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我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發展到底怎么樣?
1、經濟與投資環境根據《2015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統計資料匯編》統計,截至2015年,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數量已增至1159家,其中國有單...
1、經濟與投資環境
根據《2015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統計資料匯編》統計,截至2015年,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數量已增至1159家,其中國有單位占比52.9%,遠高于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國有單位17.9%的比重;而私營企業占比只有6.8%,又遠低于全國勘察設計行業18.9%的比重水平。可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單位性質還是以國有為主。
(來源:草根水利)
近幾年獲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甲、乙資質的單位數量基本保持平衡。2015年獲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甲級、乙級、丙級資質單位分別有79家、310家、770家。行業內單位資質分布呈“金字塔”結構。而全國勘察設計行業中,甲級、乙級和丙級資質企業數量基本相當,分別有3934家、4442家、3691家,各等級資質結構分布相對較為均勻。
2015年水利勘測設計行業從業人員為7.89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49萬人,占行業從業人數的82%,遠遠高于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占比(45%)情況。而具備注冊職業資格人數僅為近10000人,占總人數約12%,處于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平均水平。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我國經濟告別了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進入了“新常態”。“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年均經濟增長目標適度調低為7%,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低至10%左右。這意味著未來我國經濟將從高速增長邁向中高速、高質量增長,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近五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
我國對外承包水利工程建設業務總體呈上升趨勢,“一帶一路”倡議帶來機遇,我國對外承包水利工程建設業務涵蓋水處理及海水淡化、供水管線及溝渠建設、水壩及水庫、防洪堤壩及海堤建設、打井工程等。
國內水利建設投資穩步增長,區域投資差異明顯。從完成投資額的地區占比來看,東北部所占比例最小,東部、西部和中部地區所占比例較大,尤其是西部地區所占比例居首,這與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密切相關。
按投資用途分析,水資源工程和防洪工程是水利建設的重點項目工程,從近七年分用途完成投資額的占比情況來看,水資源工程基本占據所有投資的一半。2016年水資源工程和防洪工程投資占比有所下降,水電和水土保持及生態工程投資有所增加。
▲分用途完成投資額占比情況
近年來投資主體發生變化,由以國家投資為主逐漸轉向地方配套,并且傳統大型水利工程逐漸減少,水治理、水環境、水生態等涉水領域成為未來工作重點。2017年3月,第十五屆水業戰略論壇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表示,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采用基于重點領域工程任務量的測算方法,依據投資單價和工程任務量初步估算,預計完成“水十條”的全社會投資大概是4.6萬億元。采用投入產出模型,模擬得出“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將帶動環保產業產出增長約1.9萬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2、國家和行業政策環境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問題的重大決定》發布后,混合所有制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國家先后發布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關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等一些政策文件,加快了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
資質管理、融資手段、技術應用、社會環境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優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資格已成為資質發展的大方向,2017年國家先后取消了園林綠化施工、工程咨詢兩項資質的行政許可;融資手段不斷創新,政府引入社會資本,PPP模式已成大勢所趨;水利信息化正成為水利行業的重點發展內容,BIM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勘測設計企業未來的發展更加依靠科技創新;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各種環境問題不斷顯現,生態環境污染不斷惡化,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新的理念,給水利行業帶來新的契機。
小結:
隨著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大,國家將基礎設施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戰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的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PPP項目模式的廣泛應用以及BIM、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廣都對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預計未來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相關政策的推進也給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帶來進一步釋放生產力的契機。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未來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水電電源建設投資迎來瓶頸,傳統水利工程項目逐漸減少,行業資質管理發生較大變化,這些對于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特別是中小單位提出了需要認真面對、審慎解決的課題。
原標題:現在,我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到底發展怎么樣?
責任編輯:李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