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光伏產業相關情況匯報
一、國家電投基本情況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國家電投”)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重組組建,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國家電投成立后,確立了以“先進能源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清潔能源開發為主導”的發展戰略。
截止2018年6月底,國家電投電力總裝機容量1.31億千瓦,其中:水電2203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500萬千瓦,風電1459萬千瓦。清潔能源比重達到47.18%。水電與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列五大發電集團第一。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位列全國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投資商。國家電投集團共有30家二級單位擁有光伏發電資產,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河北、山東、山西等30個省區以及境外日本、馬耳他。
二、國家電投光伏產業發展成果
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國家電投在國家能源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不斷探索能源發展新機制、新業態,創新開發模式、管理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國家電投黃河公司太陽能電力公司西寧分公司
“國家電投擁有產業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資金優勢,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讓清潔能源更好地造福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國家電投黃河公司太陽能電力公司西寧分公司的講話
(一)光伏裝機規模全球第一。
截止2018年6月底,國家電投共有430余座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500萬千瓦,較第二位協鑫集團裝機規模高出1倍多。近5年,年均增長率為46.93%,累計裝機規模和增速均位列世界第一。
(二)擁有完整的太陽能全產業鏈。
國家電投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電子級多晶硅的企業,在全國率先形成了多晶硅制造—切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電站建設—光伏電站運營—科技研發為一體的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已在西寧建成2500噸多晶硅項目和320兆瓦切片項目,在西安、西寧擁有400兆瓦太陽能電池及300兆瓦組件生產線。
多晶硅制造廠
太陽能電池組件
(三)搭建光伏技術研究平臺。
國家電投集團已初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光伏產業技術研發及試(實)驗研究體系,建設了光伏材料與設備研發室、太陽能發電系統實證實驗室、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研究室,涵蓋新技術(工藝)應用研究、前瞻性技術研究和試(實)驗研究等方面。申報專利95項(其中發明44項,實用新型51項),獲得專利授權38項(其中發明9項,實用新型29項)。發表科技論文49篇,參與編制標準20項,其中行業標準9項,企業標準11項。目前在光伏研究領域承擔研究試(實)驗工作的的主要是黃河水電光伏產業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央研究院太陽能技術研究所。
黃河電光伏產業技術有限公司電池領域主要開展激光SE技術、N-PERT+TOPCon電池、IBC電池、HIT電池、HBC等高效電池以及鈣鈦礦等新型電池技術研發;組件領域主要開展新型封裝技術研究以及組件回收處理技術研究。多晶硅領域主要開展多晶硅工藝仿真研究。與華為、杜邦、弗朗霍夫研究所、康斯坦茨國際太陽能研究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太陽能研究所等國際一流公司和研究機構有科技創新項目和密切的合作關系,并邀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兩院院士等組成學術委員會,合作建立了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實驗室、4家獨立創新實驗室、5家國際聯合創新工作室和6家國內聯合創新工作室。
中央研究院太陽能技術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光伏發電技術、光熱發電技術及儲能技術領域的研發。光伏技術研發方向是:單晶/多晶電池/組件提效技術研發,HIT、IBC電池和雙面N型電池、鈣鈦礦等新型結構高效電池及組件技術研發,以及光伏電池新產品應用技術研發。設有3個專業研究室:光伏技術研究室、太陽能電站系統研究室、太陽能應用技術研究室。目前正在搭建HIT電池實驗平臺,開展HIT及未來新型光伏電池技術的研發。
(四)建設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
國家電投黃河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家級共和100兆瓦光伏發電技術實證基地,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全面、最先進的百兆瓦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實證基地總占地面積為2.68平方公里,由5個試驗區和2個測試平臺組成,基地內有23種電池組件、21種逆變器、30種光伏發電設計理念、13種跟蹤技術等涵蓋國內幾十家光伏設備,是國內建設標準最高的實證基地,為我國光伏發電設備提供專業的野外測試,推動行業的發展。
(五)創新“水光互補”發展模式。率先建成世界首個水光互補項目即龍羊峽85萬千瓦光伏項目。成功將隨機波動的光伏電源轉換為平滑、安全、穩定的優質電源,引領了行業發展。
國家電投所屬龍羊峽水電站,位于日照好的青海省海南州,裝機容量128萬千瓦的龍羊峽水電站,該電站具有多年調節性能。國家電投創新在該水電站附近建設裝機容量85萬千瓦光伏電站,將光伏電站所發電量接入龍羊峽水電站,經過水輪發電機組調節后送入電網,實現調節對抗惡劣天氣、促進光伏發電平衡輸出,有效解決了光伏發電電能質量和安全并網問題,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了多能源互補的新型模式,在國際上尚屬首例,處于國際領先技術水平。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