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法煙氣除濕減排干煙技術路線
摸索并形成了全新的煙氣冷凝除濕減排技術思路,通過這一技術的實施,可同步獲得減少白煙、降低水耗、減除煙塵、SO3、Hg等多種污染物的綜合效果,起到很好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4年9月26日,國家能源局授予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外三”)“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稱號。這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獲得此殊榮的發電企業。外三始終堅持構建節能型低成本“超低排放”環保之路,通過多項環保項目的實施,2015年外三的污染物排放濃度已經遠優于新的國家環保標準甚至達到和超過燃氣輪機的排放標準。2016年公司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平均值分別為煙塵2.1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5.5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6.89毫克/立方米。但由于外三兩臺機組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技術,脫硫出口濕煙氣中仍含有大量的霧狀水汽,以汽態形式經煙囪排出。經前期石膏雨治理后,這些含酸水蒸氣雖不會以液滴(石膏)雨形式在附近跌落,但這些帶有較高酸度的水汽客觀上仍然會對大氣產生一定的污染,而白色煙羽的視覺效果也會引起公眾的誤解為此,在上海環保局的支持下,外三進一步采取措施,挖掘潛力,不僅尋找出了降低酸性水霧對大氣的污染的辦法,同時顯著緩解了白色煙羽的現象。
簡述濕法脫硫煙氣特性及傳統煙氣加熱技術路線
1、白色煙羽及石膏雨現象
濕法煙氣脫硫系統中,吸收塔出口凈煙氣溫度一般為45℃-51℃(煙煤)成55℃-60℃(褐煤)。煙氣成分中固體狀態的粉塵和石膏與煙氣中液態水混合形成石膏漿液,以液體狀態存在于煙氣中,另外煙氣成分中還包括氣體狀態的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2)、三氧化硫(SO3)、二氧化硫(SO2)、氧氣(O2)和汽態的水蒸汽(H2O)等。煙氣最重要的特性是處于濕飽和狀態,即液態水與汽態水共存于煙氣之中。在流經煙道、煙囪排入大氣的過程中因溫度降低,煙氣中部分汽態水和污染物會發生凝結,液體狀態的漿液量會增加,形成“石膏雨”現象。由于環境溫度總是低于煙氣溫度,因此當煙氣排入大氣時會因環境吸熱而造成煙氣濕度增加,甚至降溫析出飽和水,形成“白色煙羽”現象。近年來燃煤電廠顆粒物排放的研究表明,電廠排放的“白色煙羽”中不僅含有大量冷凝水,同時還包含數目可觀的糊粒物,尤其是可凝結顆粒物部分長久以來被研究者所忽視。可凝結顆粒物(condensableparticulatematter,CPM)指在煙道條件下為氣態,但是從煙皮排放后降溫并稀釋到大氣中時發生凝結和/或反應而立即變為固態或液態顆粒物的物質。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可凝結顆粒物都被假定為PM2.5粒徑級別。而可凝結顆粒物中,主要為SO3和水蒸氣凝結產生的H2SO4及其反應產物,該類物質是導致煙囪不透明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減少“白色煙羽”中顆粒物的排放,成為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2、傳統消除白色煙羽的技術路線
脫硫系統出口的飽和煙氣排入較低溫度的環境大氣后,煙氣冷卻后達到飽和濕煙氣后,水霧開始析出,從而產生“白色煙羽”,隨著水霧的不斷稀釋,“白色煙羽”會逐漸消失。通過煙氣再熱來防止“白色煙羽”的出現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然而,煙羽的形成高度依賴于氣象條件。對脫硫系統吸收塔出口煙氣進行再熱,雖然對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沒有影響,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煙氣抬升高度和擴散范圍,減少煙囪“白色煙羽”和電廠周邊“石膏雨”的形成,對那些離中心城市較近、位于環境敏感度較高區域的火電廠,有必要對濕法煙氣脫硫后的低溫濕煙氣采取再熱措施。
加熱煙氣法就是將脫硫后溫度為45-60℃的煙氣加熱到70-80℃,使煙氣遠離水的露點溫度,且保證煙氣在煙囪出口仍適度過熱,可以有效減弱尾部煙道和煙囪的腐蝕。提高煙氣溫度可以增強煙氣抬升、擴散效果,使煙氣在排出煙囪以后,能夠實現充分稀釋,從而減弱煙囪周圍的“石膏雨”現象。最早使用的煙氣加熱形式有四種,如圖1所示。在線加熱通過位于煙道內的換熱器來加熱凈煙氣。間接熱空氣噴入加熱是將空氣在外部換熱器加熱后與出口煙氣混合。直接燃燒加熱是將燃油或天然氣燃燒生成的熱燃燒氣與出口煙氣混合。部分旁路加熱是將進入脘硫塔前的一部分煙氣繞過脫硫設施,與脫硫后的凈煙氣混合。但無論采用何種加熱方式,由于需將煙溫提升20-30℃,其能耗較大,機組煤耗上升至少2克/千瓦時,運營成本都很高。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