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涩-www黄网站-www黄色-www黄色com-国产免费拍拍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国产免费怕怕免费视频观看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福建小水電建設的興起

2017-09-20 09:39:55 E小水電   點擊量: 評論 (0)
其成因緣于福建省具有興建小水電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條件,民國時期小水電建設的艱難起步,為新中國成立后小水電建設的迅速興起奠定了基礎。而50年代福建省出臺的一系列適宜的舉措更是推動這一時期小水電建設
其成因緣于福建省具有興建小水電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條件,民國時期小水電建設的艱難起步,為新中國成立后小水電建設的迅速興起奠定了基礎。而50年代福建省出臺的一系列適宜的舉措更是推動這一時期小水電建設勃興的決定性因素。
 
一、小水電建設蓬勃興起
 
“一五”計劃開始執行以后,福建省國民經濟逐年好轉,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組織起來的廣大農民積極開展農田灌溉,增加糧食生產,舉辦鋸木、卷煙、碾米磨粉、植物油生產等加工廠,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長。山區的農民已不滿足于傳統的利用天然水力落差舂米、磨面的勞動方式。而掃盲夜校、鄉村廣播網的籌設及日用照明也需要電力。農民群眾要求辦小水電的熱情日益高漲。
 
農民群眾的需求,得到國家水利部門的響應和支持。1955年,水利部在制定本年度工作任務時指出:“小型水力發電,是水利部門的業務之一,它可以解決抽水機站的動力問題,也可以供應農村照明和其他農業用電。各地應本費省效宏的節約精神,盡量利用現有水工建筑物的水頭進行試辦。”是年,福建省永春縣人委(即人民委員會的簡稱)組織人員初步調查了本縣的水力資源,編寫了《永春縣農村電氣化初步規劃》,報送全國人大委員長劉少奇。中央辦公廳批復認為,這個規劃訂得好,轉水利部審查。水利部隨即派員到永春調查,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后,永春縣就開始在農村試辦小型水電站,至1955年先后在達埔、湖洋、九斗、蓬壺、桂洋等地建成6座小型水電站。水利部農田水利局決定于1956年2月在永春縣桃場村舉辦南方12個省區小水電技術訓練班,培訓建設小水電站的技術人員。而福建省在此前的一個月,即1956年1月已舉辦省水電技術訓練班,于是,省水電技術訓練班后期也遷至永春,與部辦的訓練班合在一起。
 
南方12個省區小水電技術訓練班的班主任由省水利局局長曹玉崑擔任,水利部的李茂恒、余種光和省水利局的工程師童多基擔任教員。參加這期訓練班的有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學員153人,學習時間3個月。訓練班結合教學在永春興建了5座裝機容量共112千瓦的示范性小水電站。此舉影響和推動了群眾性興辦小水電熱潮的到來。
 
福建省以此為契機,于當年9月召開第一次全省小水電會議,提出積極穩步、群眾自辦、加工為主、結合照明的小水電建設方針,開始在全省范圍內布置、組織和指導農民群眾試辦小型水電站。會后,各專區均選擇一兩個縣試辦小水電。1956年后,福建省農村小水電建設蓬勃發展,10余個縣歷史上第一次建起了農村小水電站,詳見下表:
 
 
資料來源:福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進入1958年,全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躍進熱潮涌動。4月24日,中共福建省委在永春縣召開有全省各專區、市、縣委書記參加的全民辦電現場會,省委第一書記葉飛主持會議并做動員報告,推廣永春縣發動群眾,因地制宜,自力更生興建小水電的經驗。會后,在先進典型和試點經驗的引導下,全省群眾性興辦小水電迅速鋪開,進入高潮。
 
1956~1960年,全省共興建小水電站540座,裝機容量15000余千瓦,平均每年建成投產電站100余座、3038千瓦,一年新增數相當于1949年前29年的6倍。其中,1959、1960兩年更是新增11928千瓦。這一時期福建小水電的發展不僅縱向看速度快,與全國其他省區橫向比亦能得出同樣的結論。至1960年底,全國共建成小水電站8975座,總裝機容量252000余千瓦。福建省在全國小水電站建成數和總裝機容量數中均占了約1/16,明顯領先。在這一時期群眾性興辦小水電的高潮中,福建省發展較快的縣有永春、尤溪、南平、建甌、建陽等5縣。1962年末,這5縣擁有電站數量分別為42處993千瓦、47處9536千瓦、42處5978千瓦、41處4872千瓦和28處4079千瓦。
 
