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趨勢明顯:“AI+光伏”將成為下一風口?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光伏應用市場發展已經從當初的追求規模轉變為了現今的追求發電質量。隨著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急劇擴張,如何通過高效的運維提升電站發電量成為了行業關注的重點。在整個電站運維的發展過程中,從人力巡檢到無人機巡檢;從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從低效費時到高效簡便,智能化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年4月,六部門印發《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文件指出,我國光伏產業需要從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加快實現智能制造和智能應用。可以說,光伏產業的智能化已經深入人心。
電站運維智能化深入人心
基于這點,很多企業嘗試在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上做工作,希望得到一些行業共性特點。比如業內多家光伏企業嘗試進行電站評價,識別電站價值;也有一些在識別手段上做文章,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技術呈現,比如華為等逆變器廠家提供的IV曲線測試等,期望能夠識別組件的優劣;也有一些國外監控廠家,以輻照修正的理論發電作為標桿,來提供電站報警管理。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無人機運用在電站巡檢已經不是新聞,遠程運維已經可以輕松實現。而結合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光伏電站的運行情況現在已經能夠得到實時監控,對于一些電站出現的問題,通過數據檢測等手段已經可以輕松定位,不再需要人力費時費力去逐一排查。此外,清潔機器人的出現也極大的提高了光伏電站的清理工作。與各種高新技術的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光伏電站運維的效率,對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提升也至關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光伏運維智能化的方法大多適用于價值評估,或仍需要人工介入才能識別是否出現問題,對于實際運維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因為每個電站的特性千差萬別,在進行電站管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電站特性,才有可能實現精細化管理。在光伏電站規模迅速增長的今天,各企業持有的光伏電站越來越多,需要運維的電站數目也越來越多,常規的運維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更加智能化的無人運維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AI技術助推無人運維
說到無人運維,那就不得不提到“AI”了。AI產業近年發展迅速,已經越來越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作為代替人類進行工作的一種方式,AI技術如果能夠運用到光伏電站運維方面,那對于電站運維從少人運維到無人運維將有極大的幫助。這種情況下,“AI +光伏”或將成為光伏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事實上,在《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文件里已經有提到要推動人工智能與光伏產業的深度融合。而AI與光伏技術的結合已經有不少企業有所布局。遠景阿波羅近日推出了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宣稱以AI技術驅動資產形成和管理;而不止于運維端,光伏制造端對AI技術的應用也是當下的一大熱點,未來,全自動化、無人管理的產線將成為常態。另外,中來光電宣稱創新開發了AI組件,據了解,該款組件搭配的AI盒子除了提供在線遠程監控每一塊組件外,還可以自動跟管理員收發信息,也可以在組件出現熱斑等問題的時候切斷個別組件。還有正泰新能源也聯手了阿里云,準備在光伏制造領域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全面質檢。
據了解,上海淘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AOKE”)也一直在努力通過AI技術嘗試實現光伏電站智能管理,并在近期取得階段性突破。
TAOKE的SmartPV(中文名稱:綠色電力網)平臺管理著中國、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個電站,最早的電站已經運行達9年時間,擁有海量的實際運行數據資源,具備了AI技術應用的基礎條件;據TAOKE官方宣稱,目前AI模型分析輸出結果精度已經在10%以內,并仍有一定的改善空間,目標是在2018年下半年實現5%輸出精度。如實現這一目標,將會對光伏電站的運維管理帶來巨大變革,完全依賴于AI就能實現日常數據管理,不用再由人工進行查看。這就像當初的專業照相機時代出現了傻瓜相機后一樣,不僅僅依賴于專業人員才能實現管理。
TAOKE總經理陸劍洲表示,今后行業內的相關企業一起加入到人工智能的應用中來,共同為提升光伏電站的效益而努力。
“AI+光伏”前景光明
目前來看,AI技術與光伏產業的融合已經初見端倪,而且大有引領行業潮流的趨勢。在光伏產業進入微利時代的今天,每一分發電量的提升都及其關鍵,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都能起到積極影響。AI技術的引入對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低有著重大的意義,未來“AI+光伏”還將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