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路線助力中國風電一路披荊斬棘遍插旌旗
康大海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中國風電集團監控大廳看風機運行情況,他的身份是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總經理,監控大廳是由他親自主導設計的。 這是一個大約100平方米的大廳,在大廳的正面墻上
康大海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中國風電集團監控大廳看風機運行情況,他的身份是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總經理,監控大廳是由他親自主導設計的。
這是一個大約100平方米的大廳,在大廳的正面墻上,是一個由幾十個一平米的大小的顯示屏組成的更大的屏幕,總計大約40平方米。每個顯示屏上有幾十到上百個風機圖形在不停的轉動。
康大海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這個顯示屏是中國風電集團員工心情的晴雨表。”顯示屏內風機圖形是綠色時,表示風機正在發電,紅色表示故障,灰色表示停機。
康大海指著屏幕說,中國風電集團的風電場運行情況一目了然,集團20多個風電場,總共1000多臺風機運行實況都能在屏上顯示。甚至每臺風機發生了故障,總部會馬上知道。這套系統還被連接到總部高管的電腦上。“下一步,我們還會把風電運行情況做到手機上,可隨時查閱。”
不僅如此,基于集團風電場的監控系統,康大海還把融合了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的一站式智能電站的解決方案做成了產品,而在五年前,康大海還對風電幾乎一無所知。
難題來了
2007年10月,剛來中國風電集團的康大海接受了一項任務。中國風電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順興提出,能否在北京辦公室里了解集團在遼寧省昌圖縣風電場的實際運行情況。劉順興認為,火電廠能夠實現遠程在線監視,風電場也應該能實現。
那時風電場對康大海來說只是一個概念,要解決這一個問題,他首先必須到現場了解一下風電場的運行。
他乘火車去沈陽,然后轉乘大巴到昌圖。第一次到風電場的康大海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昌圖風電場的66臺風機在他想象中并不多,但是在接近風電場時,感覺漫山遍野都是風機。走到最近的一個風機下面,如何把風電場的實時運行情況傳輸到北京總部,康大海先前的經歷幫了他的忙。在清華大學上大二那年開始,康大海就兼職做軟件開發項目,1998年他和學兄們為聯想集團開發了代理商下單系統和聯想1+1專賣店管理系統,賺取了第一桶金。 2000年,康大海大學畢業后正趕上互聯網第一波熱潮,他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很快,互聯網大潮退去,康大海就和幾個學兄經營一家軟件公司,從事辦公自動化系統和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的開發和建設。后來,這家公司由他獨立經營。
2007年5月的一天,新成立不久的一家公司協合能源力邀他加盟,協合能源是中國風電集團的前身,主營風電,當時只有20多人??荡蠛T谧屑毞治隽诵履茉窗l展前景后,于2007年6月加入中國風電集團。
“那時候公司只有20多人,辦公場所也不到200平方米,我的主要工作是網絡和網站維護,甚至還包括打字、開車當司機等雜活。”康大海說。很快,他發現自己以前的經驗在這里可以用上。除了網絡維護工作之外,他根據經驗開始搭建內部小規模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將信息發布、發文、簽報等審批流程信息化。
但是,與眼前的任務相比,這些都不算什么。康大海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后,在2008年底,決定采用一家做過火電廠監控軟件的公司提供的系統,實現總部對風機運行數據管理及監控。經過一年的開發實施,2009年底,一期工程完工,實現了10個風電場現場數據的采集、傳輸和顯示。同時也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分析,并形成基本的工況曲線圖。
劉順興提出的在北京辦公室看風場運行情況的目標實現了,系統功能的實現也帶來了效益。就在系統上線后不久,北京控制室值班人員通過功率曲線發現位于遼寧阜新彰東風場的一批新并網的機組,發電能力只能達到其他的一半。發電多少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效益,這究竟是什么問題?問題很快通報給現場運行人員,通過檢查發現,廠商為了安全對新投運的機組做了功率限制設置。
雖然這個系統達到了領導的要求,實現了預期目標。但是,這套系統并不能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數據需求。
更上一層樓
