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能源工作要點:新增農村戶用光伏2萬戶 附加補貼一直給
日前,北京市發改委下發《2018年能源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提到應持續推進壓減燃煤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為重點,加快能源結構調整,著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原文如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能源企業: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市2018年能源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北京市能源與經濟運行調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附件:北京市2018年能源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首都能源工作意義重大,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奮發有為,努力推動首都能源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一、總體思路
(一)工作要求
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聚焦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促改革等各項工作,以確保能源安全為核心,完善清潔設施體系和運行調節機制,著力筑牢能源安全保障底線;以持續推進壓減燃煤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為重點,加快能源結構調整,著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以推廣現代能源新技術應用為手段,促進多種能源融合,著力推進能源智能高效發展;以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完善能源市場機制,著力提升能源管理服務水平;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城鄉一體、區域協同的現代能源體系,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
(二)工作原則
堅持安全可靠。服務首都功能定位,提升高質量能源保障能力。構建多源多向多點的能源設施供應體系,完善智能精細高效的運行調度和應急響應機制,確保能源安全可靠。堅持綠色低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能源綠色發展新格局。打好燃煤壓減攻堅戰,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顯著提升優質能源占比;堅持節約優先,推進能源綜合梯級利用;強化多種能源融合發展,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堅持改革驅動。突出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建設公平有序的能源市場體系和區域統籌的能源協同體系。強化創新勢能,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強化監管服務,推進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推動能源創新協同發展新格局。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加快能源民生保障工程建設,持續完善能源公共服務體系,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主要目標
嚴控總量。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7330萬噸標準煤左右。優化結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500萬噸以內,優質能源消費比重達到95%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規模達到560萬噸標準煤,比重達到7.6%。提升能效。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5%。
二、全力打好壓減燃煤攻堅戰,加快推進能源清潔轉型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聚焦重點領域,全面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加快提升生態環境,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500萬噸以內,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一)基本完成燃煤鍋爐改造
完成延慶區、平谷區燃煤集中供熱中心改造工程;完成密云區、延慶區非建成區剩余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改造工程;完成1800蒸噸燃煤鍋爐改造項目,基本實現全市集中供熱清潔化。
(二)深入實施散煤清潔替代
持續推進農村“煤改清潔能源”工程,完成450個村莊和502個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開展山區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工作試點,基本實現全市平原地區無煤化,
(三)加快推進煤炭去產能關停木城澗煤礦,退出產能150萬噸;加大替代產業扶持力度,促進煤礦關停地區替代產業發展。
三、加快完善設施布局,全面提升清潔能源保障能力
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補齊設施能力短板關鍵環節,提升清潔能源設施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一)完善本地電源布局
按照“以熱定電”要求,建成通州運河核心區區域能源中心,增強城市副中心能源保障能力,基本形成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為主、區域能源中心為輔、可再生能源發電為補充的多元電源支撐體系;以安全支撐能力為核心,優化電網熱網運行方式,推進壓減本地發電量。
(二)著力增強電網輸配能力
