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杭州九峰垃圾發電項目為例 看垃圾焚燒發電廠如何破解“鄰避效應”
由《2017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報告》得知,截至2016年統計數據,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94%,全國共有2213座垃圾處理設施,從處理技術上分析,衛生填埋和焚燒仍然是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式,分別占62% 和30%,特別是焚燒近年來增長迅速,是2006 年的4 倍以上,焚燒占比的提升緩解了中國環衛設施選址難的困境,但同時也帶來了以反焚燒為核心的“鄰避效應”。
自鄰避運動興起以來,如何有效化解鄰避效應、達成社會共識,已然成為各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都不得不面臨的難題,本文借鑒杭州九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對“鄰避”困境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闡述光大國際杭州項目如何成功破解“鄰避”困境,同時也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破解“鄰避”難題提供借鑒經驗。
央視新聞“杭州破題“鄰避效應””
項目介紹
杭州九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先前由地方企業主導推進,后引進中國光大國際按照BOT模式投資、建設及運營,設計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3000噸。
項目配置4臺750噸/日機械爐排焚燒爐、2臺35兆瓦汽輪機組、2臺40兆瓦發電機組,配套滲濾液處理站規模1500噸/日。滲濾液經處理實現“全回用、零排放”。全年處理垃圾量109.5萬噸,設計年發電量4.8億千瓦時。項目的利益相關方為杭州政府、原建設主體、光大國際和屬地群眾,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問題分析
1.伴隨著杭州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杭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且杭州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處理能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杭州市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處理需求,建設垃圾焚燒場刻不容緩。
2.2014年,杭州九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對外選址公示,當地群眾擔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后產生的煙氣、污水、臭味等會污染并破壞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危害自身及后代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嚴重影響當地的農業、旅游業、生態工業等進一步發展;同時,垃圾焚燒廠選址、建設等涉及的拆遷、征地等行為也會損害當地居民的經濟利益,因此對新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非常抵觸,并向政府提出了反對在中泰鄉附近建設垃圾焚燒廠的訴求及意見。
3.由于原企業主體與當地群眾和地方政府的溝通出現問題,2014年5月,余杭區中泰街道一帶群眾反對中泰垃圾焚燒廠項目選址,曾發生規模性聚集。少數群眾甚至阻斷交通、圍攻執法管理人員……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