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鏈深度報告:發電市場需求強勁,全球目光聚焦新能源發展
發電市場需求強勁,全球目光聚焦新能源發展全球電力需求保持增長態勢。以中國為例,電力消費量水平近五年年平均增速近7%,2015年電力消費量達到58021 30億kWh。每年電力消費量、電力生產量和電力可供量水平
發電市場需求強勁,全球目光聚焦新能源發展全球電力需求保持增長態勢。以中國為例,電力消費量水平近五年年平均增速近7%,2015年電力消費量達到58021.30億kWh。每年電力消費量、電力生產量和電力可供量水平基本持平。2017年4月中國發電設備產量為1157萬kW,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4月當月產量大增53.1%。
中國電力產量較為充足,自1994年起,電力出口量遠超電力進口量。2015年,中國電力出口量保持上升趨勢,達到186.50億kWh;電力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降至62.10億kWh。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高耗能產業用電量持續下降,用電量保持低速增長將成為常態,與此同時帶來的用電結構的明顯改善則是一大積極信號。
資源環境的約束使得全球各國正在實施對能源消費的合理控制,以及對污染排放總量的控制。全球電力生產主要依靠化石燃料,即燃煤發電、燃油發電和燃氣發電,但其中化石燃料發電以燃煤發電為主,其次是燃氣發電,再次是非化石燃料中大型水力發電和核能發電,化石燃料發電和核能發電一項在逐年減少,其中主要是化石燃料發電在減少,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貢獻逐步提升,盡管目前太陽能發電占全球發電總量很小,但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進步,成本降低,促使光伏發電進展很快,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16年估計,到2050年光伏發電和聚熱發電分別占全球電力消費量的16%和11%。太陽能發電將成為世界上電力的重要來源,其中中國和印度兩國的太陽能發電發展最快。以中國為例,未來清潔能源發電比重將上升,火電比重則會持續下降。2016年中國新增發電設備中火電類占比雖高達52.07%,但其占比逐月下降,但太陽能發電設備所占比重已升至18.03%,位列第二。
在美國,2016 年新增發電設備中太陽能首次超越了風能和天然氣,成為了新增發電 設備中的最大貢獻力量,高達 39%。
目前,有超過 200 個國家共同參與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各參與國需要按協議制定 和執行溫室氣體減排計劃,此協議有望進一步拉動光伏產能擴張。
巴黎協議將帶來大 量的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需求,而光伏將有望成為各國政府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 最有效手段之一。
一旦各國政府采取行動,遵循巴黎協議的承諾,將助力光伏等清潔 能源行業的發展,預期在 2017 年開始體現。
行業周期:從“拼量階段”進入到“比質階段”
2016 年全球太陽能市場受到多國共同發展的影響,呈現出回暖趨勢,太陽能光伏產 能同比增長 33%至 306.5 GW,全球新增裝機量超過 76.6 GW。中國新增光伏裝機 量 34.5 GW,比上年增加了 128%,占比全球市場份額的 45%。
歐洲太陽能行業發 展相對較為放緩,只有 6.7 GW 的新裝機量,太陽能市場同比萎縮了 22%。
2016 年, 亞太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區,產能為 147.2 GW,相當于全球市場份 額的 48%。歐洲現在排名第二,產能 104.3 GW,占 34%。
美國 2016 全年光伏裝機 量同比增長 57%,公共事業裝機量起到了主要的拉動作用。
2013 年到 2015 年,全球光伏行業市場發展速度與 2012 年之前相比已逐步放緩。
2015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已達 230.61 GW,較 2014 年的 180.00 GW 增長約 28.12%左右。
歐洲市場裝機量增速較緩,盡管英國光伏產業得以強勁增長,但德國和意大利 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低于其他市場水平。
新興市場方面,印度、南非、智利等市場均 呈現迅猛發展態勢,但由于基礎裝機容量較小,高速增長對于市場占有率的提升效應 并不明顯,2015 年印度的裝機量占比全球數量僅為 1%。
截至2016年6月29日,共有178個締約方簽署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應對氣候變化,控制碳排放,調整能源結構成為全球所有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
能源轉型劍指人類使用的化石燃料朝向清潔能源的過渡過程,光伏行業的發展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中國:市場格局不斷轉換,逐步確立世界領先地位2016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GW,累計裝機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其中,地面電站30.3GW,分布式電站4.24GW,分布式電站同比增長200%。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的年度會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光伏市場呈現市場格局從西北部向中部地區轉移以及市場結構由地面電站轉向分布式的特點。
2015年中國首次在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占比中排列世界領先地位,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光伏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截止2016年年底,中國累計裝機容量為77.9GW,占全球太陽能發電能力的四分之一。
產業鏈:上中游競爭激烈,下游分布式光伏進入實質發展階段
光伏產業鏈包括上游硅料、鑄錠(硅棒)、硅片,中游電池片、電池組件、薄膜光伏組 件以及下游應用系統(包括發電系統、運維監測系統、逆變器)等六個環節。
從利潤結 構來看,上游的硅料生產獲利最高,而下游電站收益由于國家補貼收益也很穩定,而 中游電池片和電池組件由于進入門檻較低,導致競爭激烈,收益相對較低。
光伏產業鏈中,從多晶硅到電池組件,生產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相應地,公司數量 分布也越來越多。