康大海很快發現,傳統軟件開發商對于風電運行不熟悉,對風電的一些特殊情況不夠明確和了解?;痣娨粋€電廠,規模很大,但是機組很少,一到兩臺機組。風電和火電不同,風電電廠的裝機規模和火電比小很多,但是機組很多,每一臺風機都是一個獨立的機組,而機組和機組之間很多東西都是相同的,需要去橫向對比分析,外部開發商的火電思維有很多的局限性。
康大海認為,集團化的遠程集中監控系統必然要朝著智能分析的方向演變,隨著對風電場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的逐步提升,外部廠商開發的平臺,無法實現風電場運行過程中提出的新需求,部分能夠實現的功能,實施起來也存在周期長,困難多。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隨著中國風電集團的發展,原有系統的容量已經限制了后續風場的接入,并且隨著時間變化,系統的性能也開始有所下降。那時集團已經擁有近20個風電場。發現這個問題后,康大海提出要組建一個團隊獨立開發這套系統,以能夠更好地支持集團的業務發展。但他的提議引起了爭議,反對者也不無道理,他們認為作為一家風電企業,搞軟件開發沒有優勢,存在很多困難。康大海仔細分析了利弊,一直通過外部供應商開發,外部團隊來實施系統,必定要受制于人。外部開發團隊本身對風電業務不夠熟悉。而風電是公司的主要業務,要在這個領域一直發展下去,隨著業務的深入,未來功能需求會越來越多。公司發展必然要走向數據分析等精細化管理,系統完全依賴外部力量,會受到很多限制,也存在風險。如果公司自己組建一個團隊就能夠實現與業務部門的精密結合,滿足業務部門的功能需求將非常及時便利。作為一個零基礎的團隊,前期面臨的技術困難可能會大一些,如果能夠克服這些困難,接下來的工作將會理順。
就在懸疑不定時,一本雜志幫了康大海的忙。劉順興在飛機上看到了一本關于物聯網的雜志。在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后,劉下了一個論斷,未來物聯網肯定會大發展,風電作為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產業,設備已經具備基本基礎,必然要比其他的行業更早進入物聯網。
下飛機后,他回到公司召集康大海等討論,提出風電物聯網的概念,并支持組建系統開發團隊。
2010年9月,只有4人的團隊組建成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舊系統尚未納入的10多個風場數據盡快接入。團隊剛組建,可公司的期待卻很高,風場接入不了,質疑聲給了康大海非常大的壓力。
系統開發的困難并不比質疑者當初想得少。隨著風電場運行時間累積,數據量不斷變大,后臺服務器運行癱瘓,數據中斷時有發生。康大海為此經常通宵達旦,跑遍了集團下屬的二十幾個風場,不斷去優化處理這些問題。“有時候接入一個風場沒有任何問題,而接入更多風場,性能就出現很大問題。”康大海說。
經過10個月的努力。2011年7月,在集團領導和同事的贊揚聲中,康大海和他的團隊將2008年招標采購的系統切換為自己開發的系統,實現了公司下屬所有風電場、光伏電站的穩定接入。
新征程
自主開發系統的性能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而集團領導在聽取康大海2011年年終述職后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既然公司系統開發得很完善,是不是能夠產品化,提供給其他的風電場甚至其他的行業?
對于康大海,這是一個新的課題。為集團開發系統,是按照項目的模式實現,只追求結果;而做成產品,就要考慮各種實際情況。
康大海再次挑起了擔子。他認真分析了當前電廠應用的系統格局,發現監控、功率預測、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等系統都是獨立的廠家來完成,需要與其他的系統進行大量的數據交互。而且所有系統都要解決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展示和數據分析這樣的問題。如果將很多家實現的功能在一個平臺實現,必然會降低成本,實現更大的效益。中國風電集團的風電場遠程監控、狀態監測、故障診斷正是基于這樣一個平臺。
“實際上,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一個能夠適用于各行業的通用物聯網實時系統中間件軟件,這個軟件和業務無關,只考慮數據的獲取、存儲、展示和分析等常用功能,應用到不同的行業時,只需要按照行業需要做不同的應用進行對接。這將是一個很好的產品,它解決了絕大部分物聯網系統50%以上的工作。我不可能做所有業務,未來我會考慮把這個中間件放到互聯網上去,形成一個開放平臺,把數據基礎打牢,行業應用讓別人來開發,還可以讓有經驗的專家在這個平臺上提供服務。”康大海對系統的前景滿懷信心。這是一個融合了新能源、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多個當前熱門概念的產品。
為此,公司還成立一個專業公司開發這個產品,康大海于是有一個新身份:北京動力協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經過10個月的努力,康大海他們實時物聯網中間件平臺第一版本已經成功開發出來,并基于這套中間件系統已經實現了一系列的智能電站解決方案產品。目前,已經在和幾個風電場運營商洽談合作問題。