加快外送電通道建設,力爭建成張南-昌平電力送出工程,加快推進北京東-通州電力送出工程、張北柔性直流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外送電能力。優化本地電網結構,完成昌平和安定500千伏樞紐站擴建工程,強化500千伏雙環網網架結構;建成榮華220千伏擴建工程,開工建設華能三期220千伏并網改造工程,改善東南部電網能力短板;建成四家莊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優化電網分區運行方式;保障重點區域用電,建成城市副中心潞城、運河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啟動科學城東、塘峪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臨空經濟區張家務、楊各莊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冬奧會西白廟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三)顯著提升燃氣設施水平
力爭建成外圍10兆帕輸氣環網和市域內4兆帕的配氣平臺,加快密云-平谷-香河成環管線建設,形成上游10兆帕輸氣大環;加快西六環中段天然氣管線工程建設,形成六環路4兆帕配氣平臺,提升天然氣保障能力。完善市域內天然氣門站布局,建成延慶門站,加快推進城南門站、密云門站和平谷門站建設,進一步提升市域內輸氣能力。加大力度補齊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短板,開工建設唐山LNG儲罐工程,加快推進天津LNG儲罐及管線建設,啟動西集二期、房山LNG儲備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完善市域內外協同互補的應急儲備設施布局,盡快具備3~7天用氣量的地方應急儲氣能力。
(四)高質量提升安全清潔供熱保障能力
聚焦中心熱網,立足存量挖掘,加大能源技術利用,切實提升安全清潔供熱保障能力。合理布局建設一批調峰熱源。加快北辰、北小營、寶能、花家地等在建項目進度,確保魯谷北重、左家莊二期等實現開工,推進五里坨、四季青等一批新增調峰熱源項目前期工作。充分挖掘利用煙氣余熱資源,研究制定熱電中心余熱資源提升利用方案,建成東北熱電中心高安屯熱電廠煙氣余熱回收項目,新增余熱供熱能力100兆瓦,開展京橋熱電廠煙氣余熱前期工作;實施新城集中供熱中心加裝煙氣余熱回收利用工程,力爭開工建設房山城關地區城東、城中、城西及門頭溝石門營集中供熱中心煙氣余熱項目。完善互聯互通供熱體系。建成北池子大街、南長街至北長街熱力管線工程,提升重點區域供熱保障能力;建成阜石路西延、長安街西延熱力管線工程,提升供熱管網互濟互保水平。研究應急熱源布局,增強中心大網應急保障能力。整合提升城六區網外供熱資源。研究制定城六區網外供熱鍋爐整合提升方案,對供熱規模小、能耗高、供熱質量差的散小鍋爐進行整合,推動一批試點項目建設,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提升清潔高效供熱能力。
四、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培育智能高效增長新動能
發揮首都科技創新優勢,適應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順應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新趨勢,向創新驅動要增量、向質量提升要潛力,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技術新業態,推動首都能源綠色智能高效轉型。
(一)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
以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懷柔科學城、冬奧會、世園會五大重點功能區為重點,推動國際一流的新能源高端示范區建設。推進熱泵系統供暖,新增熱泵供暖面積400萬平方米;實施陽光校園等光伏利用工程,力爭新增光伏裝機規模100兆瓦;建成大唐青灰嶺風光互補發電項目以及官廳四期風電項目,新增風電裝機規模100兆瓦;推進朝陽高安屯二期40兆瓦、海淀大工村40兆瓦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并網,生物質并網發電規模達到100兆瓦;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啟動區地熱“兩能”供暖制冷系統,可再生能源比重力爭達到40%以上。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40萬噸標準煤。
(二)推進多能融合發展新業態
加快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加快電網智能化建設,對接各類能源管網,促進多種類型能流網絡互聯互通和多種能源形態協同轉化,打造“源網荷儲”協調發展的能源系統,推進延慶、海淀北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分布式能源網絡。在城市新建區域試點示范一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依托柔性網絡和微電網等技術,實現分布式能源的高效靈活接入以及生產消費一體化。加快延慶八達嶺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金風科技園等微電網示范工程建設,打造一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新能源等為一體的多能耦合區域能源中心。大力推進儲能系統應用,年內試點推進一批可再生能源消納、公共建筑蓄冷等儲能項目。
(三)完善政策機制
落實國家和本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建立非化石能源指標分解及考核制度。研究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指標納入重點新建區域控制性詳規。研究完善本市熱泵利用政策和市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獎勵政策,進一步促進規模化應用水平。研究制定實施促進儲能系統應用實施意見,鼓勵推廣儲熱、儲冷、儲電等分布式儲能應用。研究與供熱和新能源系統融合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發展意見,明確環保排放、能效水平、適用范圍等發展標準,有序推進分布式能源系統發展。
五、精細管理能源運行,確保首都能源運行萬無一失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握特大型城市能源運行特點,圍繞首都四個服務中心任務,健全運行保障機制,以首善標準提升城市精治共治水平,筑牢能源安全運行底線。
(一)強化供需平衡銜接
落實保供主體責任,完善與國家部委、資源產地、能源企業的溝通協調機制,落實資源供應,確保滿足總量平衡和高峰需求;統籌“煤改清潔能源”工程與天然氣、電力等清潔能源資源落實,堅持先規劃、先合同、后改造,確保在落實資源的前提下實施改造;落實區域能源合作框架協議,加強與山西、內蒙古等能源產地合作。
(二)確保用能高峰安全平穩
研究熱電聯產機組解耦運行技術路徑,優化電網熱網運行調度,有效平衡采暖季本地熱電機組供熱出力。完善熱電氣聯調聯供機制,強化需求側管理,統籌安排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大活動以及“兩節”等重要節日的能源運行保障工作;積極應對季節性需求高峰等突出矛盾,提前研究制定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障方案,確保冬夏高峰能源運行平穩有序。
