀大方讓人贊嘆。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