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中廣核的動力之源
原子核聚變和核裂變都能放出能量——核能,核能可用于發電。鈾是核裂變的燃料,1公斤鈾全部裂變放出的能量是等量標準煤燃燒的270萬倍。正是這與眾不同的燃料,讓核電廠建設有了大不同,成為牽動世人眼球的
原子核聚變和核裂變都能放出能量——核能,核能可用于發電。鈾是核裂變的燃料,1公斤鈾全部裂變放出的能量是等量標準煤燃燒的270萬倍。正是這與眾不同的燃料,讓核電廠建設有了大不同,成為牽動世人眼球的超級工程。
當中國政府向世界鄭重承諾減排,當我國把核電作為能源發展的戰略選擇,當發展核能成為一種國家意志時,作為央企的中廣核集團堅定地擔當起了發展中國核電的使命。他們不但帶來清潔能源,讓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而且讓我國核電建設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更帶動引領著我國跨領域跨行業的技術創新,共同打造“中國工程”。
布局中國核電全產業鏈
核電工程集高安全、高科技、多學科、跨行業等特殊性于一身,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的“名片”。
中廣核大亞灣核電站是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設的,但中國并不想始終躲在核電大國身后。大亞灣核電站的土建和施工由國內公司完成,通過參與工程建設和管理積累了經驗。嶺澳一期是中國布局核電整個產業鏈走向自主的重要一步。中方堅持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雖然核島和常規島的主設備仍由外方總包提供,但一定比例的設備,包括部分核心設備必須在中國制造,外方所有技術必須無條件無償轉讓,中方需要的任何數據,只需支付復印費即可獲得。
早期,中國的核電制造體系并不完善,工藝水平、技術水平和外方相差甚遠。按約定,外方必須指導監督國內企業的制造工作,承擔所有的技術責任、質量責任和保障工作。他們派出了大量技術人員,從車間改造開始,手把手地幫助中方構建流程,制定管理程序,實現過程管控和設備評定等。中方設備制造企業在手把手地學習中快速提升。
為保證核電產業鏈的完整,當一些必需的技術文件沒有國內企業承接時,中廣核就會去動員制造廠來承接,讓其以較好的投入產出比學到技術,其中不乏主設備供貨商,更有多家是核島供貨商。
嶺澳二期成了產業鏈布局的“承重墻”。總投資達268億元的嶺澳二期項目總共包含230個系統,其中僅核島就有各分系統70多個。安裝管道長度達300公里,敷設各種電纜總長超過3000公里,所有設備重量達6萬噸,設備件數達7.7萬件,總共由284家企業提供。工程管理、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特別是核島主回路系統、常規島汽輪機、發電機等關鍵設備都是由國內企業為主制造。
2005年12月,我國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方案CPR1000的核電項目——嶺澳二期開工建設。這個擁有兩臺裝機容量為108萬千瓦大型核電項目,拉開了我國核電規模化、批量化建設的序幕。2010年9月,嶺澳二期首臺機組投入商運,實現了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從嶺澳一期建設時期的30%上升到64%。
引領調動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核電站建設涉及設計、設備制造、施工等上下游幾千家隊伍,上萬個工種和專業。對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人員就業,以致整個社會都有巨大影響。以一家公司之力顯然不能完成如此大型復雜項目。對于中廣核來說,通過自身的資源掌控能力和技術集成能力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中國核電工程,引領整個產業發展才是央企使命所在。
東方重機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剛接觸核電產品是造一個直徑只有1米多的鋼管,計劃3個月就完成,結果最終耗時一年。因為核級產品的制造過程要求非常嚴格,所有屏蔽等相關試驗都要完成,每個過程都有業主、核安全局等機構見證。流程中任何一個步驟做得不全或準備不到位都不可繼續。所有手續處理過程都要進行詳細記錄,以保證以后不管在核電站運營的哪個階段,都必須能夠從原材料到成品每一步追根溯源。在研發制造時即便成品沒有問題,只要文件方面略有不完備,也不會被中廣核放行。核級產品的研發制造完全顛覆了東方重機過去的管理概念,核安全文化逐漸滲人了東方重機。
中廣核在肩負國家賦予的節能減排、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歷史使命的同時,還創造性地執行國家依托重大工程、促進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大決策,推動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實現重大跨越。
和東方重機一樣,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從最初對核電完全陌生,逐漸成長為核電裝備巨頭,開始以“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建中國工程”為己任,與中廣核一起努力自主創新提高核電裝備國產化率,傾力打造“中國核電航母”。
中廣核還發起了我國唯一以核電國產化研發為己任、以推動核電產業發展為目標的企業聯盟——中廣核核電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這個聯盟囊括了中國60多家頂級核電裝備制造商,以中廣核核電建設項目為依托,共同促進核電事業的長遠發展。
在聯合研發中心平臺上,有詳細的核電設備國產化路線,核電建設積累的設備研發和生產的大量經驗數據共享。設備制造的圖紙、技術規格書以及以往的制造經驗無償提供給設備研發企業,讓國內核電設備商節省了大量資金和成本,部分重要設備的國產化時間縮短了8—10年。一些成員單位遇到的生產資源不足、管理人員缺失、制造加工能力不足等難題,通過成員間的資源調配得以解決,實現了“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共同提升”。以此為轉折,百萬千瓦商用核電站的國產化進程越發順利,一大批國產化創新設備被成功研制,如自動焊技術、核電蒸汽發生器等。
中廣核還牽頭組建了中國核電裝備協同創新聯盟,聯盟由我國最具實力的裝備企業、高校院所、工程公司和運營公司組成,以政府引導、需求牽引、技術推動為手段,實現研發、應用、推廣協同運作。
通過協同創新,我國核電技術研發能力接近了世界先進水平,而核電站建設、運行、管理水平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核電設備制造能力和自主化水平不斷增強。
促建聯合艦隊打造中國核電品牌
我國目前在建的核電項目居全球第一,中廣核是全球在建核電機組規模最大的企業,未來訂單很多,還要費力開拓國際市場嗎?
