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煤保供戰(下)
先進產能釋放大考
電煤供應緊張的源頭在于生產難以跟上需求變化的節奏,而給煤炭先進產能“松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到了11月17日,再次發布消息,決定所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在采暖季結束前都可以按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
但停產容易復產難。
關停煤礦只需經歷企業申報、州市政府劃定、公示定下關停日期、主管部門驗收即可,而重新開礦則不僅要經過能源主管部門,安監、環保等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如果工作面采掘失調,更是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恢復期。
當地媒體曾報道,2017年遵義市進行了三次復工復產,每次都要3個月,因為安全監管往往“以停代管”,所到之處煤礦就停了下來,這種現象在2014到2017年尤為突出。直到省政府要求煤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開足馬力生產,問題才得到扭轉。
復工復產難的根源或許可以追溯到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的結束。
隨著2002年“西電東送”電煤基地建設全面啟動,貴州煤炭需求旺盛,銷大于產。2010年,煤炭工業對貴州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28.3%,推動工業增長4.5個百分點,成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但在2012年,煤炭市場就遇到了拐點,進入微利時代。2002—2012年的這段時間被譽為煤炭工業的“黃金十年”。
2012—2015年全行業狀況急轉直下,市場低迷,生產萎縮,煤礦停產停工現象普遍。
2015年時,當地媒體曾報道,位于貴州省畢節市渝興煤礦的堆煤場上,存煤從一邊翻到另一邊。畢節的大方電廠因為存煤太多,暫時不收煤炭,而煤礦存煤達到7萬多噸,有的已經存了一年多。2015年煤價大跌,噸煤從2014年底時到廠價350元跌到320元,煤企直呼扛不住。
在這次供需大反轉之前,貴州80%的煤炭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這樣的煤炭行業也因此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對象之一。
2010年4月,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7號),淘汰落后產能在全國掀開帷幕。
據公開報道,到了2013年,全國需淘汰1256處煤礦,淘汰落后產能6418萬噸,其中貴州就要淘汰321處煤礦,淘汰落后產能2880萬噸,分別占全部淘汰落后產能總量的25.6%和44.9%。
從2013年初開始,貴州加快了煤炭兼并重組的步伐。當年1月,貴州省能源局、發改委、國土資源廳、安監局、煤監局等部門聯合發布《貴州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試行)》。文件要求,通過兼并重組,全省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設計規模原則上不低于45萬噸/年,其余礦井設計規模原則上不低于30萬噸/年。
2016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座談會時強調,鋼鐵和煤炭是重要基礎性產業,為國家工業化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前,受國內外需求下降、價格下跌等影響,鋼煤產能過剩矛盾尤為突出,企業困難加劇。同時提到,13類落后小煤礦在2016年要全部依法關停。
按照“淘汰落后產能三年攻堅行動”,貴州2017年關閉退出9萬噸/年煤礦175處,15萬噸/年、21萬噸/年及其他資源枯竭、開采條件差的煤礦29處,2018年關閉退出15萬噸/年煤礦114處,2019年關閉退出15萬噸/年煤礦64處、21萬噸/年煤礦6處和資源枯竭、開采條件差的30萬—60萬噸/年煤礦51處,累計關閉退出煤礦439處、產能6708萬噸。
根據貴州省能源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末,全省正常生產及聯合試運轉的煤礦共計483處,產能16480萬噸/年,與2013年相比,煤礦數量減少466處,產能減少2638萬噸/年。
為淘汰落后產能,控制過剩風險,金融配套措施也在收緊。
2010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銀發〔2010〕170號),明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貸管理,從嚴把好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信貸關。
受到銀行信貸收緊限制,煤企融資困難,抽貸、壓貸、停貸現象突出,即使是合法合規的礦井,生產意愿也并不強烈。同時節能環保、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也給煤炭行業傳遞著利空信息。
相關政府部門官員說,從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整個煤炭行業,甚至包括政府層面都處在是否要繼續發展煤炭的迷茫之中。
產業收縮、資金短缺、人員流失可以被概括為此時貴州煤炭行業的境遇。
談起本輪電煤供應持續緊張的原因時,業內普遍總結,一方面是煤炭行業本就深陷低迷期,資金、人員不足,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需求,恢復產能需要各類配套措施;另一方面是去產能的節奏與需求增長速度發生了錯配。
多位相關政府官員指出,2016年“加碼”淘汰落后產能對貴州的影響并不大,上半年還曾組織煤炭企業去全國各地賣煤,淘汰關閉的煤礦絕大部分也都是長期停產停建或資源枯竭的無效產能。煤炭生產供應偏緊的原因還是有效產能發揮不足。
2016年下半年電煤供應短缺的爆發似乎觸發了貴州對能源行業的重新定位。