他把公司定位為“一站式智能電站解決方案專家”,為客戶創造價值,將數據轉化為知識,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提高電站整體效率,讓每一臺風機轉出更多的錢來。
這是一個大約100平方米的大廳,在大廳的正面墻上,是一個由幾十個一平米的大小的顯示屏組成的更大的屏幕,總計大約40平方米。每個顯示屏上有幾十到上百個風機圖形在不停的轉動。
康大海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這個顯示屏是中國風電集團員工心情的晴雨表。”顯示屏內風機圖形是綠色時,表示風機正在發電,紅色表示故障,灰色表示停機。
康大海指著屏幕說,中國風電集團的風電場運行情況一目了然,集團20多個風電場,總共1000多臺風機運行實況都能在屏上顯示。甚至每臺風機發生了故障,總部會馬上知道。這套系統還被連接到總部高管的電腦上。“下一步,我們還會把風電運行情況做到手機上,可隨時查閱。”
不僅如此,基于集團風電場的監控系統,康大海還把融合了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的一站式智能電站的解決方案做成了產品,而在五年前,康大海還對風電幾乎一無所知。
難題來了
2007年10月,剛來中國風電集團的康大海接受了一項任務。中國風電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順興提出,能否在北京辦公室里了解集團在遼寧省昌圖縣風電場的實際運行情況。劉順興認為,火電廠能夠實現遠程在線監視,風電場也應該能實現。
那時風電場對康大海來說只是一個概念,要解決這一個問題,他首先必須到現場了解一下風電場的運行。
他乘火車去沈陽,然后轉乘大巴到昌圖。第一次到風電場的康大海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昌圖風電場的66臺風機在他想象中并不多,但是在接近風電場時,感覺漫山遍野都是風機。走到最近的一個風機下面,如何把風電場的實時運行情況傳輸到北京總部,康大海先前的經歷幫了他的忙。在清華大學上大二那年開始,康大海就兼職做軟件開發項目,1998年他和學兄們為聯想集團開發了代理商下單系統和聯想1+1專賣店管理系統,賺取了第一桶金。 2000年,康大海大學畢業后正趕上互聯網第一波熱潮,他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很快,互聯網大潮退去,康大海就和幾個學兄經營一家軟件公司,從事辦公自動化系統和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的開發和建設。后來,這家公司由他獨立經營。
2007年5月的一天,新成立不久的一家公司協合能源力邀他加盟,協合能源是中國風電集團的前身,主營風電,當時只有20多人??荡蠛T谧屑毞治隽诵履茉窗l展前景后,于2007年6月加入中國風電集團。
“那時候公司只有20多人,辦公場所也不到200平方米,我的主要工作是網絡和網站維護,甚至還包括打字、開車當司機等雜活。”康大海說。很快,他發現自己以前的經驗在這里可以用上。除了網絡維護工作之外,他根據經驗開始搭建內部小規模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將信息發布、發文、簽報等審批流程信息化。
但是,與眼前的任務相比,這些都不算什么。康大海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后,在2008年底,決定采用一家做過火電廠監控軟件的公司提供的系統,實現總部對風機運行數據管理及監控。經過一年的開發實施,2009年底,一期工程完工,實現了10個風電場現場數據的采集、傳輸和顯示。同時也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分析,并形成基本的工況曲線圖。
劉順興提出的在北京辦公室看風場運行情況的目標實現了,系統功能的實現也帶來了效益。就在系統上線后不久,北京控制室值班人員通過功率曲線發現位于遼寧阜新彰東風場的一批新并網的機組,發電能力只能達到其他的一半。發電多少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效益,這究竟是什么問題?問題很快通報給現場運行人員,通過檢查發現,廠商為了安全對新投運的機組做了功率限制設置。
雖然這個系統達到了領導的要求,實現了預期目標。但是,這套系統并不能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數據需求。
更上一層樓
康大海很快發現,傳統軟件開發商對于風電運行不熟悉,對風電的一些特殊情況不夠明確和了解?;痣娨粋€電廠,規模很大,但是機組很少,一到兩臺機組。風電和火電不同,風電電廠的裝機規模和火電比小很多,但是機組很多,每一臺風機都是一個獨立的機組,而機組和機組之間很多東西都是相同的,需要去橫向對比分析,外部開發商的火電思維有很多的局限性。
