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停止!雙方將加大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提高能效合作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美國日益將中國作為競爭對手而不是合作伙伴,致使特朗普政府采取強硬的手段來處理與中國的利益沖突。
終于,經過兩天兩夜的激烈博弈,中美新一輪磋商結束了。中美隨后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雖然不長,但信息量還是非常大的。
可以確定,中美貿易戰,?;?止戰!不打了!這對雙方和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重要時刻。
貿易戰沒有贏家。自特朗普政府實施“232措施”、啟動“301條款”調查以來,世界對中美兩大經濟體可能陷入貿易戰深感擔憂,“不想打”“不要打”的理性聲音不絕于耳。
平等互利的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其本質是合作共贏。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對能源、高技術產品、農產品等方面有著強烈需求,而美國在這些領域擁有一定優勢,對中國而言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比如,中國從美國進口油氣,既是我國天然氣缺口的有益補充,又有助于我國獲取相關開發經驗,提升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議價權。“十三五”規劃和十九大報告中均指出,要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對美方而言,美國可借助這一對華大宗商品出口,降低對華貿易逆差,同時刺激就業,助力經濟發展。此外,中美兩國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與利用方面開展了大量合作,未來在全球向清潔能源轉型進程中將發揮核心作用。
再看農業。中美兩國農業合作起步最早、最有成效,也是最有潛力的合作領域之一。隨著中國人口從1950年的5.5億增至近14億,以及工業化、城鎮化和交通建設用地增加, 中國市場對農產品和農業技術有著巨大需求。由于自然稟賦優越,美國農業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而且規模經營,具有穩定的供應能力。中美擴大農業合作,將有助于我國優化食品結構,實現食品進口多元化布局,并改善保護耕地,實現部分地區休耕,其結果是惠及兩國人民。
中國擴大進口,并非是應對貿易摩擦的權宜之計,更不是迫于外界壓力,而是推動國家長遠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市場行為和時代選擇。隨著中等收入階層的不斷擴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不但從美國買東西,也從全世界廣泛進口不同類型的產品。今年11月,中國將舉辦第一屆進口博覽會,迄今已有80多個國家報名參加。很多人想把東西賣給中國,使得中國市場變得有高度競爭性。如果想要在中國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本身還要讓中國人民高興。如果中國人民不買,不管提什么要求,都是沒用的。
中美雙方互有利益訴求,難免存在各種分歧,也會有新問題出現,對此不必感到意外,關鍵在于保持冷靜,以對話協商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以對抗的方式讓問題激化甚至失控。有長期從事美中關系的美國前官員指出,對于任何關系的發展,一走了之的任性態度都不會產生建設性作用,家庭關系如此,國家間關系同樣如此。過去幾十年來,中美兩國在不同領域建立起了有效溝通管道和對話平臺,這對于兩國管控分歧、確保雙邊關系不偏離合作共贏的主航道發揮了關鍵作用。此次磋商取得積極成果,正是對中美關系發展這一重要經驗的再一次認可。
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承諾,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并在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四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對外開放重大舉措,并強調這些重大舉措要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
中國經濟改革在全面提速,通過擴大市場、擴大開放,促進國內改革,促進經濟發展,這是中國過去40年成功的重要法寶,未來也會沿著這個方向繼續下去。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