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峽不能不清楚的重要史實和事實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我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在社會上再度成為討論熱點,其中,《三峽大壩何
9、地質災害:世界地質構造學權威、奧地利專家繆勒指出"上帝給了中國人一個極好壩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三峽工程地質勘測就對不同地形、地質、壩區、壩段做深入研究比選,積累了翔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三峽壩址正處于一個非常好的完整花崗巖基礎上,地質構造是西翼在重慶、東翼在湖北的大背斜,屬于最古老的地質年代,是地質最穩定地區。對最靠近它的斷層的長期觀測結果是1840次地震,最大震級未超過四級,只有一次大到三級。地質地震勘測研究結果表明,三峽水庫最高震級不會超過5.1級。
三峽工程專門設立了地震臺網以監測建壩前后的地震活動。實測資料表明,三峽蓄水后共發生地質災害378起,主要是滑坡崩塌,是蓄水初期水位波動導致的新庫岸的再造穩定過程,即蓄水只是將庫岸附近潛在的滑坡體都釋放出來,而非"制造或增加"了滑坡災害。在三峽建壩以前,地質勘測研究早就注意到了秭歸新灘、云陽雞扒子等古滑坡體的存在,雖然總體積很大,但整體蠕動下滑速度很慢,每年約幾厘米,幾百年發生一次較大規模坍塌,滑到水庫數量一般幾十萬立方米。三峽建壩后水位提高了100多米,不會影響航運和大壩安全。三峽水庫也不會發生廣東新豐江水庫那樣的"誘發地震",因為地震的根本原因并非蓄水,而是新豐江水庫正處于東江大斷裂上。
實踐證明:三峽工程發揮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但是,要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僅靠一個三峽工程并不能"包攬一切",還需建設更多的控制性水庫工程。
10、防洪效益:使江漢平原最薄弱的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原來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三峽工程第一要務是防洪,水庫正常高水位175米時,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能有效攔蓄宜昌以上的洪水。三峽水庫已數十次進行防洪調度、成功攔洪錯峰,多次經受了比1998年更大規模洪水的考驗,比如2012年7月24日把最大洪峰流量從71200立方米/秒削減到45800立方米/秒,當晚武漢市民在江灘閑庭信步,與1998年如天壤之別。三峽工程對保障荊江河段安全、使廣褒富饒的江漢平原和沿岸1500萬人遠離洪水威脅發揮了重大作用。
11、航運效益:三峽工程使"自古川江不夜航"成為歷史,真正成為"黃金水道"。
三峽水庫蓄水前,川江航道不少江段還需人力拉纖,且擱淺、觸礁、翻船等事故多發,過川江就如同過"鬼門關"。三峽蓄水后,重慶至宜昌660余公里的航道和長江中下游枯水季節的航運條件大大改善,萬噸級船隊可由武漢直達重慶,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級提高到5000萬噸級,大型客輪可晝夜雙向航行,每千噸公里油耗下降60%以上,單位運輸成本下降約40%,年均事故數量下降72%。2014年三峽船閘貨運量達到歷史最高值1.09億噸,是三峽蓄水前該河段年最高貨運量1800萬噸的6倍。
12、發電效益:三峽水電是世界上最大的節能減排工程,是穩定全國電網的支撐電源。
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2240萬千瓦,在來水量正常的情況下,每年可提供近100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可替代5000萬噸的燃煤、約減排1億噸二氧化碳和150萬噸二氧化硫,是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環境污染當之無愧的"清潔能源主力軍",也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上海、廣東等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峽樞紐使東西各1500公里、南北各1100公里范圍內的全國電網連為一體,對穩定全國電網發揮了重要作用。
13、供水和補水效益:"枯水期補水"和"特枯年抗旱",是我國最大的淡水資源儲備庫。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三峽上游年均來水4500億立方米,水庫蓄水量393億立方米,是我國最重要的淡水資源儲備庫,每年都為長江中下游補水200多億立方米以上,大大改善了枯水期尤其是特大旱情情況下長江中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和通航條件。截至2014年三峽累計補水量1150億立方米,相當于北京市44年的用水總量或2.5億人一年的用水總量。2014年2月三峽啟動了建庫以來首次"壓咸潮"應急調度,有效應對了上海長江口水源地的咸潮入侵。
14、生態環境效益:三峽寶貴的淡水資源是沿江區域的重要生態屏障。
對大壩生態環境影響的關注源自葛洲壩工程修建時的救魚之爭,特別是中華鱘。雖然以保護人為目的的防洪是第一要務,但對珍稀魚種、珍稀樹種、名勝古跡的保護均在三峽的考慮之中。實踐證明,依靠科技進步并非不能解決人和魚、人和樹的矛盾,葛洲壩中華鱘人工繁殖場的成功實踐就是最好例證。相反,人們應該認真思考的是,假如沒有三峽的淡水資源儲備緩解長江中下游的嚴重旱情,中華鱘這樣的珍貴物種是否還能繁衍存活下去。三峽工程專門建立了生態環境跟蹤監測系統,長江流域四大家魚——青草鰱鳙的生長環境也并未因為大壩的修建而破壞。此外,三峽庫區森林覆蓋率比工程上馬前提高了11.8%,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萬平方公里,治理地質災害617處等等。
結語
水利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的水利建設還任重道遠。
筆者陳述上述史實和事實,并不意味著"三峽工程已完美無缺",而是希望社會對三峽的關注能尊重歷史事實、回歸科學理性。三峽工程固然在技術上、管理上還有很多有待完善之處,但對其利弊的分析必須抓本質、抓主流,應該"以人為本"。正如80年代小平同志在深入了解了三峽巨大爭議后所言:"上有政治問題,不上政治問題更大,民生就是政治,防洪就是政治"。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三峽工程已在各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但必須清醒地看到,要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僅靠一個三峽工程并不能"萬事大吉",尤其是近十幾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方面需求早已超出了三峽規劃論證時的情況(比如對2030年全國電力需求和長江航運需求的預測早在本世紀初就已突破)。雖然我國水庫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但99%是庫容不大的中小型水庫(其中還有很多技術落后的老舊水庫),抵御洪旱災害的能力與發達國家還相差甚遠:我國人均庫容水平僅為發達國家平均值的21%;表示一個國家水庫蓄水能力與河流徑流量之比的庫容系數,歐洲國家為0.9以上,美國為0.6,而我國目前不足0.3。所以,同樣的洪水在歐美國家可以被貯存在水庫里、成為枯水季節寶貴的水資源,而在我國就得疲于奔命地排到海里,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洪澇災害。要改變這一現狀,亟需建設更多像三峽這樣的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今年南方汛情的嚴重形勢及江西鄱陽縣河堤潰口事故再次證明了這一緊迫性。而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是,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當長江中下游的洪旱災害不再像三峽蓄水前那么頻繁、那么嚴重的時候,就忘了三峽工程修建的根本目的,而因為"尚搞不清是否確實存在的某種魚"、"某個歷史景觀的消失"、"沒有科學根據的猜想和推斷"等徹底否定三峽工程。
原標題:關于三峽不能不清楚的重要史實和事實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