2011 年之前,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 產環節,上游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優于下游。
截至 2016 年,產業鏈重心向下游轉移, 相對硅片制造不到 10%的毛利潤率,光伏電站業務的回報相對較高,投資回報率可 達 15%。
中國是上中游產品主要生產國之一。截至 2015 年底,中國多晶硅生產保持持續增長 勢頭,全年正常生產的多晶硅企業達 16 家,產能達 19 萬噸,產量 16.5 萬噸,占 全球總產量的47.8%,有4 家企業生產規模位居全球前十。
硅片總產能約為64.3GW, 產量約 48 GW,同比增長 26.3%,約占全球總產量的 79.6%,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 前十家企業有九家均位于中國大陸。
電池片總產能約為 49 GW,產量約為 41 GW, 同比增幅 24.2%,產量全球占比約 66%,中國大陸有 7 家企業躋身全球產量排名前 十。
樂晴智庫,深度行業研究
組件總產能 71 GW 以上,組件產量達到 45.8 GW,其中中國大陸生產組件約為43.9 GW, 同比增長 23.3%,約占全球總產量的 69.1%。其中晶體硅組件產量約為45.4 GW,約占總產量的 99.1%, 薄膜組件產量約為 300 MW,聚光組件產量約為 60 MW。
中國大陸有 6 家企業位居全球生產規模前十。
下游并網太陽能發電系統是由光伏電池方陣并網逆變器組成,不經過蓄電池儲能,通過并網逆變器直接將電能輸入公共電網。并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相比離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省掉了蓄電池儲能和釋放的過程,減少了其中的能量消耗,節約了占地空間,還降低了配置成本。并網太陽能發電是未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方向,分為集中式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和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系統。
分布式小型并網光伏系統,特別是光伏建筑一體化發電系統,由于投資小、建設快、占地面積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優點,是未來光伏發電的主流。全球分布式光伏預期至2020年的累計增速范圍在47.78%-193.33%,遠高于集中式光伏10.43%-106.44%的累計增幅。
中國方面,由于受制于屋頂資源有限、項目融資難、政策配套難等因素,過去幾年分布式光伏的裝機都大大低于預期。數據顯示,2014年規劃光伏新增裝機1400萬kW,分布式為800萬kW,最終實際分布式裝機205萬kW,只完成了規劃目標的26%。2015年,國家能源局提出的光伏新增裝機目標中不再對地面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具體規模做出限定,但是分布式裝機不到總量的10%。
去年開始,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提速,全年新增裝機容量424萬kW。中國國家能源局5月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中國光伏發電保持較快增長,新增裝機達到721萬k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478萬kW,同比下降23%;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243萬kW,同比增長151%。
目前上中游廠商競爭激烈,而下游分布式光伏已經進入實質發展階段。
發電成本持續下降,低于傳統發電成本從光伏發電成本構成來看,無論是在硅片還是組件環節,都是原材料所占的比重最大。
在電池環節,除了硅片外的其他材料占比相對較小。光伏組件所用原材料主要包括多晶硅料、硅片、電極漿料、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背板等。
在組件環節,原材料的成本主要體現在背板、EVA、玻璃和框架上。
因而,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將是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一個重要途徑。
截止2017年初,中國光伏行業產業鏈中游的單晶組件及多晶組件價格、單晶硅電池及多晶硅電池價格皆已下降至平穩狀態,價格變化區間波動浮動較小。
產業鏈上游生產所需的硅料價格也趨于穩定下跌狀態,最新數據顯示國產硅料的成本價格已下降至115元/千克,進口硅料價格降至19.57美元/千克,隨之而來的是光伏成本進一步下降,為光伏平價上網鋪平道路。
光伏發電系統投資主要由組件、逆變器、支架、電纜等主要設備成本,以及土建、安裝工程、項目設計、工程驗收和前期相關費用等部分構成。
雖然電纜、建安(土建、安裝工程)等投資成本下降空間不大,但下游的組件、逆變器等設備成本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間,而接網、土地、項目前期開發費用等不同項目差別較大。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2016年,光伏發電系統投資平均成本為7.3元/W左右,到2017年可下降至6.9元/W以下,到2020年可下降至5.7元/W。如果可以有效降低土地、電網接入以及項目前期開發費用等非技術成本,至2020年電站系統投資可有望下降至5元/W以下。考慮到未來部分電站為了提高發電小時數,可能會引入容配比設計、跟蹤系統、智能化運維等,投資成本可能會提升,但總體發電成本會呈現下降趨勢。中國光伏發電系統投資平均成本構成(單位:元/W)
全球新增光伏項目成本持續下降,其中組件價格較 2016 年下降 30%;發達國家運營 維護成本也呈現下降的趨勢,截至 2016 年年底,美國的太陽能光伏均價已跌至 2 美 元/W 以下。
2017 年上半年,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全球標桿光伏度電成本將從 2016年下半年的$100/ MWh 下降至$86/ MWh,光伏度電成本更是下降 33%,至$56/ MWh, 配備追蹤器和逆變器的光伏系統度電成本可以降至比陸上風電更低的水平。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全球光伏市場已經被完全打開,單晶和多晶企業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企業需要提高 技術研發,通過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撬動電池、組件及整個光伏系統成本的持續下降, 為光伏平價上網增加助力。隨著光伏行業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和太陽能的能源 價格也將顯著下降。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