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解讀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文字實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總會計師沈瑩介紹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襲艷春:女士們、先
襲艷春:感謝沈瑩女士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央視記者:我們注意到,中央企業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月度利潤甚至創了歷史記錄,請問具體有哪些因素拉動了央企業績大幅增長?
沈瑩:謝謝你的問題。應該說,中央企業上半年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布局結構在深化改革中優化,發展動能在創新創造中成長,質量效益在轉型升級中提升,月度效益創下了歷史最好水平,我們的業績應該說是非常好的,單月利潤創造歷史最好水平。同時,我們通過效益結構的分析,感到上半年的效益增長協同性和穩定性明顯增強,主要體現在:一是主業利潤增長貢獻進一步提高。央企利潤有多種來源,但是代表核心競爭力和穩定性的還是主業利潤,上半年,中央企業主業利潤占整個利潤比重同比提高了4.8個百分點。二是在效益增量拉動過程中,我們感覺是傳統產業提升的動能和新動能協同推進,無論是傳統的石油石化、鋼鐵、煤炭這些行業的效益大幅度回升,奠定了效益增長的基礎,同時,一些裝備制造、先進制造業,還有現代服務業,這些行業的效益都在持續向好,所以我們感覺到這是一個傳統動能和新動能協同發力的結果。三是規模效益的增長比較匹配。上半年規模增長速度是16.8%,同期利潤增長速度是15.8%,規模效益是匹配的。我們經常在講,企業的發展質量,如果你規模擴張,帶不來效益的同步增長,說明運行效率是有限的。從這個指標來看,匹配度在歷史上都是比較好的。
同時,利潤、凈利潤、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增長幅度也基本匹配。利潤的增長是15.8%,凈利潤增長是18.6%,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增長是14.7%,這三個數說明集團內部各類子公司的增長基礎在增強。
還有一個特征,效益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潛在生產能力的釋放,是通過改革、調整,轉型升級,釋放了我們發展的一些動能和潛力,支撐了我們效益的增長。這是從上半年運行效益增量來源來看。
從原因來看,我們總結還是三個得益于:一是得益于我們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大家知道,上半年國內宏觀形勢穩中向好,特別是PMI已經連續11個月在榮枯線之上,這說明市場形勢還在轉好。國家宏觀的一些指標,包括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這些指標都好于預期。特別是我們國家今年以來采取了精準的宏觀調控措施,包括宏觀財政政策,還有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增長帶來了很好的支撐,特別是放管服的改革,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降費減負這些工作,都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另外我們國家重大戰略,包括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這些重大戰略的實施,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這是宏觀形勢來看,為央企上半年收入利潤雙快增長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是得益于中央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今年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了工作力度,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重點工作任務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結構優化、轉型升級,還有新動能的培育,對中央企業上半年經濟效益增長是一個強大的支撐。而且我們也感覺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我們當前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實現長期可持續穩定增長的一個治本良方。
在中央企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我們下了很大的決心,特別是以僵尸企業治理為牛鼻子來推動鋼鐵煤炭去產能,推動宏觀供求關系的平衡,達到了真去、真降,這些工作力度都很大。特別是通過壓減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也減少運營成本,通過虧損企業的治理、低效業務的處置,減少了低效資產的占用,同時我們也推動央企集團之間的重組、產業之間的聯合合作,發揮了很好的協同效應。在補短板過程中,通過改革補管理短板,通過技術創新補技術短板,都為上半年的工作以及后期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撐。
三是得益于中央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戰順利推進。從去年以來,我們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啟動了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戰,要求中央企業高度重視穩增長,發揮好對國民經濟穩增長的支撐作用,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在這個過程中,中央企業都高度重視,圍繞著穩增長的目標,通過開拓市場、降本增效、產業協同,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支撐了我們上半年良好的業績。
同時,中央企業的黨建工作也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黨組織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等方面的領導核心作用日益增強,為中央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鳳凰衛視記者:您剛才提到中央企業重組改革,今年上半年我們也看到了一次重組的例子,在目前推進過程中您認為最大的挑戰在哪里?下半年是否會有望迎來一批重組的高峰期?
沈瑩:國資委成立以來,我們高度重視央企間的重組整合工作。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重組整合是我們主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正常經營行為。在推進重組過程中,我們注重重組效果,能不能做到1+1>2,能不能達到重組的效益。從近幾年央企集團之間的合并重組情況看,主要有幾種形式:一種形式是強強聯合。就是說,兩個企業在同行業規模相當、也都比較大的情況下,經過重組合并,減少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節約運營成本。比較典型的就是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的重組合并,還有武鋼和寶鋼,南車和北車,這都是典型的強強聯合。
從效果來看,中國遠洋海運重組以后,效果非常明顯。大家知道,近幾年航運業非常艱難,BDI指數一直在低位波動,中遠海運重組以后,今年上半年利潤已經過百億,效益有很大的提升。寶鋼和武鋼重組以后,產生的協同效應非常明顯,因為工業企業的投資非常大,基地建設需要很多的開支,重組以后,產業布局上就有很多的協同效益。同時,兩家企業還開展了180多項業務協同,產生了很大的效益。
第二種模式是吸收合并。比如說,中外運長航并入招商局集團。中外運長航與招商局集團的航運業務有一些是重合的,兩家企業重組以后,在海路運輸上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布局更加完善,能產生更多的效益。
第三種模式,就是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重組,可以完善產業布局,共同抵抗市場波動的風險,比如說原材料和加工企業的重組。
從央企重組的整體效果看,效益都在逐步顯現,而且今后還會發揮更好的作用。
剛才你也提到,重組的過程中有些什么樣的難點問題。兩個集團的重組,最大的問題是文化的融合。兩個集團各自有自己的文化,合并以后,必須在文化上進行融合,文化上融合是企業戰略協同的一個重要保障,這是一個方面的難點。
第二方面的難點,兩個集團合并以后,必然要向中高端產業布局,必須要退出一些業務。要退出的話,就涉及到人員安排、資產處置、債務重組,這都是我們面臨的一些難點問題。比如說寶武重組合并以后,寶鋼和武鋼的一些低端產能就要去掉,就涉及到大量的人員安置,去年大家看到,武鋼在去產能過程中,分流安置了三萬多人員,需要做大量細致工作。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重組后的效果。所以,這幾年中央企業重組不僅僅是簡單的合并,重組以后要做大量的整合工作,特別是有的集團上市公司比較多的情況下,還有涉及資本市場的大量協調工作。總的來看,中央企業重組還是比較平穩順利的,效果也是符合預期的。謝謝。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