這一時期興建的小水電站容量都較小,平均每站裝機容量約28千瓦,且大部分是孤立運行的電站。但它為福建廣大山區農村指出了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點燈不用油、磨米不用手”的發展方向,小水電成為山區農村的“夜明珠”。福建省小水電建設在新中國建立后的10年間能夠迅速興起,首先得益于福建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條件。民國時期,福建省的水電事業尤其是小水電建設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二、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條件
 
福建省屬沿海多山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85%,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森林茂盛,素有“東南山國”之稱。福建所處緯度較低,屬亞熱帶,境內氣候溫和,且東瀕太平洋,受海洋調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來自海洋的夏季風送來大量水汽,每年春季和夏季時多鋒面活動,鋒面形成的降雨,不僅雨區廣且持續時間久,給全省帶來充沛的降水,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55%;夏秋季節常有臺風,又往往帶來大量雨水。因而雨量豐沛,是中國降水豐富的地區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667毫米,年總降水量為2011億立方米,河川年徑流總量1150億立方米。
 
縱橫起伏的山地,密布著繁多的溪流,流程短而水量豐富,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小,多峽谷險灘,水流湍急,比降多在萬分之五以上,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97條,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單獨入海的河流有12條,為閩江、九龍江、汀江、晉江、交溪、鰲江、霍童溪、木蘭溪、詔安東溪、漳江、荻蘆溪和龍江。據1979年普查,全省水力理論蘊藏量為1045.91萬千瓦,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為807萬千瓦。其中5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705.36萬千瓦,500千瓦以下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有102萬千瓦。發電量360億度。在華東地區居首位,全國第12位。
 
福建省水電資源主要特點是,分布面廣,而且中小型居多。全省67個縣市除晉江、東山外,都有小水電可開發資源。
 
福建省水電建設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1921年在龍海縣西山水庫建成第一座壩后水電站。舉辦者為廈門東方江東冰廠試驗有限公司。電站調節水庫壩高12米,庫容70萬立方米,壩后廠房安裝30馬力、25馬力異步發電機各一臺,投產3年后用于制冰。同年永泰縣興建嵩口水電站,裝機容量2.5千瓦。此后,相繼有永安、古田、南平、崇安、永春、龍巖、大田、永泰、漳平等縣興辦水力發電站。20年代后福建興辦的小水電站裝機規模較小,運行壽命也不長。如永泰縣興建的嵩口水電站,投運3個月就停業關閉。
 
1928年,由南平人紀廷洪工程師發起,當地商賈集資4萬大洋創辦南平西芹水電站,設計裝機2×40千瓦,水輪機出力為75馬力,主要建筑物有鋼筋混凝土攔河壩一座,引水小渠道全長246米,利用水頭15.25米,引用流量2.28立方米/秒,第1臺機組于1931年初夏投產,采用美國費茲水輪機公司制造的水輪機、瑞典安全電機廠生產的發電機,額定電壓400伏,電壓周波50兆赫,升壓6千伏送電到12.9公里外的南平城區,供照明、碾米、鋸木等用電。白天運行7小時,晚上運行12個小時。第2臺機組于1932年投產,實際投資6.1萬元。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地處福建閩北水陸交通要沖之南平,“工商業勃興,人口數倍于前”,電力供不應求,遂決定改擴建。1939年,續從瑞典奎瑞爾廠購進雙聯橫感式240馬力水輪機和額定出力132千瓦的發電機,通過齒輪傳動,轉速600/分,額定電壓6千伏,周波50兆赫。1940年3月,福建省建設廳將南平西芹水電站收歸公營,同年9月劃歸福建省企業特種股份有限公司經營。
 
