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分析三大事故 核電發展不應停頓
冷靜而實事求是地觀察核能整體發展過程不難證明核能是可以大規模利用的清潔、經濟的可靠能源,即使把三次嚴重核電事故都考慮在內,這一結論
冷靜而實事求是地觀察核能整體發展過程不難證明核能是可以大規模利用的清潔、經濟的可靠能源,即使把三次嚴重核電事故都考慮在內,這一結論也不會改變。
背景回顧
正當我國為解決能源保障與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而開始大力發展核電的重要年代,于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又給我國核電發展帶來了重創,為重新審視核安全,國家關停了大部分新建和待建核電項目。幸好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在2015年又重新迎來了核電發展的新開端。2017年年初,我國制定了《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中國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
發展現狀
截至2017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裝機容量3688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2155萬千瓦。據此估算,尚有3000萬千瓦左右裝機缺口,隨著三門核電1號機組并網發電及華龍一號機組順利建設,未來三年我國核電有望迎來加速增長期。
回想福島核電事故發生時,現代媒體大量直觀的信息給人們的視覺造成了震撼性的巨大沖擊,連續發生的氫爆畫面,大量的放射性污水流入海洋等等,立即激起了普遍的恐核反核意識,暫時淡忘了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能源保障與迫在眉睫的環保問題。在當時的形勢下,講棄核的理由俯拾皆是,而堅持核能發展的論點卻寸步難行。
如今六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一切正常的社會生活都在繼續,于是冷靜的分析思維又逐漸回歸,因為畢竟生存的第一要務是發展,對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
在各種人類社會活動中,包括能源的生產與利用,都不可避免地包含一定的風險。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至今仍是以煤為主,在煤炭的生產過程中,近十年以來全國煤礦直接工傷死亡達四萬多人,就連安全記錄最好的2014年死亡事故也超過一千人,同時還造成大量的塵肺病患者,經過幾年痛苦的生活后提前結束一生。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全世界煤炭總產量的一半都是在我國經濟比較發達和人口相對密集的有限地區內直接燃燒的,由此而造成極端氣候條件越來越頻發、跨省大面積的持續霧霾天氣、在各種癌癥死亡病例中近年來肺癌已躍居首位等等,所有這些緊急事態都在明確呼吁及早根本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用大規模清潔能源取代煤炭及其他化石燃料。
回顧人類歷史,曾經發生過三次重大核事故:
事故一:三哩島核事故
1973年發生的美國三哩島二號堆核電站堆芯部分融化,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生的嚴重核電事故;
事故二:福島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史無前例的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致使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堆芯燒毀發生數次氫爆和氣體放射性裂變產物及廢水的大量泄漏;
事故回顧三: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嚴重核電事故是于前蘇聯解體過程中的政治動亂年代發生在特殊類型反應堆上的一起核電災難,也是唯一直接造成人員輻射傷亡的核事故。
然而,當我們冷靜而實事求是地仔細分析下三次核電事故:
美國三哩島核電事故,雖然立刻造成了世界性的轟動,但實際上它未對環境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放射性影響,也沒有人員受到過量的放射性傷害;
接下來不得不重點說說日本福島事故,仔細分析事故的全過程就會發現,雖然那次實際的地震強度比早期沸水堆抗震設計基準要求大兩三倍,但日本54座核電站中當時正處于運行狀態的反應堆無一例外地都完成了自動停堆過程,立刻使反應堆轉入了安全狀態,絕好地證明了包括最老的沸水堆在內的各種反應堆核電站都具有足夠的抗震能力。
約一小時后十幾米浪高的海嘯來襲,除福島第一核電站外的其他反應堆也都未導致被破壞,就連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2#、3#和4#反應堆也是在海嘯襲擊十八小時后,當蓄電池電源能量耗盡時反應堆才開始惡化和失控的。
2012年日本政府組織了十三名權威專家對此次核災難性事故進行了徹底調查,結果得出明確結論,即3.11地震與海嘯是天災,而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嚴重事故的發生則純屬人禍:
東電公司在其第一核電站的設計與建造過程中多方降低技術要求,出于節省考慮,過分降低了廠址地面標高;
放棄了對緊急備用柴油發電機廠房的保護與防水要求;
把蓄電池組可靠電源的容量由常見的72小時減為實際上只有18小時;
此外,在多年的運行過程中曾屢次發現安全隱患但一直瞞報不改,所以在緊急事故條件下安全冷卻系統和安全注水閥門都打不開;
事故發生后為了避免引起法律訴訟與賠償責任而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救援的大動作,因而失去了最后的挽救機會。
上述這五個失誤都完全是人為因素,而且哪怕其中有任何一個能夠躲避,都有可能免于這場核災難的發生,所以東電這種企業利益至上的文化行為才是造成這場嚴重事故的決定性因素,并把本來可以證明核電站能夠抵抗地震與海嘯襲擊的寶貴機遇變成了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核災難和對公眾心理造成震撼性的巨大沖擊。
盡管如此,在整個事故過程中并沒有人員受到過度的輻射傷害,在核電站周圍被撤離的居民中出現其死亡率高于其他正常生活人群,主要是由于緊急撤離使生活條件突然發生劇烈變化而產生極度悲觀失望情緒所造成的。
唯一直接造成人員輻射傷亡的是發生于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嚴重核電事故,這是由其反應堆的特殊性決定的。之所以說它特殊主要是因為它是在全世界所有反應堆中唯一在低負荷下具有正反應性溫度系數的反應堆。
在投產后不久的一次計劃停堆過程中,為了驗證低功率下可以提高發電效率繼續提供廠用電的能力,在靠近正反應性溫度系數的高危區間堅持連續運行超過了一整天,其間又出現了碘坑恢復后反應性自動增長等復雜的物理現象,不可理解的是進行這種試驗居然沒有物理工程師在現場配合監護,而只是由一個資深的電氣工程師主導全部試驗工作,為了頑固地把試驗進行到底,竟一道一道地關閉了所有的控制保護線路,直至最后六道自動停堆保護系統也全被拆除,于是真正把這座反應堆變成了以前西方國家對其戲稱的“運行的炸彈”,至此這場災難性的嚴重事故已絕對不可避免。不管在技術層面如何難以理解,但它畢竟發生了。
然而,即使把切爾諾貝利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例考慮在內,綜合評價各個能源分支系統,各種社會調查都表明,“非核能源”的實際風險仍然成百上千倍地高于核電,證明了發展核電是破解迫在眉睫的環保與氣候變化難題的有力措施,因而無論出于什么原因而延誤核電的發展,或在發生核電嚴重事故后采取過于謹慎的限制措施,都會給社會發展和人們的健康帶來附加的負面影響,因而從整體社會發展需要來衡量,核電發展是不應停頓的。
我國已確定了以壓水堆為主的核電發展方針,目前的主力堆型AP-1000、CAP-1400以及華龍一號等都是按照最嚴格的國際核安全標準進行設計的,我國壓水堆核電站平均負荷因數已達90%,其可靠性也已超過了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壓力的常規火電,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在每座核電廠周圍及臨近大城市都進行了嚴格的放射性劑量監測,未發現環境本底放射性有明顯變化,設備制造也已達到了每年裝備八座左右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的能力。
一切發展條件齊備,如能按國家計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發展核電,那么中國核電一定能夠在國家能源保障及根本改善能源結構方面做出越來越多的實際貢獻。
原標題:冷靜分析三大事故 核電發展不應停頓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