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的企業觀察:看協鑫如何玩轉光伏
然而有的人并不這么看,有人認為,保利協鑫的這一動作或許正預示著行業的一大內幕。該觀點認為,由于光伏發電行業自發展以來多以民企為主,而作為一種未來極具市場潛力的新型能源,被掌握在民企手里或許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在行業發展到關鍵時刻,“5.31”的出現剛好起到一個“清場”的作用,為接下來國企、央企的入駐打好基礎。而協鑫或許正是洞察了這一點,搶先將自己的核心業務與國資抱團,避免被“清場”。
但是不管如何,保利協鑫通過這一操作,增加了一個強力盟友,并且為核心業務的未來分拆上市打通了道路。這在“5.31”之后的激烈市場競爭之下,顯得尤為重要。
開拓海外市場
7月11日,協鑫集成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之前公布的,公司2018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虧損”改為“盈利”,凈利潤從-10000萬元至0萬元修正為盈利2041萬元至3002萬元。關于業績變動原因,協鑫集成在公告中表示,雖然光伏“5.31 新政”發布后,對 2018 年國內光伏電站裝機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國內光伏產品需求減少。但公司早已將重心轉移至海外市場,將海外市場作為公司戰略布局的重點,海外市場銷售比例由 2017 年上半年的 14%迅速提升至目前的 50%左右。
由此可見,從虧損到盈利,協鑫集成作出的最有效的改變就是“將重心轉移至海外市場”。這一策略提前規避了“5.31”新政之后國內市場出現的“需求真空”問題,在諸多廠商的產品無人問津的情況下,將產品賣到了海外市場。根據協鑫集成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到7-8月份,公司的訂單已經趨于滿產。
目前,在“5.31”政策的影響下,下半年的國內市場需求陷入“冰點”,明顯已經無法滿足國內企業的生產銷售需求。如果無法將產品賣出去,那很多企業將面臨破產困境。在此情況下,得海外市場者得天下!而在這方面,協鑫集成就是最好的例子。
積極探尋轉型之路
如之前所述,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光伏企業如果不能及時開拓海外市場,那將很可能面臨困境。事實上,在光伏行業已經不可避免的陷入低谷的情況下,企業還有一條路就是轉型。而在近段時間,光伏企業的跨界也屢見不鮮。5月東方日升擬26億元收購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或將同時進軍儲能及新材料領域;中利集團擬收購比克動力3.41%的股權,深入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
毫無疑問,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有好的機會,轉戰另一個景氣度更高的行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這方面,“協鑫系”也不甘落后。在很早的時候,協鑫集團的版圖就囊括了儲能、電力等潛力巨大的產業,而他們并不滿足于此。去年保利協鑫將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報道或許并不是空穴來風,在光伏材料業務分拆上市之后,保利協鑫或許將順利轉戰新能源汽車。
另外,協鑫集成近日發布公告稱,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人民幣5.61億元投資徐州睿芯電子產業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睿芯基金”),交易完成后,協鑫集成將持有睿芯基金25.38%份額。協鑫集成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是基于整體戰略轉型及布局考慮的需要,通過參與投資半導體產業基金,整合各方優勢資源,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并購能力,推動公司積極穩健地探索第二主業,提升公司風險抵御能力及持續盈利能力。
可見協鑫集成正積極通過并購、合作等手段將半導體發展為除光伏之外的第二主業。如此迅速的轉型與改變,與那些目前還在對“5.31”新政進行無謂抗議的企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在“5.31”新政發布之后,“協鑫系”通過一系列操作有了一個強力的盟友,又以及其超前的策略轉變使得協鑫集成扭虧為盈,然后在此基礎上積極尋找第二主業,不斷提升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這一系列操作下來,“5.31”新政的發布不但沒有對“協鑫系”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反而擴大了其作為龍頭企業的優勢,幫助它拉開了與其他企業的距離。
如今“5.31”新政已經發布一個半月,就像世界杯的狂歡落幕,光伏行業的“補貼”時代也將落幕。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改變的企業或將難免被淘汰的命運。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