抗日戰爭爆發后,福建海上運輸港口被封鎖,而陸路交通落后,煤炭和液體燃料供給困難,省政府開始重視開發利用本省水力資源,“迭次派專家赴本省各處勘察水力,方擬大舉興辦”,省建設廳為此擬列了“第一期籌設水電廠計劃”,但由于戰時諸因素的限制,真正付諸實施的只有永安桂口一處水電站。1938年夏,福建省政府遷治永安,省級機關及社團商賈接踵移至,用電驟增。而永安僅有2臺48馬力柴油發電機組,時任省建設廳廳長的嚴家淦力主興建桂口水力發電站。永安桂口水電站水工土建有木框堆石壩一座,引水明渠長320米,廠房一座。發電水頭12米。設計裝機容量2×132千瓦,1號機組水輪機從瑞典引進,發電機由英國制造;2號機組水輪機由南平后谷鐵工廠仿造,發電機則由上海華通公司生產供應(實際出力只達90千瓦)。電站于1938年秋開工,1940年2月1號機組建成投產,同年秋劃歸省企業特種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號機組于1944年7月竣工投產。據民國三十年七月5企業通訊6一卷二期介紹,包括二期水工土建在內,共投入資金38430元。南平西芹和永安桂口兩座水電站,是民國時期福建省興建的2座規模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但仍屬小型水力發電站。
 
20世紀40年代,福建其他地方相繼興建了一些小型水電站,如1942年政和縣水電公司興建裝機容量32千瓦的水電站,崇安縣極森水電公司舉辦裝機容量32千瓦的水電站,1944年大田縣上京鎮桂坑村興建裝機容量10千瓦的水電站,1946年大田縣興建裝機容量15千瓦的赤巖水電站。
 
以上水電站,開啟了福建省水電建設的序幕。但水電站數量少,規模小,從第一座電站建成投產至1949年的29年時間里,福建各地興建的水電站累計17座,總裝機容量704千瓦,所發電力微不足道。面對此種現狀,在30至40年代,有些學習過西方水利水電技術的專家和有識之士,認為福建近代產業發展緩慢,電力的缺乏,是主要因素之一;又看到省內溪流密布,河床坡降較陡,懸瀑險灘,比比皆是;山區森林茂盛雨量豐沛,可利用水力的地方與數量,相當龐大,便大力提倡開發水力資源,促使當局開始進行系統全面的水力資源勘探工作,以摸清情況,為水電建設的規劃與進一步發展打基礎。這種呼聲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響應。
 
閩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流域。1933年3月,省建設廳派技正陳體榮、汪培元、陳壽澤組織測量隊,前往勘測閩江的支流古田溪龍亭瀑布水力蘊藏量,測量了龍亭附近地形及水準;測量河流、流量及計算水力;選擇與探測了設壩、進水、設廠各地點等mz。1947年4月,國民政府行政院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工程總處與福建省建設廳合組古田溪水力勘測隊,詳測古田溪全溪水力,制訂古田溪“分段設廠、分期開發、三級發電”的規劃,總裝機容量11.5萬千瓦。在省建設廳的促成下,1947年5月,福建省政府資源委員會、臺灣電力公司、華僑興業公司、福建經濟建設公司、福建省銀行及福州電氣公司等7個單位,聯合發起籌組“福建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議決該公司經營性質“以統籌開發全省水力的原則”,暫定公司第一期資本總額500億元,首先開發古田溪水力資源。后因時局動蕩,股東思變,到1949年10月時,古田溪水電站主體工程施工前期工作尚未完成。這一時期對閩江流域的勘察活動還有,1947年12月,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工程總處總工程師柯登視察閩江,提出在閩江的水口和猴坑修筑水壩開發水電的建議。1948年2月,美商江南建設公司副經理周日星及美籍工程師10人到古田溪勘察水力,省建設廳廳長黃金濤陪同前往。
 
木蘭溪是閩中地區的主要河流,源于戴云山脈的東南坡,水力資源豐富。1935年7月,省建設廳廳長陳體榮率領有關科長、技士等10余人,并聘請臺灣水利專家八田與一氏,到木蘭溪支流仙游九鯉湖查勘水電蘊藏量。經初步勘測估算,可利用發電的水力,約有十萬匹馬力,如建站發電,余水還可灌溉農田。1944年11月至12月,華北水利委員會第232測量隊進駐仙游九鯉湖測量水力,為時一個月。1946年3月,省建設廳派隊詳測九鯉湖地形,完成“九鯉湖水力發電工程計劃書”。
 