在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看來,我國是核電大國毋庸置疑,但走出國門才是躋身核電強國的重要標志。從中國科技和產業發展的高度看,核電是大國實力的標志與象征。作為國際經濟和政治角力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絕不應當缺席國際核電市場。
我國核電技術已走了30多年,已掌握了核電的關鍵技術,核電設備的國產化率達85%。中國核電走到了最后的關鍵一步:樹立自身核電技術品牌,走出國門。
中廣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CPR1000+經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評審,總體水平達三代核電技術水平,各項設計指標均滿足我國最新核安全法規,以及美國和歐洲標準。可以說,這項技術已具有國際競爭力,為我國核電走出國門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中核、國核兩家企業的技術也具備了走出去的條件。
從引進國際先進設備、技術和管理起步的中廣核,具有良好的國際化發展基礎,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資本運營平臺,加快開拓國際市場步伐。目前,中廣核已與南非、白俄羅斯、泰國、越南、烏克蘭等國簽署相關合作諒解備忘錄,并為泰國培養了第一批核電中高級管理人員,與土耳其、英國、馬來西亞、波蘭、保加利亞等國建立了多方合作、溝通、交流的渠道,建立自己的分支機構。
然而,作為中央企業的中廣核更多的思考不是自己如何走出去,而是中國核電應該怎樣走出去。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賀禹提案,核電技術“走出去”應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去實施。呼吁以政府為主導,明確核電走出去的戰略定位并理順戰略結構,加強對核電出口的統一組織和領導,整合所有資源,以國家行為綜合運用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推動實施核電走出去戰略,使我國核電技術在世界打響中國品牌。
中廣核已蓄勢待發,做好準備到國際上建“中國工程”,發展清潔能源,造福人類社會。
當中國政府向世界鄭重承諾減排,當我國把核電作為能源發展的戰略選擇,當發展核能成為一種國家意志時,作為央企的中廣核集團堅定地擔當起了發展中國核電的使命。他們不但帶來清潔能源,讓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而且讓我國核電建設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更帶動引領著我國跨領域跨行業的技術創新,共同打造“中國工程”。
布局中國核電全產業鏈
核電工程集高安全、高科技、多學科、跨行業等特殊性于一身,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的“名片”。
中廣核大亞灣核電站是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設的,但中國并不想始終躲在核電大國身后。大亞灣核電站的土建和施工由國內公司完成,通過參與工程建設和管理積累了經驗。嶺澳一期是中國布局核電整個產業鏈走向自主的重要一步。中方堅持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雖然核島和常規島的主設備仍由外方總包提供,但一定比例的設備,包括部分核心設備必須在中國制造,外方所有技術必須無條件無償轉讓,中方需要的任何數據,只需支付復印費即可獲得。
早期,中國的核電制造體系并不完善,工藝水平、技術水平和外方相差甚遠。按約定,外方必須指導監督國內企業的制造工作,承擔所有的技術責任、質量責任和保障工作。他們派出了大量技術人員,從車間改造開始,手把手地幫助中方構建流程,制定管理程序,實現過程管控和設備評定等。中方設備制造企業在手把手地學習中快速提升。
為保證核電產業鏈的完整,當一些必需的技術文件沒有國內企業承接時,中廣核就會去動員制造廠來承接,讓其以較好的投入產出比學到技術,其中不乏主設備供貨商,更有多家是核島供貨商。
嶺澳二期成了產業鏈布局的“承重墻”。總投資達268億元的嶺澳二期項目總共包含230個系統,其中僅核島就有各分系統70多個。安裝管道長度達300公里,敷設各種電纜總長超過3000公里,所有設備重量達6萬噸,設備件數達7.7萬件,總共由284家企業提供。工程管理、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特別是核島主回路系統、常規島汽輪機、發電機等關鍵設備都是由國內企業為主制造。
2005年12月,我國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方案CPR1000的核電項目——嶺澳二期開工建設。這個擁有兩臺裝機容量為108萬千瓦大型核電項目,拉開了我國核電規模化、批量化建設的序幕。2010年9月,嶺澳二期首臺機組投入商運,實現了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從嶺澳一期建設時期的30%上升到64%。
引領調動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核電站建設涉及設計、設備制造、施工等上下游幾千家隊伍,上萬個工種和專業。對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人員就業,以致整個社會都有巨大影響。以一家公司之力顯然不能完成如此大型復雜項目。對于中廣核來說,通過自身的資源掌控能力和技術集成能力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中國核電工程,引領整個產業發展才是央企使命所在。
