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 小水電困局,一個小水電試點縣的困惑與尷尬
一個小水電試點縣,試圖在開放投資與嚴苛環評間尋找它的生存之道。
晚上八點多鐘,天已全黑,王彥利走上河堤,打開了電筒,光芒射出去的盡頭,是冶河水在五米落差處奔騰的聲響。
這條在山西境內以綿河為名的河水,周轉出太行山后,進入河北平山,當地人又稱之為冶河,王彥利看著不息的流水說,“這流出去的可都是錢啊。”
早前做煤炭生意的他,自去年來在這條冶河上,選好了三處可以修建小水電站的地方,共投資約有900多萬元。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就緒,然而“環評”成為這些小水電站上馬的最大制約,“我們已把相關資料提交省環保廳,他們不給我們批復。”
根據記者實地了解,河北平山縣是我國小水電站試點縣市之一,全縣有27座水電站,這些水電站全沒進行環評。無論是已經上網發電的、還是目前正在建設的,統統都沒有環評手續。但是仍有相當數量的水電站在執意修建,這引發當地村民不滿。
在這背后,是我國對整個江河流域環評的滯后與當地經濟利益欲動的矛盾凸顯,亦折射出小水電站管理之困和生態環境保護之憂。
龍窩截水
60多公里的卸甲河,與治河一樣,同是滹沱河的支流,基本全在河北平山境內蜿蜒流淌。現在的卸甲河上,已有了6座小水電站。
如今,這里仍在動工上馬新的電站項目。一座投資600多萬元的名為龍窩的小水電站,再次“造訪”這條不堪重負的河流。該水電站位于平山縣蛟潭莊鎮下龍窩村下600米處的河道左岸,靠近土樓村、木月村等,從今年年初開始,原本平靜的這里,被開鑿隧道的機器轟鳴聲所打破。
隧道所在位置在卸甲河左岸的山上,走過小橋,往上爬行100多米之后,隧道口即在眼前,直徑兩米左右的隧道,已經打出了近五十米深。
記者在龍窩水電站隧洞工程中標公告中看到,該水電站整體工程包括,攔河壩、明渠、隧洞和廠房四部分,共需通打四個隧道。
其中1號、2號隧洞工程總長1817.2米,洞內石方開挖7268.8立方米。3號、4號隧洞工程總長1423.4米,洞內石方開挖5693.6立方米。
木月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由于水流從隧道而過,從進水口所在位置的楊家嶺,到坐落在河旁的木月、上龍窩、下龍臥、西葦園等村將會沒有水用。記者了解到,此水電站的建設單位為蛟潭莊鎮鎮政府,施工單位為邢臺市水利工程建安有限公司,總承包商為石家莊大山深處農林開發有限公司。
對于村民所言“無水可用”的擔憂,大山深處農林開發公司總經理白秀軍向記者表示,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出現,因為發電只在汛期。
白秀軍指出,這些村子的位置高于河流,莊稼灌溉和人畜飲水,都取之地下水,即便造成河水斷流,也不會對村民造成多大影響。
蛟潭莊鎮鎮長高成虎則解釋道,在修建龍窩水電站之前,已經做了詳細的調查研究,建成之后給村民留有用水接口等。
而木月村村支書告訴記者,卸甲河一年四季本來水小,修建之后肯定將會斷流,旁邊幾個村子的一千多口人,平素生活用水大都來源于這條河。為了保住河流的順暢,這些村子跟在建龍窩水電站的對立,逐漸升級。今年六月,施工隊與村民發生了沖突,有村民受傷。
實際上,早在2005年龍窩水電站就準備籌措上馬,當時遭到周邊數個村子的強烈反對,其后這項工程暫時被擱淺下來。
這一年,河北省發改委在龍窩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中,“同意該水電站提出的建設方案,項目由平山縣蛟潭莊鎮政府承建。”
該批復顯示,項目建設年限為2004年到2005年,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修建引水渠3980米,攔河壩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洪水設計、30年一遇洪水校核。批復中指出,項目總投資643.668萬元。資金來源方面,申請國家投資265萬元,河北省水利廳補助12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258.668萬元。平山縣水務局副局長范強告訴記者:“當時由于國家只給了200多萬元的支持,地方還需要配套近400多萬元,所以資金一直沒能到位。”
在此情況下,龍窩水電站一擱就是六年,直到遇見大山深處農林開發公司——這家成立僅僅只有兩年多的企業。白秀軍自信地表示,最終需要籌集的400萬元資金現在不成問題,于是今年重啟龍窩水電站的建設。
記者通過工商局網站查尋得知,大山深處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14日,經營范圍為農林種植,農副產品銷售,觀光旅游、農產品采摘,注冊資金100萬元。
而在水利部等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強小水電站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中稱,從事小水電開發的項目業主,應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包括水電開發業務。
顯然,大山深處農林公司不合要求,對此白秀軍認為,“我們只是一個總的承包商,其后將具體的各項任務承包給其他公司。”