九龍江是閩南最大的流域。1948年1月,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工程總處派工程師楊德功、殷孝友到閩南勘測水力,省建設廳水利局派福州水文站測量員林蔭生陪同,10月提出了“九龍江水力發電工程初步報告”。
 
除了閩江、木蘭溪、九龍江流域外,福建省其他流域的水力資源也得到了初步勘測。1937年3月,上海西門子公司德國工程師李斯曼、上海建筑部工程師張駕六與福建省建設廳水利總工程
 
70處工程師劉晉檉及測量員等15人,到莆田、仙游、永春、同安、安溪、南靖、連城、永安、沙縣、南平、建甌、建陽、浦城、古田等縣實地勘查水力資源,歷時一月。1944年福建省企業特種股份有限公司和省建設廳水利局第七區工程處先后在閩西、閩北進行水力勘測,獲得較系統的水電開發建設資料。
 
20世紀30至40年代,國民政府、福建省政府及一些相關機構對福建水力資源較系統全面的勘測和規劃,雖因戰亂和經濟等因素的制約難以付諸實施,卻為新中國成立后福建省開發水電,迅速興起水電建設的高潮,奠定了技術方面的基礎。
 
三、適宜的舉措推動了小水電建設的勃興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福建全省尚能運行的小水電站有11座,裝機容量505千瓦。此時福建省與全國一樣,受長期戰亂的影響,經濟困難、百業凋弊,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繁重。而增加電力供應對恢復經濟和社會生活起先導的作用,尤其是對恢復省會城市福州的工業生產、人民生活影響至深。在將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歷史關頭,新成立的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自然認識到增加電力供給的重要性。1949年5月,新的中共福建省委成立,省委書記張鼎丞在構想福建解放后建設藍圖時,作出了盡快開發古田溪水能資源的決策。這一決策得到了不久后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新中國建國伊始,國家就把興建古田溪梯級水電站列為全國最先開工的主要水電工程之一。1950年8月,全國第一次水力發電工程會議決定,以1947年開發古田溪的規劃方案為基礎,建設古田溪一級電站。1952年,古田溪水電站工程列為“一五0計劃的重點工程之一”。
 
建設水電工程,人才技術和資金是兩大關鍵。新成立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原有人才的留用。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10月9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省實業廳水利處。該處系由民國福建省政府建設廳技術室、第三科、省水利局、閩江工程處、水文總站及黃河工程局第十五測量隊等單位組成。換言之,民國時期形成的水利水電專業隊伍和技術人才基本上承接下來,福建水利水電事業發展的技術力量未因國家政權的興替而傷筋動骨,成為50年代水電事業迅速興起的先決條件。例如,肖冠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水電工程師,1944年初至1948年初先后在大田縣主持興建了桂坑、赤巖、潭兜3個小型水電站。對這樣一位有豐富學識和經驗的水電專家,新中國成立伊始,黨和政府就加以延攬,委以重任。1950年1月底永安解放,肖冠英就奉命參與接管福建省最大的水電站永安桂口水電站,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與員工一起,修復了水電站的第二機組,修了水壩,更新了桂口至永安的輸電桿線,使供電量猛增一倍并保證了安全運行。事實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留用專業技術人才的舉措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其時福建省百業待興,財力十分困難,但福建省委、省政府為了確保古田溪水電站工程順利開工,從各方面節約開支,籌集資金,調配大批管理干部、技術干部和施工人員,充實古田溪水力發電工程處。1950年即搶建和安裝了兩臺200千瓦的古田曹洋溪水電站,作為古田溪水電開發的施工電源。1951年3月古田溪一級一期兩臺6000千瓦水電站正式開工。1956年完成并通過110千伏線路向福州供電。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和福建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設古田溪大型水電站工程,其決策無疑是正確的,它使產業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為集中厚實的省會中心城市福州獲得了強大的電力支持,國民經濟、民眾生活迅速走出低谷,得以恢復發展,新生的人民政權得到鞏固,并開始步入有計劃大規模的工業化、城市化建設軌道。當然,這一決策也是有代價的。在這期間,各級政府對農村山區小水電建設的投入顯得力不從心。1950至1955年的6年間,福建全省共興建小水電站10余座,裝機容量745千瓦。發展速度較為緩慢。
 