(三)切實防范安全風險
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做好2018年運行安全大檢查,及早落實防控措施。完善北京電網“黑啟動”電廠電源,建立多條“黑啟動”恢復路徑,制定“黑啟動”應急預案和實施方案。組織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工作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督促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整治防控裸露在外燃氣管道和電力管網風險隱患,完善應急搶修服務機制,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發生。
六、加大能源惠民力度,不斷提高能源安居惠民實效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能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城南著力,逐步形成城鄉協調、南北均衡的基礎設施布局;優化能源服務供給,切實呼應市民關心的能源民生訴求,提升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完善郊區天然氣設施體系
加快天然氣管網向郊區延伸,年內基本實現全市平原地區管道天然氣“鎮鎮通”;加快布局村鎮液化天然氣或壓縮天然氣儲備設施,建立以管道天然氣為主,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為輔的天然氣多元保障體系。
(二)提升農村電網供電水平
提速平原地區電力配套設施建設,以城南地區為重點,基本建成全部46座“煤改電”配套輸變電工程,確保戶均變電容量提升到9千瓦以上;繼續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農村變電站布局,提升農網供電可靠率。
(三)實施可再生能源惠民工程
實施光伏增收工程,鼓勵農村戶用光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力爭新增農村戶用光伏2萬戶。實施清潔供暖惠農工程,推進太陽能光熱、光伏、地源熱泵技術在農戶、村民公共活動場所、公共文化設施等場所的應用,鼓勵整村實施新能源供暖系統改造,力爭建成20個新能源供暖示范村。
(四)推動老舊小區管網消隱改造
繼續推進老舊小區電網配電設施改造工程計劃,年內完成90個老舊小區配電設施改造,確保戶均變電容量由2千瓦提升到6千瓦,惠及約4萬戶居民;落實2016-2018年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工作計劃,年內完成100個小區老舊供熱管線改造任務,提升老舊小區供暖品質,惠及約5萬戶居民。推進電力架空線入地工程,實施核心區79公里主次干路電力架空線入地,全面完成本市核心區主次干路架空線2018年底全部入地的目標,顯著凈化空間環境。
七、推動內涵促降,持續強化能源領域節能
樹立能源綠色消費理念,堅持源頭控制,實現過程管理與末端治理并重,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利用,引導促進能源生產、運行、消費和利用全過程節能,促進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一)嚴格節能目標考核
繼續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機制,加強節能形勢分析調度,加強對節能工作進度落后的區開展督導,強化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確保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目標完成進度不低于時間進度”。
(二)加強能源系統節能
開展重點單位節能管理,對于能源領域重點用能單位,利用數據采集、信息遠傳、自動調控等信息化技術,優化運行方式,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推進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實現電力系統節能;組織實施老舊管網消隱改造,治理“跑、冒、滴、漏”,有效提升居民用能效率。
(三)加快推進節能工程建設
組織開展能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以節能量為導向積極推進工程節能,以路燈領域智慧照明改造為重點,組織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綠色照明示范等一批節能改造重點工程,全年推廣高效照明產品40萬套以上。
八、聚焦重點領域,積極穩妥完善能源體制機制
落實國家能源領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統籌用好政府和市場兩種手段,著力加強能源體制機制創新,提升首都能源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一)培育競爭性能源市場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能源設施,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進配售電改革,完善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配套政策,加強售電側市場規范和引導。配合推進京津冀電力交易市場建設,按照京津唐電力市場建設統一安排,深入推進北京地區相關市場主體進入市場開展交易。推進供熱資源整合,完善供熱設施特許經營制度。
(二)深化能源領域價格改革
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加強城鎮燃氣配送環節價格監管,制定實施本市配氣價格管理辦法,核定城市配氣價格;加強電網監督監管,健全完善銷售電價體系,推進一般工商業和大工業電價并軌,合理配置電力資源,進一步評估完善階梯電價政策。
(三)推動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深入實施《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緊緊圍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的中心任務,嚴格落實區域能源設施協同、能源治理協同、綠色發展協同等八大協同工作任務,共同推進區域內燃煤壓減安排,合理布局能源設施,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和高效綠色電力送京;強化區域內能源運行監測和聯合調度,提升區域內煤電油氣運綜合保障能力和區域能源設施一體化水平。

責任編輯:仁德財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