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崛起具有積極啟示意義
2017年電力行業發展的一個亮點是光伏發電行業持續爆發式增長,把太陽能發電產業推向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今年一季度光伏發電市場整體發展形勢持續向好,其中新增裝機達到965萬千瓦,同比增長22%;發電量351億千瓦時,同比增速更是高達64%。光伏發電行業動能之強勁、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值得總結。
規模高速增長、利用效率明顯改善
2017年,在能源結構調整、政府積極推動、商業模式創新、資本市場活躍、分布式電源改革、精準光伏扶貧政策、科學技術進步、開發資源豐富、補貼退坡機制、高速投資慣性、綠證交易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煤電發展限制政策及投資慣性等因素驅動下,光伏發電產業持續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受“領跑者”等因素驅動的電價連續大幅度下調影響,電價政策區間性特征與光伏發電項目核準及投產時間序列的錯位引發了光伏發電項目“搶裝潮”。
2017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5338萬千瓦,同比增長68%。盡管增速比去年放緩近一倍,但仍表明光伏發電產業繼續處在爆發式發展階段。估計2018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會再創新高。
2017年末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025萬千瓦,比2016年增長69%,提前完成《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確定的1億千瓦左右的裝機目標。至今年3月份,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已達1.4億千瓦。
而2017年我國的光伏發電量首超1000億千瓦時,達到1182億千瓦時,比2016年增長75%以上,使光伏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1.1%提高到2017年的1.8%。2017年光伏利用小時1124,比2016年提高6.6%。
光伏發電裝機、發電量及利用小時三個指標增速表明,光伏發電產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補貼退坡機制效果顯著
根據新能源補貼退坡機制及2020年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上網的目標,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連續三年進行了大幅下調,降低了社會負擔,提高了光伏發電產業競爭力。
例如,在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的推動下,經過三年的連續調整,三類資源地區普通光伏電站上網標桿電價由2015年的每千瓦時0.9元、0.95元和1.00元,已經下降到2018年的每千瓦時0.55元、0.65元和0.75元,累計下調幅度分別達到38.89%、31.56%和25%。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領跑者”投標有效電價已經逼近燃煤機組上網標桿電價。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和基地建設以促進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市場應用和成本下降為目的,通過市場支持和試驗示范,以點帶面,加速技術成果向市場應用轉化,以及落后技術、產能淘汰,實現2020年光伏發電用電側評價上網目標。
這項計劃由國家能源局從2015年開始實施,2016年光伏領跑技術基地建設項目開始探索通過市場化招標確定項目業主和上網電價,2017年實施第三批。第三批“領跑者”項目招標將投標電價權重提高到35分,是決定中標的最關鍵因素。光伏“領跑者”基地正在成為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運營的主要形式,實施效果顯著。
其中,吉林白城應用領跑基地中標的最低電價為0.41/千瓦時,比光伏標桿上網電價低36.9%,已經低于吉林優惠的農業生產用電電網銷售電價0.05元/千瓦時以上,逼近燃煤發電機組上網標桿電價0.3731元/千瓦時。而投標未中標的最低有效電價僅0.39元/千瓦時。
可以看出,光伏發電行業經濟性及競爭能力提升趨勢明顯。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文件要求,“鼓勵地方按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光伏發電就近消納配電價格改革和市場化招標定價試點,逐步完善通過市場發現價格的機制。”可以期待,光伏發電行業成為經濟性和極具競爭力的清潔能源,很快將會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