福建農村小水電的勃興是從1956年開始的。“一五”計劃開始執行后,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對電力有了迫切需求。1955年,永春縣人委水利科制定出《永春縣農村電氣化初步規劃》,輾轉呈報中央,水利部派員調研后于1956年春在永春縣舉辦南方12個省區小水電技術訓練班,并結合教學在永春縣興建5座裝機容量共112千瓦的示范性小水電站,為農村培養小水電急需之人才,也為永春縣培養了第一批人才。是年夏季,在訓練班的幫助下,永春縣湖洋曙光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民,在湖洋溪畔,首先自籌資金,請來了本地的石、木、泥等鄉村能工巧匠,興建起一座裝機24千瓦的水電站,取名“曙光”。電站建成,電光普照,過去要用繁重體力勞動加工的農副產品全部用上了機器,群眾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永春縣人委對全縣水力資源作出進一步規劃,派出技術人員幫助山區人民艱苦創業,全縣迅即興起了一個群眾性的辦電熱潮。
 
福建省抓住水利部在永春縣舉辦南方12個省區小水電技術訓練班,培育永春縣成為全國小水電建設示范縣的歷史性機遇,在全省范圍內布置、組織和指導農民群眾興辦小型水電站。
 
首先從人才培訓上著手,培養一大批亦工亦農的水電專業技術人員。省人委及省水利局充分利用水利部在永春縣舉辦南方12個省區小水電技術培訓班的機會,為福建各縣培訓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批“種子型”小水電專業人才。此后,以部辦班形式和內容為示范,在永春、南平、邵武等縣,自行舉辦水電站勘測設計、施工安裝、以及設備器材制造、革新改造等各種類型專業培訓班。如1958年3月至4月,永春縣和省水利電力廳聯合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永春縣農村電氣化訓練班,由省水利電力廳農電處的童多基工程師和陳居福以及縣水電局負責人共同主持,學員662人,其中本縣學員322人,其他各縣學員340人。這期訓練班又為永春縣和其他各縣小水電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力量。訓練班結束后,永春縣大部分學員返回本鄉參加水利水電建設,縣里留下21人,分兩隊到全縣各地的水利水電工地進行測量、設計,經過長期的實踐鍛煉,許多人后來成為永春縣小水電建設的技術骨干。在新中國成立后的10年時間里,福建省先后培養近萬名初級水電專業技術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用最小的投入,完成了把現代水電技術交給農民群眾的歷史性“人才工程”。不僅于此,福建省還謀劃長遠,實施農村小水電后備技術人才的培養舉措。1956年2月,省人委決定接辦莆田縣私立東山土木工程學校,成立福建省水利學校,由省水利局直接領導,該校當年招收農村水電站和農田水利兩個專業學生250名,學制3年。這屆學生于50年代后期畢業走出校門,成為福建省小水電建設熱潮中的新一代技術骨干。正是從1956年開始的人才培養工程的成功實踐,為福建農村水電事業的發展并走在全國前列,奠定了基礎。
 
其次采取以點帶面,先試點再推廣的方法加以推動。水利部和福建省在領導小水電建設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典型,發現了永春縣這一先進典型,并扶持典型,運用典型的經驗引導、帶動全省小水電建設的開展。在推動小水電建設的步驟上也不是一轟而上,而是采取積極穩妥的步驟,先在各專區選擇一兩個縣試辦小水電站,在試點取得成效與經驗的基礎上再全面展開。這一舉措是適宜的、科學的。
 
