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妖魔化水電開發要不得
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需要強調的是,生態文明的對立面不只是生態蠻——不計環境后果、只顧眼前利益的掠奪性開發,還有生態昧——將人和自然完全對立、認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人類啥也別
“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需要強調的是,“生態文明”的對立面不只是“生態蠻”——不計環境后果、只顧眼前利益的掠奪性開發,還有“生態昧”——將人和自然完全對立、認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人類啥也別做”。建設生態文明,我們既要制止“生態野蠻”的開發行為,更要防止走入“生態愚昧”的認識誤區。而在如何認識、評價水電水利工程建設上,“生態愚昧”問題在國內尤為突出。
那么,以三峽、南水北調為代表的水電水利工程到底是“破壞”還是“保護”了長江母親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需不需要大力發展水電水利,如果對這些關鍵問題不給予科學回答,就難以真正貫徹習總書記“共抓長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方針要求。
一、“保護生態環境”不等于“人類啥也不要動、完全聽命于自然”
“保護生態環境”必然涉及一個最基本、最核心的話題,即“如何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最近,關于“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系”的一段話非常流行,也是很多反水電觀點(比如“保持河流原貌”“給子孫留一條生態江”等)的思想根源,即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所闡述的“自然的報復”——“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著報復。每一次勝利,在第一線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線和第三線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它常常把第一個結果重新消除”。反水電人士以恩格斯這段話為依據強調“馬克思不是反生態的思想家”。
人與水的關系是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縮影。今年抗洪搶險的嚴峻形勢再次提醒我們:防洪減災任重道遠,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不能以“生態”名義在關注“魚、樹、草”的時候忘記了“以人為本”。
二、發達國家的良好生態環境正是得益于水電水利的充分發展
01水庫大壩的最重要作用不是發電,而是解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難題——天然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
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向全世界發出嚴重警告:水資源短缺不久將成為一個比石油危機更可怕的社會危機,因為水資源沒有任何物質可以替代。目前世界20%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預計到2025年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將增加至48個,涉及全球30億人口。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不能靠天吃飯,必須有工程措施來滿足需求。即使不利用水庫進行發電,也必須建設足夠的蓄水水庫(把豐水期造成災害的洪水儲存起來,變成枯水期的寶貴資源),而水力發電只是水庫建設的副產品,因為大型水庫在蓄積水資源的同時也積蓄了大量的勢能,在放水過程中若不把這些能量用來發電,就會對水庫設施和下游邊坡造成巨大傷害。
任何大型的水資源調控水庫就一定是大型水電站,水電開發和水資源調控密不可分,單從發展清潔能源的角度來認識水電并不全面。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型水電站都是同時解決水資源問題和能源問題,很多情況下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02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水電和水資源開發程度越高,經濟越發達,生態環境也越好。
水資源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水庫蓄水能力和水電開發程度代表人類對河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矛盾的控制能力,不僅不存在什么“國際警戒線”,反而是開發程度越高越好,因為這種“開發”是“儲備”水資源,而不是“消耗和使用”。
歐美發達國家的生態文明,正是體現在其超強的水庫蓄水能力上。多瑙河、萊茵河、哥倫比亞河、密西西比河等歐美著名大江大河,都進行了梯級水電的充分開發,江河生態環境不僅未因被截斷成“一節節香腸”而破壞,反而是世界公認的風景勝地。
在瑞士,不論河流大小和落差高低都千方百計地加以利用,通過沿山修建的長隧道和管道,將高山溪流分散的水能資源,集中到一個水庫后充分利用。在美國,大江大河的水電早在二戰后就基本開發完畢,目前對小河流發電特別重視。
03歐美國家從來沒有進入“拆壩時代”,反而在不斷鞏固、加強大壩的建設。
建壩歷史已有100多年、擁有約8.7萬座大壩、2500個水電工程(其中543座以發電為主)的美國是最好例證:2002—2012年間共拆掉了400多座小型水壩,在水壩總量中占比不足0.5%,在水電裝機總量中僅占1.5%;90%以上被拆的水壩都是高度不到6米、建在小支流或溪溝上的年代已久、已喪失功能的廢棄壩(比如早年為紡織、礦業供水的壩,因產業轉移或停工而廢棄),而大江大河上的大壩沒有一座被拆除!
