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火電、鋼鐵等25個重點行業將全部達到特別排放限值 今后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么打
重現清水綠岸 魚翔淺底景象
市環保局水處副處長趙文喜解讀《天津市打好碧水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天津市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天津市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天津市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
水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涉及碧水保衛戰和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三個攻堅戰,簡稱為《碧水保衛戰(1+3)》。作戰計劃各有側重,碧水保衛戰突出全面治理水污染,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突出“保好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突出“治差水”,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突出海洋環境保護。
碧水保衛戰(1+3)總體思路是,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系統推進水資源節約、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加大工業、生活和農業農村污水治理力度,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推進水岸共治,陸海并治。
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渤海天津海域生態環境保持穩定;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40%,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劣于Ⅴ類)斷面比例降低到30%。
保好水 治差水
打好碧水保衛戰的主要思路是,系統推進水資源節約、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堅持水陸統籌,系統施治,深入推進工業、生活和農業農村污水治理,全面加強水污染防治。確定了包括9方面36項任務,重點是狠抓工業污染防治、強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實施流域系統治理,保障水生態環境健康,提升環境監管水平等。
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的主要思路是,加強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的全過程管理,確保城鄉居民喝上清潔安全的水。包括8方面23項任務,重點是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實施于橋水庫等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治理,強化飲用水保護監督執法,提高飲用水監測預警水平,降低管網水泄漏率,全面保障飲用水安全等。
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的主要思路是,控源—截污—治河,實施系統治理,基本消滅全市黑臭水體。包括8方面26項任務,重點是補齊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實施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強化入河排污口門整治監管,深入水污染源治理,開展水生態修復,推進水系連通循環等。
突出海洋環境保護
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主要思路是,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削減入海總量,保護自然岸線,提高海洋生態系統功能,改善渤海天津海域生態環境。包括5方面21項任務,重點是嚴控圍填海和自然岸線開發,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防控港口船舶污染,加強自然岸線和濱海濕地保護及修復,大力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等。
讓百姓吃得放心 住得安心
市環保局土壤處處長袁倩解讀《天津市打好凈土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
凈土保衛戰圍繞一個目標,兩個出發點開展。一個目標就是持續改善天津市土壤環境質量,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左右,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兩個出發點是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攻堅解決土壤環境安全突出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 “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推進詳查 掌握土壤環境
要扎實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全部4725個土壤點位、207個農產品點位的檢測,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18年啟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2020年底前掌握我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
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以農用地詳查數據為基礎,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工作,將耕地劃分為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嚴格管控等三類,建立分類清單,分別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保證農產品安全。其中優先保護類耕地要加強特殊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安全利用類耕地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嚴格管控類耕地實施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計劃。
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全面落實《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公布污染地塊名錄,建立環保、規劃、國土房管、工信等部門信息溝通共享機制,實行聯動監管,嚴格用地準入,對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和用途變為居住、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上述用地開展調查評估,存在風險的進行治理修復,保證建設用地環境安全。
強化污染源監管
加強污染源監管。一是在工業污染源監管方面,全面落實《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確定重點監管企業,定期開展企業及周邊用地土壤環境監測,整治固體廢物堆存場所,加強重金屬及危險廢物監管;二是在農業污染源監管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2020年主要作物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進一步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三是在減少生活污染方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在寧河、東麗、西青等區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集中攻堅,解決遺留問題。
有序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對擬建設為居住、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歷史遺留污染地塊和依據農用地詳查結果確定的農用地修復區域,有序開展治理與修復,同時加強修復過程監管及修復效果評估,保證建設用地和農用地環境安全。
留住鳥語花香
田園風光
市環保局生態處處長馬海衛解讀《天津市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
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任務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及化肥農藥負增長行動為重點,統籌生產生活生態,整合資源,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包括五方面16個任務,初步設計了52個工程項目。重點是推進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收集全處理、農村衛生廁所全普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優化農業投入品結構,在2019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基礎上,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進一步加快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畜禽糞污、農田殘膜基本實現全量化利用。
五大任務措施具體包括: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與無害化治理,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全覆蓋處理,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積極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機制。
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著力解決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源頭防控,推進整建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秸稈、農膜等農田廢棄物回收及資源化利用。
推進農業投入品優化調整。科學施肥,精準施藥,開展化肥農藥負增長行動;合理使用獸用抗菌劑,促進源頭減量,遏制殘留超標;規范飼料添加劑管理,避免食品和環境安全隱患。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農業資源環境管控,強化耕地、漁業水域、濕地等用途管控,嚴防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對資源環境的破壞;推進種植業節水減污,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減少農田退水對水體的污染;積極發展綠色循環低碳農業。
提升農業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建立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信息平臺,加強環境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農業農村污染源監管機制,探索創新分散污染源環境監管手段等。
顯著降低柴油貨車
污染排放總量
市環保局機動車處副處長張澤生解讀《天津市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
天津市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的原則是統籌“車、油、路”各項工作,以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保證油品質量、加強在用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持續完善工作機制為抓手,以顯著降低柴油貨車污染排放總量為目標,不斷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作。
通過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嚴格管控柴油貨車、嚴格管控車用油品和尿素、嚴格管控柴油機、持續實施交通優化疏導五方面舉措共計22項任務,實現到2020年,鐵路貨運占全市貨運量比例達到16%,多式聯運比例達到10%,天津港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達到1.5%,柴油貨車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5%的工作目標。
在五大舉措中,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是新增亮點,通過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提高鐵路資源利用效率、推廣綠色運輸、推廣新能源運輸車等工作減少柴油貨車的污染。另外,未來幾年的柴油貨車污染防治工作也將更細化明確。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