第三,認真執行“民辦公助”和“自建、自管、自用”的方針,實行縣、社、隊三級辦電,從而調動了地方各級和農民群眾辦電的積極性。小水電建設資金主要靠地方各級和農民群眾自籌,以電養電,國家給予適當補助。1956年福建全省小水電總投資86.76萬元,國家投資補助僅8.7萬元;1957年全省小水電總投資55.16萬元,國家投資補助5.5萬元。小水電建設中土石方工程量巨大。土石方工程主要是靠農民群眾“三自帶”(自帶口糧、自帶工具、自帶被帳)和實行/分段包干,限期交驗0的形式,籌資投工負責完成的。群眾稱這樣辦電“辦得起、管得了、見效快、作用大”。如永春縣的辦電形式多種多樣,有縣辦、社辦、大隊辦和生產隊辦的,也有縣社聯辦、社隊聯辦、隊與隊聯辦的;有工廠、礦山、農場自辦的,也有華僑投資、農民個人集資辦起來的。建站資金70%左右是依靠集體力量自己籌集的。1959年,永春縣蓬壺公社辦起了一座55千瓦的小水電站,投產后用電費的收入再擴建成200千瓦的,以后又用這座電站積累的資金,相繼辦起了4座水電站,裝機達1076千瓦,總投資100萬元,國家只補助7萬元,這種以電養電的辦法,群眾喻為:/母雞生雞蛋,一站生一站。
 
在辦電的熱潮中,由于小水電機組制造跟不上各地建站的需要,群眾于是土法上馬,探索自造設備,發展木質水輪機的水力站,省有關部門積極扶持和幫助。1956年3月,省水利局在永春縣舉辦木質水輪機制造訓練班,以永春縣農具廠制造的木水輪機和木壓力管為實物教材,培養了首批小水電木制動力設備和配套器材的技術人員。1958年,省水利電力廳派員到東北學習木質水輪機制造工藝,并以學成歸來的人為師,再次舉辦全省木工培訓班,進一步推動木質水輪機(含木主軸,木軸承)和木機坑的生產應用。木質水輪機型大多為雙擊式、旋漿式,多為低水頭水電站動力。但也為一些中水頭電站采用,如長泰縣開溪水電站,設計水頭36米,利用流量0.4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00千瓦,裝置了省水利電力廳模型廠制造的木質IB23雙擊式水輪機。至于發電機的配置,采用電動機加裝電容的異步發電機代替同步發電機,在當時的小水電站建設中也不在少數。
 
為借鑒國外小型水電先進制造技術,提高本省小水電裝備水平,從1958年起,福建省加大了小水電建設國家投資補助的力度,主要用于購置國外先進成套設備。是年全省小水電總投資159.67萬元,國家投資補助達116萬元;1959年,全省小水電總投資390.2萬元,國家投資補助355萬元。這一年福建省通過水利電力部購進10套瑞典生產的、額定容量為104千瓦的成套水輪發電機組。該機設計水頭20米,設計引用流量0.9立方米/秒,配有自動調速器,事故自動關閉的蝴蝶閥,以及配電屏和自動保護屏,分別安裝在詔安馬頭、華安溫水溪、惠安菱溪、安溪北石、德化土坂、寧德金溪、福安寨下、漳平后福、浦城蓮塘、將樂水南等縣辦水電站,成為當時福建省運行效率和自動化水平最高的地方國營水電站。
 
當然,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福建省的小水電建設也存在/過熱0的問題。有些地方集中過多的勞力、財力去修建水電站,誤了農時,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有些地方對水電站設備粗制濫造,水工土建質量也有嚴重問題,因而遠未達到預期發電能力。如龍巖專區有的地方在試點未取得成果、規劃未進行、技術力量奇缺的情況下,倉促開展“千站萬馬力”的建站活動,全民動手建造微型水電站,出現有的電站選址不當,電站“木水輪機”、“竹壓力管”、“木主軸”等“土設備”質量差,電站容量過小,實際出力平均只達47.8%等諸多問題,這些電站不久均被淘汰。
 
原標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福建小水電建設的興起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毛片在线|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高清| 欧美老妇69交| 92看片淫黄大片一级| 免费ab| 日本一级特黄大一片免| 成人亚洲网| 久草在线看片|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aa视频| 亚洲炮网| a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久久影院在线观看| 天天看夜夜| 手机看片1024欧美日韩你懂的| japanesehd国产在线无毒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久久九九精品一区二区| 手机看片日韩日韩国产在线看|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理论片我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另类videosgrstv变态| 亚洲小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91九色首页| 一本大道香蕉大vr在线吗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 99re7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高清国产在线| chinese情侣真实自拍|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毛片| 成年女人在线视频| japanesevideo国产在线| 91porny九色国产首页在线| shkd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