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利空”沖擊A股光伏板塊 隆基股份等10股跌停
受光伏行業新政策沖擊,周一AH股光伏板塊。其中,逾七成A股光伏概念股下跌。截至14:10發稿,陽光電源(300274.SZ)、通威股份(600438.SH)、福斯特(603806.SH)、三超新材(300554.SZ)、正泰電器(601877.SH)、隆基股份(601012.SH)、晶盛機電(300316.SZ)、林洋能源(601222.SH)、東旭藍天(000040.SZ)、中環股份(002129.SZ)等10股跌停,東尼電子、太陽能等也紛紛重挫。
港股光伏板跟隨A股下挫。福萊特玻璃一度暴跌20%。信義光能跌17%,為2015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多晶硅龍頭晶科能源跌超14%。港股內地多晶硅龍頭保利協鑫能源跌近7%。
消息面上,上周五(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聯合正式發文《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針對今年國內光伏電站建設規模、降低補貼強度等方面施行新政策。由于政策趨嚴,并略超市場預期,該政策的討論熱度在業內一時無兩。
上述《通知》對光伏行業潑出的“冷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嚴控今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锻ㄖ分赋?,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而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安排10GW左右規模用于支持項目建設。
根據業內統計數據,今年1-4月,全國新增并網的光伏裝機量超11GW。其中,地面電站約2.32GW、分布式電站約8.75GW。若以此為參考,并結合《通知》要求,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將會大幅下滑。
第二,執行新的電價政策?!锻ㄖ分赋?,自5月31日起,除扶貧項目外,新并網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以及分布式項目補貼分別下調0.05元,至每千瓦時0.5元、0.6元、0.7元(含稅)和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現階段,補貼對于不少光伏企業而言是一項重要的收益來源。按照光伏電站建設周期以及過往“6˙30”搶裝潮經驗,一些企業的部分電站并網安排時間點計劃在6月30日之前,致使錯失繼續享受舊電價政策的機會。
瑞銀證券中國公用事業、新能源及環保行業分析師劉帥表示,本次政策制定的出發點有三:光伏補貼資金缺口過大、倒逼平價上網進程加速推進、行業進一步整合并淘汰落后光伏制造產能。他預測,根據政策影響,將今年國內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由年初的45-50GW下調至31-37GW。
不過,政策收緊后盡管會對今年國內光伏需求造成一定的沖擊,但行業未來仍然存在上行的“催化劑”。
劉帥認為,首先,本次政策為“暫不安排”建設規模,不排除情況好轉之后規模重啟;其次,平價上網或超預期,行業進一步整合;再者,擁有光伏制造業的省市有可能出地方性支持舉措;最后,不需要補貼的光伏裝機量以及海外需求增長將會超預期。
招商證券今日發布的研報也認為,未來海外需求增長較快,全球市場具有一定支撐,且高效產品相對受益。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