此外,美國在拆老舊廢棄小壩的同時,還在建設新的大壩。近10年來美國興建了50多座超過15米高的大壩(最高為加州193米的SevenOaks大壩),數量遠高于同期被拆掉的大壩。所以美國水庫的蓄水能力和發電能力,不僅從未降低過,還略有增加。美國大壩協會主席MichaelRogers指出,“只有修建水庫大壩,經濟才能向前發展,水庫大壩在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發電、旅游生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人民每天都在享受大壩的‘紅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壯麗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也是水電站密集分布的所在地,美麗風景和清潔水電一直和諧共存。
當水電站在2007年達到原定50年的服役期后,又獲得了新的運行許可證,有效期仍為50年。當我國媒體在熱炒“為子孫留一條生態江”的時候,以尼亞加拉為代表的水電站卻在延期使用和升級改造。如果水電真的“破壞生態”,美國完全可以在其服役到期后徹底拆除,可為什么不呢?
三、加快水電建設、提高蓄水能力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當務之急
01水資源短缺、洪旱災害頻發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嚴重制約,建設蓄水水庫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水資源是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建設生態文明須首先正確認識我國的國情和水情。
我國目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
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且與人口、耕地和生產力布局極不匹配。長江流域以北的國土面積占全國64%、人口占46%、耕地占60%、GDP占44%,而水資源僅占19%;其中,黃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水資源最緊缺地區,耕地、人口和GDP均占全國的1/3左右,而水資源卻僅占7%。
我國年內降水量分配極不均勻,水資源量中大約2/3是洪水徑流量。
保障水資源安全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當務之急。盡管我國實施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但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洪旱災害頻發的問題,最關鍵的措施就是盡快興建一批蓄水調控工程,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從而增加可利用水資源的總量。加快我國水電建設、提高蓄水能力絕不僅僅是清潔電力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國防洪減災和保水資源安全的迫切需要。
02科學的水電開發本身就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兼得的生態工程,對我國江河保護貢獻卓著。
拋開水電替代煤電(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水電替代薪柴(減少森林亂砍濫伐)等環境效益不說,單就某些“環保人士”特別強調的“維護河流生命和健康”而言,科學的水電開發本身就是成效顯著的生態保護工程。這里僅以黃河、珠江為例說明。
自1999年小浪底工程建成后,黃河再沒出現過斷流。20世紀80—9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過度消耗水資源,導致黃河頻頻斷流,到1997年已嚴重到全年斷流226天、長達600多公里,引發了河床不斷抬升、河道嚴重萎縮等一系列生態問題。小浪底工程通過上游水庫聯合調度,保證河流基本生態流量,有效恢復了中下游河道及河口濕地的生態;同時針對黃河河槽的泥沙淤積問題,通過水庫調水調沙,有效提高了黃河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大大減輕了洪災和凌汛災害。
珠江壓咸補淡,成功抵御咸潮對珠三角地區的入侵。珠江流域特別是河口三角洲地區用水量持續增長,河口徑流量逐年減少,導致咸潮上溯日益頻繁和嚴重。2005年珠江流域啟動第一次大規模長距離壓咸補淡應急調水,從珠江上游8座水庫增調水量8.43億立方米,利用河道儲蓄淡水4500萬立方米,使珠三角及澳門特區近兩個月的飲用水得到保障,河網地區2.3億立方米的水體得以置換,大大改善了水環境。
以生態保護為目標,實施科學合理調度、修復河流生態、維護河流健康的水電案例不勝枚舉。相比之下,由于缺少調蓄水庫,雅魯藏布江中上游的兩岸已出現了嚴重的荒漠化,并呈繼續擴大之勢;怒江水電開發在擱置了十幾年之后,沿岸植被破壞非常嚴重,生態環境不僅沒有變好,反而在惡化。
四、結語
1、我國水電水利宣傳亟須正本清源。
2、依靠“改革+創新”保護生態環境。科技進步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保護“綠水青山”的根本舉措。建設生態文明,我國水電水利工程的大力發展不容耽擱,對于工程本身存在的技術或管理問題,都需要,且能夠依靠“改革+創新”來破解,而不是“為了綠色、不許發展”。
原標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妖魔化水電開發要不得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