康大海認為,集團化的遠程集中監控系統必然要朝著智能分析的方向演變,隨著對風電場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的逐步提升,外部廠商開發的平臺,無法實現風電場運行過程中提出的新需求,部分能夠實現的功能,實施起來也存在周期長,困難多。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隨著中國風電集團的發展,原有系統的容量已經限制了后續風場的接入,并且隨著時間變化,系統的性能也開始有所下降。那時集團已經擁有近20個風電場。發現這個問題后,康大海提出要組建一個團隊獨立開發這套系統,以能夠更好地支持集團的業務發展。但他的提議引起了爭議,反對者也不無道理,他們認為作為一家風電企業,搞軟件開發沒有優勢,存在很多困難。康大海仔細分析了利弊,一直通過外部供應商開發,外部團隊來實施系統,必定要受制于人。外部開發團隊本身對風電業務不夠熟悉。而風電是公司的主要業務,要在這個領域一直發展下去,隨著業務的深入,未來功能需求會越來越多。公司發展必然要走向數據分析等精細化管理,系統完全依賴外部力量,會受到很多限制,也存在風險。如果公司自己組建一個團隊就能夠實現與業務部門的精密結合,滿足業務部門的功能需求將非常及時便利。作為一個零基礎的團隊,前期面臨的技術困難可能會大一些,如果能夠克服這些困難,接下來的工作將會理順。
就在懸疑不定時,一本雜志幫了康大海的忙。劉順興在飛機上看到了一本關于物聯網的雜志。在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后,劉下了一個論斷,未來物聯網肯定會大發展,風電作為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產業,設備已經具備基本基礎,必然要比其他的行業更早進入物聯網。
下飛機后,他回到公司召集康大海等討論,提出風電物聯網的概念,并支持組建系統開發團隊。
2010年9月,只有4人的團隊組建成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舊系統尚未納入的10多個風場數據盡快接入。團隊剛組建,可公司的期待卻很高,風場接入不了,質疑聲給了康大海非常大的壓力。
系統開發的困難并不比質疑者當初想得少。隨著風電場運行時間累積,數據量不斷變大,后臺服務器運行癱瘓,數據中斷時有發生。康大海為此經常通宵達旦,跑遍了集團下屬的二十幾個風場,不斷去優化處理這些問題。“有時候接入一個風場沒有任何問題,而接入更多風場,性能就出現很大問題。”康大海說。
經過10個月的努力。2011年7月,在集團領導和同事的贊揚聲中,康大海和他的團隊將2008年招標采購的系統切換為自己開發的系統,實現了公司下屬所有風電場、光伏電站的穩定接入。
新征程
自主開發系統的性能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而集團領導在聽取康大海2011年年終述職后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既然公司系統開發得很完善,是不是能夠產品化,提供給其他的風電場甚至其他的行業?
對于康大海,這是一個新的課題。為集團開發系統,是按照項目的模式實現,只追求結果;而做成產品,就要考慮各種實際情況。
康大海再次挑起了擔子。他認真分析了當前電廠應用的系統格局,發現監控、功率預測、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等系統都是獨立的廠家來完成,需要與其他的系統進行大量的數據交互。而且所有系統都要解決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展示和數據分析這樣的問題。如果將很多家實現的功能在一個平臺實現,必然會降低成本,實現更大的效益。中國風電集團的風電場遠程監控、狀態監測、故障診斷正是基于這樣一個平臺。
“實際上,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一個能夠適用于各行業的通用物聯網實時系統中間件軟件,這個軟件和業務無關,只考慮數據的獲取、存儲、展示和分析等常用功能,應用到不同的行業時,只需要按照行業需要做不同的應用進行對接。這將是一個很好的產品,它解決了絕大部分物聯網系統50%以上的工作。我不可能做所有業務,未來我會考慮把這個中間件放到互聯網上去,形成一個開放平臺,把數據基礎打牢,行業應用讓別人來開發,還可以讓有經驗的專家在這個平臺上提供服務。”康大海對系統的前景滿懷信心。這是一個融合了新能源、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多個當前熱門概念的產品。
為此,公司還成立一個專業公司開發這個產品,康大海于是有一個新身份:北京動力協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經過10個月的努力,康大海他們實時物聯網中間件平臺第一版本已經成功開發出來,并基于這套中間件系統已經實現了一系列的智能電站解決方案產品。目前,已經在和幾個風電場運營商洽談合作問題。
他把公司定位為“一站式智能電站解決方案專家”,為客戶創造價值,將數據轉化為知識,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提高電站整體效率,讓每一臺風機轉出更多的錢來。
責任編輯:何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炷潦┕ろ樌瓿?/a>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炷潦┕ろ樌瓿?/a>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