東方重機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剛接觸核電產品是造一個直徑只有1米多的鋼管,計劃3個月就完成,結果最終耗時一年。因為核級產品的制造過程要求非常嚴格,所有屏蔽等相關試驗都要完成,每個過程都有業主、核安全局等機構見證。流程中任何一個步驟做得不全或準備不到位都不可繼續。所有手續處理過程都要進行詳細記錄,以保證以后不管在核電站運營的哪個階段,都必須能夠從原材料到成品每一步追根溯源。在研發制造時即便成品沒有問題,只要文件方面略有不完備,也不會被中廣核放行。核級產品的研發制造完全顛覆了東方重機過去的管理概念,核安全文化逐漸滲人了東方重機。
中廣核在肩負國家賦予的節能減排、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歷史使命的同時,還創造性地執行國家依托重大工程、促進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大決策,推動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實現重大跨越。
和東方重機一樣,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從最初對核電完全陌生,逐漸成長為核電裝備巨頭,開始以“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建中國工程”為己任,與中廣核一起努力自主創新提高核電裝備國產化率,傾力打造“中國核電航母”。
中廣核還發起了我國唯一以核電國產化研發為己任、以推動核電產業發展為目標的企業聯盟——中廣核核電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這個聯盟囊括了中國60多家頂級核電裝備制造商,以中廣核核電建設項目為依托,共同促進核電事業的長遠發展。
在聯合研發中心平臺上,有詳細的核電設備國產化路線,核電建設積累的設備研發和生產的大量經驗數據共享。設備制造的圖紙、技術規格書以及以往的制造經驗無償提供給設備研發企業,讓國內核電設備商節省了大量資金和成本,部分重要設備的國產化時間縮短了8—10年。一些成員單位遇到的生產資源不足、管理人員缺失、制造加工能力不足等難題,通過成員間的資源調配得以解決,實現了“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共同提升”。以此為轉折,百萬千瓦商用核電站的國產化進程越發順利,一大批國產化創新設備被成功研制,如自動焊技術、核電蒸汽發生器等。
中廣核還牽頭組建了中國核電裝備協同創新聯盟,聯盟由我國最具實力的裝備企業、高校院所、工程公司和運營公司組成,以政府引導、需求牽引、技術推動為手段,實現研發、應用、推廣協同運作。
通過協同創新,我國核電技術研發能力接近了世界先進水平,而核電站建設、運行、管理水平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核電設備制造能力和自主化水平不斷增強。
促建聯合艦隊打造中國核電品牌
我國目前在建的核電項目居全球第一,中廣核是全球在建核電機組規模最大的企業,未來訂單很多,還要費力開拓國際市場嗎?
在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看來,我國是核電大國毋庸置疑,但走出國門才是躋身核電強國的重要標志。從中國科技和產業發展的高度看,核電是大國實力的標志與象征。作為國際經濟和政治角力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絕不應當缺席國際核電市場。
我國核電技術已走了30多年,已掌握了核電的關鍵技術,核電設備的國產化率達85%。中國核電走到了最后的關鍵一步:樹立自身核電技術品牌,走出國門。
中廣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CPR1000+經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評審,總體水平達三代核電技術水平,各項設計指標均滿足我國最新核安全法規,以及美國和歐洲標準。可以說,這項技術已具有國際競爭力,為我國核電走出國門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中核、國核兩家企業的技術也具備了走出去的條件。
從引進國際先進設備、技術和管理起步的中廣核,具有良好的國際化發展基礎,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資本運營平臺,加快開拓國際市場步伐。目前,中廣核已與南非、白俄羅斯、泰國、越南、烏克蘭等國簽署相關合作諒解備忘錄,并為泰國培養了第一批核電中高級管理人員,與土耳其、英國、馬來西亞、波蘭、保加利亞等國建立了多方合作、溝通、交流的渠道,建立自己的分支機構。
然而,作為中央企業的中廣核更多的思考不是自己如何走出去,而是中國核電應該怎樣走出去。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賀禹提案,核電技術“走出去”應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去實施。呼吁以政府為主導,明確核電走出去的戰略定位并理順戰略結構,加強對核電出口的統一組織和領導,整合所有資源,以國家行為綜合運用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推動實施核電走出去戰略,使我國核電技術在世界打響中國品牌。
中廣核已蓄勢待發,做好準備到國際上建“中國工程”,發展清潔能源,造福人類社會。
責任編輯:何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