時任貴州省省長2016年10月在主持全省電煤供應保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時明確:貴州是能源大省,煤炭和電力是重點產業和傳統優勢。煤和電的需求逐步提升,是煤炭和電力行業發展的難得機遇,要趁勢推動煤炭和電力行業良性互動發展。
2017年5月,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出臺后,一位地市級政府官員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省長親自召開大會安排部署能源產業轉型發展這在貴州是不多見的。這次會議被認為是貴州省能源工業特別是煤炭工業春天來到的信號。
促進復工復產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據不完全統計,電煤供應緊張爆發時,全省118處(產能3142萬/噸)擬復工復產的煤礦企業共需啟動資金約18.6億元。
臨近2016年底,貴州省舉行金融機構支持煤礦企業對接會。貴州銀行、貴州省農村信用社、貴陽銀行和相關縣政府、銀行、煤礦逐一簽訂《貴州省金融支持煤礦企業復工復產“政金企”合作協議書》,為全省首批復工復產的72處煤礦提供專項貸款9.65億元。
在2017年5月的貴州省能源工業轉型發展工作會上,貴州銀行行長楊明尚曾建議,成立培育優質企業的專項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同時,對一些困難企業,由政府牽頭,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共同協商制訂風險緩釋方案,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避免企業過度依賴政策干預,而不專注于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客觀上形成主動違約。
2018年5月30日,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張應偉組織召開煤炭投貸聯動工作座談會,就煤礦企業轉型升級,釋放煤炭產能資金投貸與有關銀行進行了座談交流。張應偉指出,要加大對煤礦企業的支持力度,新投入資金要按照“封閉運行、獨立核算、專戶管理、先行兌付”的原則,有效解決煤礦企業釋放產能資金緊張“臨門一腳”的問題,促進煤炭資源融資、開發多元化,創新金融和融資模式,最大限度釋放煤炭產能,提高煤炭產量,確保全省電煤供應。
這時,經歷過2016年為搶用戶而拼殺價格的發電企業也逐漸回過“神”來,2017年年度長協度電平均讓利約4分錢,到了2018年進一步收窄讓利幅度,加上基金取消,上網電價得到調升,發電企業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部分大工業用戶對直接交易的期待已經沒有那么高了。”一位貴州從事售電的人士說。
2018年以來,用戶漸漸意識到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通過直接交易降低用電成本的依賴程度,轉而更加關注降低“中間環節”電價和增量配電網等改革措施。
去產能的重點也從注重“總量”調整為注重“結構優化”。
2018年4月18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工作將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這一總要求,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
對于煤炭領域,特別提出適當提高南方地區煤礦產能退出標準,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促進供需動態平衡。
2018年5月,貴州省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加強煤電要素保障促進經濟健康運行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提到,要科學安排煤礦退出時序。2018年將關閉長期停產停建、資源枯竭的煤礦70處,淘汰落后產能1000萬噸/年。與此同時,對正常生產的15萬噸/年及以上兼并重組煤礦,在確保安全生產和優先保障電煤供應的基礎上,原則上繼續生產到2019年12月底。
除此之外,《意見》還提出健全完善電煤儲備機制。要求全省統調火電企業全年日常存煤量不低于300萬噸,在此基礎上按照“淡儲旺用”原則,在汛期增加季節性存煤500萬噸,鼓勵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進行200萬噸應急儲備。對每年11月底存煤達到季節性存煤目標的發電企業、完成應急儲備任務的地方和煤礦企業按20元/噸給予補助,鼓勵發電企業增加采購電煤合同以外的市場煤,對采購高熱值煤發電的給予30元/噸補助。
一位政府官員解釋,以往無論是煤炭還是發電企業,都不愿意“備料”,因會造成倉庫積壓,占用現金流。也正是因為這種習慣,進一步削弱了供需關系變化時的彈性。
一位長期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學者指出,靜態判斷產能不足或過剩的結果很可能對經濟轉型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應當認識到容量對風險控制的價值和作用。
“用補助促進電廠存煤實際上并沒有改變實質的供需關系,對穩定電煤價格可能作用不大。”華北電力大學的一位資深研究者指出:“在煤炭市場化的過程中,缺乏在市場失靈時,對應急儲備的整體制度設計。”
如今,在一系列緊急新規下,貴州電煤供應緊張的情況已經得到一定緩解。
不過,按照煤炭“十三五”規劃,貴州省到2020年全年產量要達到1.92億噸,有效保障省內1.35億噸煤炭需求和國家安排的5500萬噸外調任務需要。換句話說,貴州不僅要解自己的“燃煤之急”,還要支持周邊地區的煤炭供應。作為西南重要的能源基地,貴州任重道遠。
貴州在理順煤、電僵局的矛盾過程中能否探索出新路值得期待,如何平衡好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和清潔利用煤炭謀求新發展也同樣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和決斷。

責任編輯:仁德財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