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推高上半年電力需求 煤電仍擔調峰大任
7月30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指出,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4%,其中一、二季度分別增長9.8%和9.0%,這已經是我國連續8個季度用電量保持在5.5%—10%的增長區間。
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同期工業增速為6.7%、實際GDP增速為6.8%的情況下,用電量增速能達到9.4!
對此,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介紹了以下四大原因:
一是宏觀經濟因素。今年以來宏觀經濟總體平穩、穩重向好,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改善、生產平穩的發展態勢支撐了電力消費增長,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了7.6%
二是天氣因素以及居民消費升級拉動。消費升級體現在居民電氣化水平的提高,天氣因素如廣東省年初的寒潮以及5月份的高溫天氣,拉動該省用電量增速約為3.5個百分點。
三是服務業較快增長。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7%,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5.5%。
四是電能替代高速增長。2018年電能替代計劃完成電量1000億千瓦時,目前時間過半,任務也已過半。
從供需情況看,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但寬松程度比兩年前明顯收窄,中電聯預測,在“迎峰度夏”期間,河北南部電網、京津唐和山東電網會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等省份會出現電力供需偏緊的局面。
在此次用電高負荷周期中,有以下兩個問題值得特別關注:
首先是煤電對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從供給側來看,近年來由于新能源比重持續上升,導致部分時段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不足;從需求側來看,經濟結構調整,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的比重持續提高,也帶動了系統峰谷差持續擴大。在上述情況下,煤電作為調峰手段的功能被不斷強化,因此,在高需求負荷的情況下,更應該高度關注火電機組的生存和安全運行問題,確保煤電作為備用能源對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
其次是火電廠經營困難,傳統的煤、電矛盾再度浮現。根據CECI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電煤各期價格都超過了《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中規定的綠色區間上限。電煤價格居高不下,導致電廠經營困難。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火電行業資產利潤率僅0.3%,火電企業虧損面仍接近一半,部分大型發電集團煤電和供熱板塊持續虧損。
對于煤價問題,中電聯建議,應千方百計將電煤綜合價格穩定在國家確定的綠色區間,有效緩解煤電企業的經營困局,增強煤電企業保供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具體措施則包括進一步規范定價機制,規范鐵路、港口等環節收費,以及有效降低電煤物流成本,等等。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