在縣水務局的對面,大山深處農林公司“隱于”一棟低矮樓房的二樓,幾間屋子里擺放著桌子,顯得局促而逼仄。就是這樣一家連平山縣水務局多數官員并不知曉的公司,已經承包了三個小水電站的建設,另外一家名為石坡灣的水電站,尚未動工。
收益誘惑
龍窩水電站在拖延了六年之后,顯然有些等不及,及早竣工成為蛟潭莊鎮政府和大山深處農林公司的共同愿景。
根據上龍窩村一位知情人士的介紹,蛟潭莊鎮政府作為水電站的建設單位,除去白秀軍之外,鎮上四五位干部都有參股。對此,白秀軍和高成虎予以否認。
而另外遭當地村民強烈質疑的是,龍窩水電站是“鎮政府跑來的項目”,缺乏科學依據和論證。記者注意到,在目前新建水電站僅有50米處的地方,還有一個舊的龍窩水電站,在1977年由9個村子合建,1980年正式發電,現在還在服役。
龍窩水電站可行性報告、有關部門批準的方案,沒有考慮已經在使用的舊龍窩電站的設備更新問題。如果新的建好之后,舊的將因為無水發電而報廢。對此,村民們質疑,這是蛟潭莊鎮利用建設水電站的目的,變相地侵吞、浪費國家財產。
而根據平山縣水務局副局長范強的說法,在當前27座水電站中,正在“服役”的目前有22座,另有5座包括龍窩水電站在內,屬于在建水電站,將來平山還將發展一批。初步估算未來平山的水電站規模,預計能達到40座左右。業內人士認為,小水電擴建更多的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
以龍窩水電站為例,通過經濟效益分析,該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2.2%,工程項目的全部回收年限為10.9年,投資利潤率為10.3%。
王彥利向記者表示,自己憑借煤炭生意完成原始積累之后,經過各方面的考慮,決定投資建設水電站,一方面是考慮到投資回報率穩定。
范強和高成虎都說,水電站是個長線產業,現在當地的水電站收益并不是太好,問其原因,他們表示現在用來發電的水流不如以前的大。
即便如此,這還是吸引著如王彥利等人的介入。亦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座小水電站,投資之后的七、八年內,就能收回投資,利益可觀。
對于當地政府來言,水電開發對當地財政仍有可觀的貢獻。平山縣小水電管理處處長韓國慶告訴記者,由于每年的發電量都不一樣,來自水電的收入也就不同。
其具體的收入計算是,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小水電站,需要上交給財政6%,而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下的水電站,需要交3%的稅收。
平山環保局副局長范強告訴記者,平山縣每年水電站的發電量在3000萬千瓦到4000萬千瓦之間,平山每年的水電站稅收收入大致在1000多萬元到1500萬元。
而在未來,平山還將建設10多座小水電站,范強說每個水電站現在每年的收入在100萬元左右。如果建成,該縣的水電稅收將再增加。
除去這樣基于自身的經濟利益考量之外,王彥利認為,水電站屬于清潔能源,與當下節能減排的趨勢相契合,因此自己愿意投入這塊領域。
環評尷尬
最讓當地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水電站負責人頭疼的是,水電站的環評根本通不過去,批不下來,“現在已有的27座水電站全沒有環評。”據了解,修建于上世紀的水電站,當時沒有要求環評。及至到2006年之后,國家要求所有的水電站必須要有環評,平山的水電站大都建于2006年之前。
但國家硬性要求之后的這五年多,平山的水電站建設由于環評基本上得以延緩。韓國慶介紹道,“這些水電站不是不想申請辦理環評,而是已經將環評資料遞交給省環保廳,省廳不批。”
8月15日,無計可施的王彥利給河北省環保廳廳長姬振海,發去了一份電子郵件,闡述了自己所建水電站對周邊環境不存在影響的理由。
現在他還尚未得到回復,記者了解到,這些水電站一律不予批復的重要原因,是我國近兩年來強調首先要做整個流域的環評,其后才能對水電站的環評進行批復。
時間可追溯至2009年10月1日,這天國務院正式頒布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其中稱為從源頭遏制污染和破壞,對于水電開發實施流域規劃環評。
而平山縣境內的滹沱河等屬于海河流域,根據韓國慶所說,目前對海河流域的規劃環評尚沒有做,所以報給省廳的環評報告,一律未予批復。
早前環保部副部長胡四一對外稱,部分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過高,加劇了水污染的惡化趨勢。導致這些河流枯水期基本沒有生態流量,降低了流域水體的自凈能力。
因此,“流域的開發,將打破行業壟斷和行政區劃,制定與全流域環境承載力相協調的發展規劃,今后流域規劃要是沒有環評,不能批復水電項目。”王彥利說,沒有環評的話,水電站在發改委的立項等就不能通過,包括一些需要補辦環評的水電站,沒有環評以后不能并網發電。
他掰著指頭告訴記者,一個水電站的審批,牽涉到國土、環保、發改委、城建、水務、水保辦、河道辦、安監、工商等多個部門。但現在,他自己準備籌建的名為“鑫泉”的水電站,其他各部門的手續基本上“跑下來了”,現在就是環評關過不去。韓國慶表示,何時解禁現在還未知,恐怕只有等待海河流域做了整體環評之后,這些水電站才能獲得批復。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